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西出“渝西第一镇”荣昌安富,进入隆昌市李市镇,跨过翠竹掩映的杨柳桥,经“绾毂渝泸”的云峰关,出“立体史书”石牌坊,过“五驿”之一的双凤老街……成渝古驿道,在隆昌境内全长50多公里。
隆昌以道兴城,因驿置县。这座城市的兴衰和成渝交往密不可分。在这里,泛着岁月光影的石板路,遗留着商队车辙,填满了移民屐痕;因路而兴的古镇古村,呢喃着黄复生、郭士杰、林名合(电视剧《凌汤圆》的原型)等人的传奇;高大雄伟的石牌坊群,描绘出巴蜀文化的演变史;“六路之冲”的云峰关,朱德、刘伯承激战的弹孔犹存。
追古寻今,体味乡愁,见证辉煌,6月下旬,记者踏上了成渝古驿道四川段的寻访之旅。
李市镇
传奇故事说千年
杨柳桥。
“稻花香里鸟声圆,山色围村水满田。风景依稀故园路,不知身到夜郎天。”
6月27日,夏日灼灼,出荣昌安富茅店子,记者踏入四川隆昌之境。逶迤绵延的川东山峦、丘陵渐渐变成沃野平川。
穿过一片茂密竹林,杨柳桥出现在眼前。记者走在桥上的每一步,似乎都在跟几百年的时光重逢。
“一座桥,一段史。杨柳桥不仅是隆昌境内古驿道上的重要桥梁和路标,也是至今保存完好的文物。”同行的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郭小智称,据《蜀鉴》和《资治通鉴》记载,此处在2300多年前就有桥梁,只是不知道是木桥还是石桥,桥名亦无可考。目前保留下来的桥,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建。
该桥为六孔石质平梁桥,长19.1米、宽2.5米,桥墩雕刻有龙、象、狮,取“三兽负津梁”之意,线条流畅清晰,刀功精湛娴熟,将龙的威仪、狮的凶猛、象的大力,刻画得淋漓尽致。雕刻之精湛,堪称川南地区明清石雕艺术的代表。
桥东河畔完整保存着碑亭和土地庙。碑亭为四柱三间三重檐桥碑亭,刻有《重修杨柳桥碑》,其载:隆(隆昌)东之有是桥也,当孔道,近接荣(荣昌)郊,远通川东诸郡邑,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四柱分书“千年福德垂金石”“万里风云映玉桥”“能使山河增瑞色”“永偕日月放光华”字样。亭侧有一座土地庙,以佑行人平安。
穿过杨柳桥,经过成片的稻田,记者一行很快走到东大路上的四大名镇之一李市镇(现已并入石燕桥镇)。据清乾隆《隆昌县志》载,李市镇时称李市镇塘,与太平铺塘、石燕桥塘等七镇同为驻兵营地。
漫步李市老街,纵马疾驰的衙差、往来不绝的商贾、为生计所累的挑夫……已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街心石板路也换成了水泥路,但明清时期的木质建筑、风火墙、南华宫仍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漫漫巴蜀道,萧萧班马鸣。”在老街一间古朴茶馆里,一帮老友抵掌而谈。从唐代韦皋逐獠,到四川军阀混战,再到解放军解放隆昌;从刺杀满酋的同盟会元老黄复生,到隐蔽战线工作的共产党员郭士杰,再到开国元勋朱德、刘伯承……古道边,从不缺乏故事,有的已流传上千年。
云峰关
“六路之冲”弹孔存
云峰关。
出李市老街,记者一行继续西行。据《成都通览》记载,十五里到石燕桥铺(今石燕桥镇)。
石燕桥老街分上、下两街,街道整体格局保存较好,均有一定数量的古建筑遗存。相传,康熙年间,闽南迁来的蓝氏先祖看中了石燕桥老君坝,称作“吉壤”(好地方),后慢慢散播,聚居成镇,再后设铺。
跨过石燕古桥,再走“十七里到云峰关”(据《成都通览》)。云峰关位于隆昌城郊土地坎,扼守着成渝古驿道,也是这段驿道上现存唯一完好的古关隘。
登临海拔300多米的隘口,对于见惯了重庆大山大水的记者而言,实难联想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但相对于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此地确是制高点,举目远望,田野风光,尽收眼底。
门楼坐北朝南,青砖砌垒,呈弧形,通高7.8米,门高4.9米、宽3.95米。关门还在,上书“云峰关”三个大字,右题“大清道光七年重建”,左题“署隆昌县事李德润题”。
关外约20米处石壁上有石刻,题有“绾毂渝泸”四个大字,意为扼控渝(东大路东段)泸(川滇古道)的门户锁匙。再往下行百余米,有一座石牌坊,为清光绪十三年而建,旌表隆昌云顶寨郭氏家族后裔郭玉峦儿媳、郭人镛之妻王氏的功德,至今保存完好。
“上通省府,下达贵广,夔渝咽喉,巴蜀唇门,六路之冲,四塞要津……云峰关虽处弹丸之地,却记载着千年战争烽火云烟。”79岁的隆昌市文史专家陈举强如数家珍。
云峰关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由剑南节度使韦皋驱逐蜀境的獠人后,为防止獠人复至而建。在近现代史上,讨袁护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及解放战争等,有关云峰关战事的记载也颇多——
1913年,袁世凯在四川的代理人胡景伊,暗中支持川军第一师师长周骏,与熊克武的讨袁军在隆昌反复争夺云峰关,激烈大战。
1917年底,滇、川两军,一攻一守,反复争夺云峰关,战况尤为激烈。
1920年,朱德旅与两倍于己之敌,战于隆昌白塔山关隘云峰关,甚为激烈。
1923年,刘伯承驻守隆昌城中,敌军经土地坎(云峰关)直抵隆昌城下,发起进攻。刘伯承带领部队由左迎敌,迫使敌人退却,并追踪至土地坎,获得全胜。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隆昌,进军路线为由云峰关进驻隆昌。如今,在云峰塔的塔身上,还可看见多次战争留下的弹孔。除了战争外,千百年来云峰关车马川流不息,也留下大量文人墨客的诗句,如明代邑人姜懋勋诗云:“山势雄城堞,门栏胜甲兵。金汤千载固,驿道庆清平。”清隆昌知县朱云骏诗云:“摹岩钟工法,鸣泉竿籁音。登临缅名胜,驻马一沉铃。”
依托云峰关厚重的历史文脉,隆昌市目前正在建设云峰关森林公园,将新建生活美学馆、抗战英雄纪念园,以及广场、湿地、廊桥等设施,为市民游客再添一个锻炼、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石牌坊群
“立体史书”荟精粹
入云峰关不足3公里,即进入隆昌城区。城区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东大路上的重要驿站隆桥驿,已完全消失在现代城市格局中。
史料记载,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隆桥驿,属荣昌县(今荣昌区)。康熙初年,隆昌县奉令再设隆桥驿站,配备马十二匹、马夫六名。康熙四十一年,抽调马六匹、马夫三名,安设隆桥驿南路驿站,马六匹,每年支出草粮银一百二十七两四钱四分……隆桥驿原设扛夫十六名,康熙五十五年抽调四名补入南路驿站,雍正十年全部裁汰。可见,隆桥驿当年规模不小。
清末,随着各地邮局的诞生,驿站和铺递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被废除,隆桥驿也不例外。
隆桥驿虽已找不到踪影,但因其“交汇六路”,地理位置重要,商贾士民、官绅军卒聚集于此;又因这里盛产青石,石质坚实细腻,是用于建筑和雕刻的上好材料,历代官吏绅商为整饬吏治,淳化民风,便在此勒石竖碑、存坊作碣,造就了今日隆昌“青石之城”“中国石牌坊之乡”的独特风景。
徜徉在隆昌南关成渝古驿道上,远远望去,石牌坊群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些牌坊多为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现存有13座,平均面宽9米、通高11米,气势恢宏,分为节孝坊、贞节坊、功德坊、德政坊、百寿坊等,其数量、规模、工艺、门类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
功德坊,叹千年清官情结;节孝坊,藏华夏孝道美德;贞节坊,压抑多少人性;朝廷旌表,又扭曲多少灵魂……一座牌坊,一个故事,化作坚固的石头典籍,供后人述评。
“它们内容广泛、记载详实,堪称为一部‘立体史书’,且保存完整、造型精美、雕刻细致,是集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美学、力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陈举强称,2001年,隆昌石牌坊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这一人文宝贝,隆昌已成功打造南关石牌坊古镇、北关景区,正在努力把这里建设成为“世界石牌坊之乡”。
双凤驿
繁华已逝居民移
双凤老街旧景。
据《成都通览》载,隆昌县往北十三里到土桥铺, 再十里到下马铺,下马铺往北十里到迎祥街,再十里到观音店,再十里到太平铺,再十里到双凤驿。
一路走过,土桥铺、下马铺等铺面已毁,古时石板路也难觅踪影。作为东大路“三街”之一迎祥街,清人朱云骏曾作《迎祥街怀古》诗:“迎祥街谒武侯祠,慨想高风佐命时。出处不侔三代后,驰驱矢报一人知。”如今,古道遗迹已不存在。
太平铺是位于双凤驿与迎祥街之间的一处小型休息地。据清乾隆《隆昌县志》记载,清时于太平铺驻铺司一名,铺兵两名,以安定地方。太平铺即今太平村,村因铺得名,不过仅残存约5米的凉亭街,以作行人避雨休息之用。
出太平铺,抵达双凤驿(今双凤镇)。作为东大路“五驿”之一,它目前仅在上街部分保留着东大路驿路及建筑遗迹,且街面冷清破败,一些房屋已垮塌,绝大部分居民因危房改造工程已搬迁易地。
据清道光《富顺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来凤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今基址无考,当今隆昌之双凤驿。”由此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厚重。
不过,清乾隆《隆昌县志》将该处记为“双凤驿场”,清嘉庆、道光时期的《隆昌县志》则又更名为“双凤驿铺”。由此推测,该地在东大路上的历史地位已慢慢弱化。
早年的双凤,上百年的木制房屋立于古道两侧,绵延起伏,蔚为壮观。街上的石板路,被往来行人的脚板踩得凹凸不平,古镇韵味十足。198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其中30%以上的镜头取自该处。此外,重庆人熟知的电视剧《凌汤圆》的原型人物林名合的老家也就在这条老街上。
随着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的贯通,因路而兴的双凤交通格局发生改变,枢纽地位日渐下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也在因路而衰。
据双凤镇政府相关人士称,目前正在进行老街的拆危、棚改,之后将对该地块进行重新开发。
是时,斜阳西下,沿老街向成都方向,行走约五百米即见“隆昌县北界”界碑,再往前便是内江市椑木镇。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馆对本文亦有贡献。地图资料来源:成都地图出版社。)
学术支持: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原标题:隆昌 古驿道上的牌坊奇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