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参加重庆两会的委员们已陆续到住地报到。市政协委员、迪马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罗韶颖的公文包里,装着一份关于《推动成渝养老产业高质量融合快速发展,优化社区机构协调融通,畅通金融支持和人才支撑政策》的提案。
罗韶颖委员介绍,重庆和四川地理位置相邻,风俗习惯相似,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走深,因此,推动成渝养老产业高质量融合快速发展“正当其时”。
成渝双向流动养老需求旺盛
▲2020年11月29日,在迪马凯尔慈喜渝北龙塔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整理衣物。资料图片
在调研中,罗韶颖发现养老产业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成渝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通过对重庆、四川两地的多方调研了解,我发现成渝地区双向养老需求旺盛。”
第二是社区机构协调不足,养老机构金融支持力度较低。
目前,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老年人在机构养老。但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缺乏有效的长效盈利模式,而且机构养老所提供的专业化多元化服务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中很难实现。
并且,成渝地区对于养老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在流动贷款优惠、固定资产贷款优惠、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速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与东部地区仍有不小差距。
第三是人才供给缺口大。重庆英才大会数据披露,重庆市目前老年人口719.55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56万,全市护理人员总缺口达30万,专业医生、专业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创新成渝“候鸟”养老服务
▲2020年10月27日,在迪马凯尔慈喜渝北龙塔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定期检查身体。资料图片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罗韶颖也在提案中提出了建议。
罗韶颖说,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由成渝两地民政部门牵头,多部门组成养老服务成渝联席会议制度,以西部科学城为支撑,打通两地养老数据、养老机构评级、养老机构内医保,推动行业协会培育,结合产业丰富养老服务业态,创新两地“候鸟养老”服务。
建立成渝两地养老机构和医保衔接机制,打通两地养老数据共享,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基地,探索“互联网+智慧养老”。
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健康、养生、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丰富健康安居与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结合成渝养老数据和机构互认,创新成渝候鸟养老服务,满足两地老人双向来往养老需求。
罗韶颖建议,可科学协调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关系,构建机构辐射社区,社区落点居家的联动机制,定制多元化服务包,提供针对性上门服务,畅通养老机构融资渠道,提供税收优惠支持政策,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养老机构融资开通绿色通道等。
养老人才供给方面,支持开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等开办专门的养老专业,培育养老人才;通过多方宣传,扭转养老苦累脏的旧有印象,提高养老人才待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范圣卿 摄影 任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