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逆行”回乡、甘当脱贫攻坚“铺路石”……他们是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04-18 06:34:24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发动群众苦口婆心,发展产业风雨无阻,他们用兢兢业业诠释扶贫干部的责任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他们甘于奉献,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懈奋斗,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是致富路上的先锋队。

“逆行”回乡

不忘初心为群众

时节临近谷雨,巫山福田镇松柏村漫山遍野的李树开始挂果,青色的果子挂满枝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山野间,刚参加了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肖裕兰望着满山李树颇为感慨:“回到松柏村8年,村子真的变了。”

此前,大学毕业后的肖裕兰在福田镇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并担任园长。他与松柏村的杨贵俭结婚,定居福田,收入不错、生活舒适。

8年前,肖裕兰亲眼目睹了松柏村的贫穷落后。她决定放弃舒适的生活,到松柏村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

来到松柏村后,肖裕兰带领村支两委爬山蹚河,前后进山十多次,终于在13公里外找到了水源。2015年春节前夕,松柏村村民终于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在谋划村里的产业发展时,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她与丈夫杨贵俭一起,开始在荒山上清园、栽种果树。126天过去,一个700亩的果园出现在村民眼前。

在肖裕兰的带领下,如今松柏村已发展了2050亩柑橘园、2350亩脆李园,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重庆,荣获全国、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基层干部中,还有许多人也像肖裕兰一样放弃舒适生活和不菲收入,回到农村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城口县巴山镇农民村党支部书记尹生大学毕业后放弃沿海优越的工作,回到城口大山深处的老家为百姓服务。

当时,农民村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村”。在2015年5月前全村只有一个村干部,民风差、环境脏、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多。

在尹生的努力下,农民村新建村级公路17公里,硬化村级公路19公里,跨乡公路改扩建4.5公路;新建人蓄饮水池30余口,管道2.8万余米;全村电力农网改造全覆盖;集体土地新建卫生室及附属设施1000余平方米……全村人均年收入也由原来的不到5000元,上升到9000余元。

退伍不褪色

脱贫攻坚立新功

在扎根基层、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基层干部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退伍不褪色,成为基层的领头雁、群众的贴心人。

在武隆赵家乡香房村,村民们喜欢喊黄朝林为“憨书记”。

这是因为,退伍后的黄朝林做了许多“憨”事:辞职还乡、卖房建房、献地修路、购车送货……

“把这些事做成,看到村子变了样,村民富了,我就觉得一切都值。”5年前,黄朝林不顾家人反对,打起背包,从城市回到农村,当起了村干部。

2017年,黄朝林在一次走访时发现,灯盏农业社7户老百姓的房屋已经成了危房,其中有3户还是贫困户。“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想办法尽快让老百姓搬出去。”

要让老百姓搬出危房,就必须先建新房。可建新房的钱从何而来?

为此,黄朝林不顾爱人反对,卖了重庆主城的房子垫资为群众建房。

在黄朝林的带领下,经过几年发展,村里的花椒、板栗、黄连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今年以来,全村利用电商平台已累计销售农副产品超过300万元。老百姓的钱包一天天鼓起来,香房村终于“香”了。

无独有偶,在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为基层干部代表发言的田旦,同样是一名退伍军人。

2016年至今,退伍后的田旦担任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街道白杨社区党支部书记。他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一腔对乡土的热爱、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集体经济发展,带领全社区成功实现脱贫。

心系乡亲

甘当脱贫攻坚“铺路石”

4月17日一早,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益乡中堆村党支部书记王顺明就出现在了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前些天播种了前胡,我来看看出苗的情况。”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堆人,他以身作则、坚持原则,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拥戴。

前几年,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还在中堆村小范围内存在。

在一次群众院坝会上,王顺明的哥哥马世福也写了贫困户申请书。了解哥哥家的情况是不符合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标准后,王顺明当着所有人的面,拒绝了哥哥的申请。

“王书记连亲哥哥的面子都不给,工作上公平公正,我们相信支持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不少村民仍会竖起大拇指,为王顺明点赞。

面对中堆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等情况,王顺明抓住全县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好机遇,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并以村集体名义注册了土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1200余亩脆红李产业和200亩中药材(前胡和桔梗)产业,不断提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户均增收至少3000元。

4月15日,在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基层干部中,有不少像王顺明这样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心系乡亲,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甘当脱贫攻坚的“铺路石”,带领着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万州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坐落在鸿凤山脚下,与湖北恩施仅一河相隔,山高、坡陡,没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扶江仕立志要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产业,村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江仕和村干部们事先对药材生长习性和各村组风貌详情都摸清,经反复推敲验证、实地检测等方式,才最终确定了各类备种药材的“归宿”。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我这个岁数还在家里的,掰起手指头都数得过来。”28岁的村民扶永川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书记和驻村干部带着我们种金荞麦、茯苓等中药材,收入增加了不少。”

如今,石坪村两大主导产业中,小水果基地有1000亩,中药材基地有1000亩,覆盖村民400余户,实现了家家门前有产业,户户参与有收益。

原标题: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是致富路上的先锋队。他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懈奋斗—— 他们是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