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中科院院士讲述武汉抗疫:在尸检方舱奋战50天 手套外都是病毒
07-03 09:28:4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人物档案:

卞修武,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现任陆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新冠疫情爆发后,他带领团队奔赴抗疫一线,建立了目前已知范围内全世界数量最多、病理数据最齐全的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

333.jpg

卞修武分享了他及团队的战“疫“故事。重庆市人才发展中心供图

7月2日,由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联合主办的“重庆英才讲堂”正式启动。旨在打造高起点、高水准、高品质的知识传播与思想交流公益平台,每期将邀请重庆英才计划专家,围绕大众关注热点,分享前沿观点和创新技术。

首场活动聚焦新冠肺炎病理学,主讲嘉宾卞修武分享了他及团队的战“疫“故事。

从2月23日在火神山医院建立负压尸检方舱,到4月12日尸检方舱、病理科关闭,卞修武团队经历了“最难忘的50天“。

推动遗体解剖

不做解剖无异于“雾里看花”

重大新发传染病,病理解剖必不可少!

卞修武说,如果不做解剖,无异于“雾里看花“。从CT影像看,它呈斑片状,像”雾“;从显微镜下看,新型冠状病毒像”花“。其病理变化、病毒分布、传播途径、系统病变、死亡原因等都要打上问号。

遗体病理解剖才是全面揭开新冠肺炎“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早在1月31日,卞修武通过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等途径提出开展新冠肺炎尸检工作的建议方案,并受到国家采纳。

2月4日,国家卫健委下达开展尸检工作的通知。这为卞修武团队第一时间展开新冠肺炎尸检工作赢得了最佳战机,也为科研人员尽快看清新冠病毒的“真面目”争取了宝贵时间。

2月8日,卞修武和擅长穿刺工作的影像学专家黄学全抵达武汉,开始推动尸检工作。

经历了相关流程申报,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的沟通动员,卞修武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2月18日夜晚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了第一例系统尸检。

火神山的50天

工作环境“手套外面就是病毒“

大量的尸检务必要高标准的工作环境。

2月23日,在军事科学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协助下,卞修武团队在火神山医院建立负压尸检方舱。这也是卞修武团队在火神山医院50天的第一天。

2月25日,这里被指定为新冠肺炎尸检机构。

2月26日,卞修武团队在这里实施了第1例尸检。

“手套外面就是病毒!“那天深夜下着雨,卞修武和团队成员穿着防护服,踩过泥泞的路面抵达刚刚启用的尸检方舱。他说,”那时年轻骨干们心里很忐忑,我们就何时做尸检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当夜就做,那天夜里医院领导亲自到现场含着泪送大家进尸检方舱。”

推进和开展尸检工作难度极大,卞修武总结该项工作特点为7个字:脏、累、险、严、实、慎、隐。

因为新冠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尸检工作面临巨大风险,尸体转运解剖,标本取材,病理制样、检测和观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谨慎。

50天后的4月12日,火神山医院负压尸检方舱、病理科关闭,卞修武和团队迎来了“胜利关门”。

他们在火神山医院门口,留下了“我们是压舱石”的合影。

这是他们职业生涯最难忘的50天。

实践和研究成果

建立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

在武汉2个多月的时间里,卞修武带领由陆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单位组建的病理学团队,先后完成36例患者遗体病理检查和诊断(包括系统尸检),还牵头总结国内91例新冠肺炎解剖的诊断和研究成果,建立了目前已知范围内全世界数量最多、病理数据最齐全的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

卞修武说,这些样本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包括大体标本、组织蜡块、电镜样本等等,都已经被严格保存起来。

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新冠肺炎病理专家组组长,卞修武实施推动和总结了尸检工作,执笔起草“病理变化”,相关内容被全文纳入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卞修武及其团队的故事赢得现场的干部群众阵阵掌声。他说,感谢患者和家属的大爱,献出遗体,也感谢各级领导、合作单位和临床医师的支持合作。此次疫情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他的研究也仍然在继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