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
为纪念“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26日,重庆科技馆举办了“‘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的科学人生”科技·人文大讲坛活动,侯光炯院士的学生、西南大学谢德体教授现场分享了侯光炯院士的科学人生。
谢德体教授是一位对“土”了如指掌的专家,也是侯光炯院士的学生。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学术负责人、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重庆市学科技术带头人,他在土壤科研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侯光炯
侯光炯院士是我国及世界的土壤科学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是原西南农大的名誉校长,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96年11月4号,侯光炯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2岁。
让土壤学服务于农业生产
他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土壤学,其研究理念就是土壤学服务于农业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侯光炯院士运用土壤生理性的理论解决的油橄榄青枯病和桑树枯萎病。
谢德体称,当时周总理送来的阿尔巴尼亚拿油橄榄,种在歌乐山上。有一年,油橄榄出现青枯病,找了很多的植保专家、果树专家去看,都没有解决。“后来请侯老师去看,侯老师看了以后,把土壤剖面一挖,结果是那一年的雨水太多,在根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积水层,所以根系产生了生理缺水,养分吸收不了,在地面上表现出了青枯病。”
侯光炯在旱地自然免耕玉米间旱植水稻试验田查看土壤(1995年资料图)。
后来,侯光炯院士在油橄榄的周围开一条沟,把这些积水一排,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曾经一度,北碚桑树大片大片的枯萎,一出太阳,桑树就焉了。桑树专家、植保专都没有解决问题。
“侯老师一出马,立即解决了这个问题。” 谢德体说,侯光炯院士把不枯萎的和枯萎桑树的都挖了一个剖面,结果枯萎的桑树下面有一个粗砂层,再下面有一个比较细腻的脱水层。“那年雨水多,所以雨水就在蓄水层里面了,把根泡着了。上面蒸发,根又吸收不了水,所以就焉了。”后来,侯光炯院士把根下面的脱水层给打破了,把明水一排,桑树的枯萎也就解决了。“侯老师运用理论解决了生产中很多实际问题。”
“农民的儿子” 知农爱农
谢徳体教授讲述侯光炯院士的科学人生
侯光炯院士经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他这一生殚精竭虑为“三农”,直到去世前他还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搞研究。
1989年,侯光炯院士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按规定提升了两级工资。但是,他每月除留369元基本生活费以外,余下的钱和所得的稿费全部拿出来设立了土壤青年科学奖励基金。1992年,四川省政府重奖他10万元,他又用于了科研和奖励基金。
“他早上就是一个鸡蛋一碗稀饭,中午两个肉丸子,一点豆腐汤。基本上天天都是这样,生活过得非常清苦。” 谢德体称,但是对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
谢德体分享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农民来找侯老师,说想要一点杂交稻禾复合肥。侯老师就让他去找会计拿。到了晚上11点钟,侯老师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就询问会计。
“他没有钱,没有拿给他。”
听到会计的回答,侯老师很冒火。一下拍着桌子站起来说,“他没有钱我有钱呀,你记到我账上。”
然后马上叫人称了几斤种子,抬一包肥料送到那个农民家,晚上跑十几里路,送去农民家里。
“我在他身边待了几年,我能感受到他对农民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谢德体说,侯光炯院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是把“党是否需要、人民是否欢迎”作为自己科研工作的初心和准则。
他放弃舒适的大城市生活,扎根农村,殚精竭虑从事农业土壤、农业高产研究与推广,使千千万万农民直接受益。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