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人工炒茶费时费力?村里建起电烤生产线
05-16 06:08:41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5月7日,清晨的暖阳刺破云雾山的氤氲,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位于山脚的茶叶基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茶农们正从茶树上采摘下一片片鲜嫩的芽尖,忙得不亦乐乎。

70岁的茶农何祖富却没有去经营他的茶田,而是守在村里新建的制茶车间,看着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新安装变压器的使用情况。

2014年,二郎村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何祖富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响应政府号召,何祖富种植起绿茶,去年脱了贫。“我和妻子年事已高,也没有子女,脱贫之后会不会再返贫?”何祖富有些担心。

在二郎村,跟何祖富一样有类似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从采茶到制茶需要经历一道道繁琐的工序,人工翻炒效率低,质量也没有保证。”徐荣中举例说,以前他们一晚上最多能加工30斤茶叶,没有规模和质量的优势,生产的茶叶只能自产自销。

“长此以往,二郎村的茶业难以做大做强,村民也存在返贫的风险。”徐荣中说道。

去年,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设立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在二郎村新建制茶车间。

“原来我们用手工制茶,费时费力。”何祖富告诉记者,新建车间用电烤设备烤茶,在保留手工制茶口感的同时,还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他大概估算了一下,因此,茶园每亩可增收4000元左右。

今年2月10日,制茶车间厂房建成,电烤茶生产线也已到位,村里向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广普供电所提出接电。出乎意料的是,经过供电人员测算,加工车间的27台设备负荷累计约500千瓦,现有的变压器无法满足其负载。

“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制茶车间要赶快通上电。”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春茶已经进入市面了,车间必须尽快开始烤茶,否则茶树上嫩芽长成老叶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此时,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伸出了援手,紧急调运来车间所需的变压器、电杆等材料和设备。3月10日,制茶车间通电投用。

“电通了,我们就有了自己加工茶叶的地方,今年收入肯定还能再多出个一两万元!”何祖富对未来生活有了信心,“去年脱了贫,现在大家一起奔小康!”

初步估计,何祖富和村里其他300多户茶农使用电烤设备烤茶,将让全村茶产业年生产总值增加约1600万元。

原标题:人工炒茶费时费力?村里建起电烤生产线 璧山区二郎村茶产业年产值有望增加1600万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