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论 > 正文
“食安封签”,好事要做好
04-22 11:49:45 来源:上游新闻

打包好的食品容器应封盖或者封口,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者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方式密封,封签、外包装袋口在开启后应难以复原……近日,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正式生效。自该规范生效以来,不少外卖商家按章办事,而部分外卖商家却依然“我行我素”。

如今,网络订餐流行,外卖行业“跑马圈地”般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如配送员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已屡见不鲜。外卖食品流转过程涉及企业、配送员、消费者等多个节点,厘清每个节点责任界限是保障外卖食品安全的应有之义。由于配送过程属于“视线盲区”,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监管之手也难以触及,容易滋生食品安全问题。这类乱象,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就餐体验,也为整个行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目前,很多饭店开始使用“明厨亮灶”,通过全过程监控、机器人上菜等方式,打消客户的安全顾虑。技术为消费者撑起了堂食的安全屏障,但配送过程留下的安全死角,却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食安封签”则能很好地补上这块短板。有了“食安封签”,商家、配送员可以压实各自责任,监管部门也可根据封签完好与否厘清各方责任,消除配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共同保障外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为此,多个省市陆续要求或者提倡使用“食安封签”。

但事与愿违,目前,“食安封签”这一好事并未完全做好。一些餐饮企业、外卖平台对“食安封签”制度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加之考虑到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等因素,不少外卖餐饮企业并未积极配合落实“食安封签”制度;同时,因缺乏法律强制力,“食安封签”也难以对餐饮企业、外卖平台形成约束力,一些地方出现了“食安封签”落地难、落地慢的现象。

落实“食安封签”,是保障外卖食品安全的应有之义。首先,要为推动“食安封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将“食安封签”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或由地方试点来完善“食安封签”制度,或由国家以实施细则、法律解释等方式为实施“食安封签”补强法律支撑。其次,从制度出台到落地,相应的监管措施也不可或缺,如建立健全抽查制度、开通社会举报热线等,落实对外卖食品的全链条监管。

同时,餐饮企业、外卖平台也要压实自身食品安全责任,积极落实“食安封签”制度。由“食安封签”引发的时间、经济等成本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食安封签”并不只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个性化封签加上企业的LOGO或是设计一些暖心的话语等,也是一种不错的宣传推广方式,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餐饮外卖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消费体验,而如何将这种美好体验延续下去,将好事办好,餐饮企业、外卖平台与监管部门都要在食品质量、安全这块责任田里厘清各自责任,以“食安封签”为抓手,从细节出发,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