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李隽辉/摄
中国青年网-冰点周刊消息,所有人都在期待主火炬点燃的一刻,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历来是奥运开幕式的核心机密。
“表演好坏,点火是成败”,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这样的说法。“主火炬是什么样子,点火方式是什么,一直是重中之重,它大于所有的文艺表演。”
2月4日晚,主火炬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亮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的点火方式险些不被国际奥委会接纳。
“在点火创意之初,我们研究了历届奥运会,早期就拿着火炬碰一下点着,后来各国拼尽创意。”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说。这些年里,人们见过射箭点火、水中点火、拳王阿里颤抖着点火。2008年,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空中飞人”点燃火炬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这与“外国人脑海里中国人都会武术,能飞檐走壁,腾空而起”的形象暗合。
主创团队回顾了2008年技术资料,发现李宁点燃的火炬,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为了维持它的巨大火焰,鸟巢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日夜不停地为它输送动力。
听到这个数字,主创们吓了一跳。“熊熊燃烧的大火当然是人类奥运精神的体现,但它环保吗?”张艺谋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主火炬燃烧一个多月,不知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从那一刻起,主创团队开始想怎样把火焰变小、如何更环保。
“一开始,艺谋导演想能不能把火转化成光。”常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火从光而来,我们在现场,用光的方式再做回一团火。”
这个没有实火的方案,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答复:“你们还有没有B方案?”
古代奥运会上,人们点燃火种以纪念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现代奥运历史上,1928年首次引入火种,并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进行火种传递。自此,开幕式上必须有“火”,几乎像定理一样不可改变。
“不能用电、不能用光,不能用任何东西代替。”张艺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是一种古典的传统,“隔空点火,我的火跟你的火没挨着,那都不算。”跑道旁常有火种灯跟随,万一火炬意外熄灭,需用火种灯点燃。
“它是一个流程,是一个法律,是一个界定,生生不息、永远燃烧不能熄灭的一个象征。”张艺谋说。
用光代替火的方案被否决后,导演团队设计出颠覆式的“微火”方案。
“很多人一开始准备看一个石破天惊的东西,结果可能会意外。”张艺谋说。
想到这个创意后,他向北京冬奥组委报告,很快得到支持。他开始紧张地等待,国际奥委会是否会点头。“人家一百年都不是你这个样子,这符合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他能接受吗?”
北京提出用清洁氢能源做燃料,国际奥委会同意了。但说到把火做小,他们有些犹豫。“奥运之火就是要熊熊燃烧,不能因为低碳改变百年传统。”常宇回忆国际奥委会的担忧声音。
北京冬奥组委的高层认可低碳的理念,北京冬奥组委领导要求,一定要去做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当时,中国还未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那是2020年9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正盛,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每两个月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被疫情打断,国际航班很少,沟通只能靠邮件往来。
因为内容涉密,邮件通过外交部的信使传递。冬奥组委把材料交给外交信使,带到瑞士前方,之后通知国际奥委会的人去取,对方把材料拿到手,再展开讨论,以此保证在疫情下工作的正常运转。
后来欧洲疫情不断升级,信使停了。唯一的沟通中断,点火方式又迟迟不能得到认可。常宇很着急,他的办公室在鸟巢的东北角,2008年的主火炬塔曾在他头顶的位置上方。他没有想到,14年后,他为了奥运火炬,开始了近万里的沟通之旅。
外交部告诉他,当时唯一的办法是,让冬奥组委派人直接传递文件去瑞士。
北京冬奥组委决定派人去一趟国际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说服“甲方”接受那个大胆的方案。
信使需要两个人,常宇和一位同事带着装有外交证明材料的邮袋,踏上了国际航班。他们先去了一趟西班牙马德里,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小萨马兰奇在马德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总部也在马德里。
常宇下飞机前一周,马德里刚刚宣布升级的防疫政策,外出不戴口罩要罚款,许多店铺关闭,他看到,马路上的人很少。
完成在马德里的工作后,常宇和同事来到洛桑,疫情同样紧迫。餐馆开门但不允许堂食,国际奥委会的办公楼都关闭了,国际奥委会在日内瓦湖边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找一间会议室,计划开两天会。第一天会后,博物馆突然宣布关闭。最终,第二天,他们举行了一场4地的视频会议,北京、马德里、日内瓦和洛桑各有关方面在线上见面。
在第一天的会议上,张艺谋导演说,“我们希望能对点火的实际形式做一次改革。”当面与国际奥委会交流时,常宇开门见山,“北京想把大火变成微火。”他展示了这个想法具体如何操作。
总导演张艺谋专门录了一段视频,几分钟,向国际奥委会阐释微火的创意及背后的理念。
国际奥委会经验丰富,提出许多细节问题,比如太小的火会不会看不见?比如在冬奥会进行时,没有比赛的鸟巢是否还留有火炬?如果没有,怎样让大家感到火炬一直存在?
这些细节问题,如今已被一一解决。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分别设有火炬塔,像城市雕塑一样,民众可以走近它,与它合照。
沟通到最后,常宇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工业基础导致相对能耗并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愿意向世界表明致力于碳减排的决心。“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是希望传达中国人对世界的责任感。”
“你确定吗?”国际奥委会问了很多遍。最终经过慎重的内部讨论,国际奥委会说,尽管这次与历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支持北京冬奥组委的做法。”
张艺谋松了口气,“他们说只要有火就行”。
“当面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人一到那就顺利多了。”常宇说。这位特使完成使命后回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经历了两周的隔离。
2021年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前夕,火种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当奥林匹克会歌在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遗址的上空响起,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员桑西·乔治乌利用凹面镜点燃火种。她与北京颇有渊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种采集,她首次扮演女祭司。
两天后,火种抵达北京。2022年2月4日,鸟巢广场里,火炬手接过最后一棒,跑完一道弧线,在终点把火炬一放,世人惊讶地看到,原来它就是最终之火。没有“点”的过程,也没有盛大的火焰,只是一团“微火”。它产生的碳排放量大概是之前的五千分之一。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传达的低碳环保的理念是如此清晰。”张艺谋说,它会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一个经典的瞬间。此后的奥运会,如果想做一次低碳环保的实验,请参照北京冬奥。
奥运火炬庄严地燃烧起来,某种程度上,它的点燃方式暗含着一个国家希望外界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看待世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李隽辉/摄
之前,运动员入场后,约91名引导员将写有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构建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外沿是橄榄的枝叶,璀璨发光。它也成为了最终的火炬。
张艺谋说,以往,几乎所有的奥运点火仪式都是独自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由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成一支火炬,是历届奥运会上少有的设计。在鸟巢历史性的一夜,一朵“燕山雪花大如席”。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机会,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块开幕式场地举办两次奥运会。一次是夏奥会,一次是冬奥会。”常宇说,中国如今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需要用更世界化的词汇去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火炬的例子说明,在多边的国际活动中,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都是源自自身的传统和想法,碰撞之后取得一致,再为一致的目标一起付出努力。这个过程就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宇说。
原标题:冬奥会的火炬为什么能变“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