首页 > 重庆 > 正文
复工复产 天道酬勤1丨“哎呀,盐巴师傅,想你得很呢!” 理发店复工 老顾客高兴惨了
03-09 22:55:5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虽然面前这名女子大半个脸在口罩之内,又戴着帽子,阎登扬还是第一眼就把十多年的老顾客认了出来,亲热地喊出她的名字。对方也笑眯了眼,“哎呀,盐巴师傅,总算是见到你了哟!想你得很呢!” 陈敏(化名)笑语盈盈,情不自禁提高了嗓门。测过体温,登记之后,她兴高采烈地坐上了熟悉的椅子,然后很享受地看着镜子里,阎登扬在自己头上“动刀”。 

陈敏拍了张照发朋友圈,纪念盼望已久的一次理发。这种稀松平常的小事儿,现在看来竟弥足珍贵。

3月9日上午,解放碑第一批复工的理发店里,“首席”理发师阎登扬又重新举起了剪刀。 

1_副本.jpg

“想冲上去给路人剪两刀!”

 店门口闲置了一个多月的红白蓝三色灯箱又转起来了。

做好防护措施的顾客陆陆续续上门。虽然戴着口罩,但眼角掩饰不住的笑意,一上午,阎登扬手中的剪刀不停,笑容也几乎没断过。“还是在店里剪头发踏实!”终于可以给客人们理发了,听着吹风机的“呼呼”声,一簇簇头发在刀刃上断裂的声音,他觉得真是幸福啊! 

“实不相瞒,接待第一位顾客时,我的手都还有点不够灵活!”不过几分钟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就重新找回了感觉。剪了三十多年,他熟知顾客的任何想法和要求。

大年二十九开始,为配合抗击疫情,解放碑五一路上这家美发店就歇业了。习惯了每天拿剪刀和吹风机的阎师傅,心里突然空荡荡的,手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老是下意识地去做抓剪刀的动作。

剪了32年头发,还是头一回这么长时间不去理发店。“那段时间,走在马路上,看到有路过的人头发乱乱的,因为没地方打理啊,我心里就有一股冲动,想拉住他上去剪几刀!”

不过阎登扬这一个多月也没闲着,在家除了陪伴家人,就是上网、看图,学习了解最新的发型动向——做这一行得随时紧跟流行趋势,不能落伍。客人在护理头发时遇到问题,也会打电话来问他。为了不让手过于生疏,他也时常拿着核桃旋转,锻炼灵活性。

2_副本.jpg

“盐巴“师傅想剪到90岁!

好多发型师都有个洋气的“艺名”,什么Keven啊,Jasson啊。47岁的阎登扬也有“艺名”——盐巴。第一,和他的姓谐音,第二,他觉得生活就要过得有盐有味,第三,巴代表巴渝。

很少人知道他的本名,都喊“盐巴师傅”。

阎师傅是达州渠县人,初中毕业就开始剪头发,1992年来到重庆,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技术。慢慢的,他懂得了,剪头发并不是单纯的“剪”那么简单,还要配合脸型、发质、性格、服装搭配。

2005年,拿着多年攒下的钱,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开店,到现在已是第16个年头了。大家总看到“盐巴师傅”乐呵呵的笑容,却不知背后的心酸。涨房租、拆迁、不良商家恶性竞争……再艰难,他也只管安心剪头发。

踏踏实实理发,一丝不苟,把客人的头发当成是自己的作品——也是师傅经常跟他讲的。

阎师傅已剪了32年了,还希望一直剪下去,他说,现在的发型师大多是年轻人,像他这个年纪的,解放碑最多也就十来个吧。

“我想剪到90岁!剪成解放碑的标杆!”这位“盐巴师傅”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他最满足的时刻,就是把客人漂漂亮亮地送出门去。

“你说人活着为啥,就是要体现自身价值啊。不在理发店里时,我就觉得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3_副本.jpg

顾客来理发像是过节

复工了,店里不仅要全面消毒,还要求每位理发师每天只接待十位顾客,需要提前预约。能来到店里的,都是“幸运儿”。

“我的顾客,大都是在我这里剪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我一边给他们剪头发,一边看着他们成家、生小孩,小孩长大了也来剪!”52岁的顾客储女士不住点头,“我的头发只放心交给他做。剪了24年,真的是从小姑娘剪成大妈!”她家住南坪,平时每周都要来“盐巴师傅”这里洗吹两次,还是头一次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彼此。

“马上要恢复上班了,头发乱起怎么出门见人啊。知道他们复工的消息,简直比过节都还高兴!”平时经常见面,不觉得什么,而许久见不到,她才发现生活中已离不开“盐巴师傅”了。

顾客陈敏15年前就来剪头发,现在自己的小孩、亲戚十多人也都在这里理发。每次到了该理发的时候,她就想起“盐巴师傅”,那种牵挂是真真切切的。尽管只是来离家一公里多的理发店,陈敏仍然精心打扮了一番,像是过节一样。“剪了头发一下子就轻松了!”她反复欣赏镜子中的自己。

阎师傅熟悉的顾客有三四百人,他把他们的性格、爱好、穿衣风格、职业都记在心里,好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发型。他和这些客人之间的关系,有如家人。

4_副本.jpg

盼望解放碑回归热闹繁华

歇业的这一个月里,他还帮忙给亲戚朋友们免费理发五六十次,街边、小区,搭个凳子就能完成。一方面,解决了别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自己也过了“瘾”。他随身带着工具箱,装着电剪、吹风机、打薄剪、平头梳、抓梳……特殊时期,还多了一瓶酒精。每剪完一个人,都会用酒精清洗工具。

曾经最忙的时候,阎登扬一天要接待50名顾客,一年就是18000人。这次复工,算是比较轻松的状态了,但不管人多人少,他理发的节奏都没变过。“哪怕是后面排了很多人,也不能急,该怎么剪还是要怎么剪。“他把每次剪的头发,都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理发过程中,阎师傅接到几个电话,有没来得及预约的顾客,请他加一个塞。对没预约上而着急的,他又一个个打电话或发微信解释。

他们这家店,在解放碑核心地区。阎师傅早熟悉了解放碑的熙来攘往。店门口时常停着外国旅行团的大巴,有老外进来理发、拍照,他都会通过翻译自豪地给他们介绍,展示重庆人的热情大方。

在这个代表重庆窗口的解放碑,靠着一把剪刀,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盐巴师傅”盼望着,热闹繁华能尽快回到解放碑,那时,他又能为许许多多的人理发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