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在四川内江,26岁的王志也关注着陈之强涉嫌敲诈勒索案的走向。从2021年9月至今,半年多时间,他称自己提起了六七十起打假诉讼,其中大部分已撤诉。公开的41份裁判文书显示,法院在9起宣判案件中,判商家赔偿王志3万余元。但王志称,有的申请执行后仍拿不到赔偿,目前获赔金额约两万元。
王志家中楼梯间堆放着的待“打假”产品
为何走上“职业打假”之路?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志表示,自己曾在外做工程10多年,欠债数百万,起初是迫于无奈转行“打假”挣钱,如今“找钱”也是自己的目的之一。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职业打假)这个行业都不存在了,我肯定要改行。”谈及争议不断的“职业打假”,入圈不久的王志认为,圈内很乱,有人“耍无赖,打擦边球”,甚至不惜违法操作,所以很多人不支持这一行,“但按合法流程打假,肯定没问题。”在他看来,最好的结果是“天下无假”,没有制假售假,也让“职业打假”没了生存空间……
“打假生涯”:
半年多提起六七十起诉讼,大多撤诉
共判决9起获赔3万,目前仅拿到2万
王志,26岁,四川内江人,14岁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去年6月,他回到老家所在的小山村后,再未出远门打工。
3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村里,说起王志,村里人的印象便是他此次回家后专门做起了“职业打假”。对此,王志也毫不掩饰,坦承从去年9月开始“打假”以来,已提起六七十起打假诉讼。
“开了庭的就一二十起。”王志称,其他打假诉讼大多已撤诉,因为很多打假产品找不到商家,他只有撤诉后找平台披露商家信息,甚至起诉平台拿到商家信息后,再重新起诉。此外,撤诉案件中,也有个别和解了。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41份裁判文书,去年9月至今,王志有32起打假诉讼撤诉。在宣判的9起打假诉讼中,法院共判决商家退还王志货款2500余元、赔偿3万余元。其中,6起诉讼判决商家各赔王志1000元,另有3起分别判商家按十倍赔偿1584元、8040元和15260元。9起案件中的打假产品,是他在拼多多或抖音平台购买的羊奶粉、鸵奶粉、蛋白粉、普洱茶等食品。
法院在判决中认定,商家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支持了王志的十倍赔偿金请求,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赔偿。
在审理中,也有商家辩称王志并非普通消费者,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法院认为在食品、药品领域,王志并未被排除在购买者之外,未支持商家抗辩。
“有两个案子法院判了,执行不到,没拿到(赔偿金)。”王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其中一起法院判商家退还货款和十倍赔偿共1.6万余元后,商家和他和解,货没要,赔了他1.4万余元。截至目前,他共获得赔偿款约2万元。此外,有三四个产品和解后获赔1000多元。
在王志老家的楼梯间转角处,还堆着不少网购的准备“打假”的产品,其中多是食品类。他称,目前准备起诉的还有数十起。
为何“打假”?
做工程欠债数百万元,迫于无奈转行挣钱
自学法律加群交流,打假方式是直接起诉
在王志家二楼卧室内,书桌上摆放着《民法典》《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书籍,墙壁上挂着多份开庭传票和判决书。开着的电脑上,不仅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查询页面,挂着的QQ还有“打假赔偿群”“打假维权学习讨论”“中国打假联盟”等群的对话窗口……
王志家里的相关法律书籍
谈及“职业打假”,王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是在2020年辛巴燕窝“糖水”事件后接触到这个领域的。“当时了解过,去年开始深入了解。”他说,自己主要通过网络途径,比如看裁判文书了解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此外,他花了几百元学费,先在网上找了一人带,后又有“老师”教。“交流群也很多,最开始不懂时比较关注,因为要学,要研究和讨论。”
王志加入的各种打假群
“我做这(打假)最开始是迫于无奈。”王志称,他14岁外出打工后,从干活到包工程10多年,欠债数百万。2021年6月回到老家后,他在老家县城的工地干了几个月老本行。“欠了一屁股的债,每个月要还贷款和利息,又拖起两个娃娃,没有办法,在老家一个月挣几千块钱哪够得了生活……”
为此,2021年9月,他走上“打假”之路。“学艺不精时,也有失败的。”王志说,至今,他唯一一次亏过的产品是茶叶。这次打假中,商家用新注册的厂家卖已注销老厂的货,因司法上不好鉴定,最后只是退货退款,没有赔偿。但他完整打包退回后,商家收货时录制的开箱视频显示茶叶烂了,“亏了一点钱。”
王志选择的打假产品多是食品、保健品类。在他看来,这是因为食品和保健品造假成本低、利润高,卖的人也多,容易搜到。“如果有本钱,可能我会见一个买一个。”在常用电商平台都有账号的王志说,目前的假货都是“一眼假”。“有的产品没有生产厂家,或者生产批号、生产许可证编号都是乱标的,这些在平台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打假”中,王志选择的路径是直接起诉。“我买的都是网上的产品,外地的,起诉最直接。”熟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维权方式的王志认为,网络购物纠纷中,除了起诉,没有更好的办法。“正规商家不经意间出现差错,可能会主动找来。但制假售假的商家,对于这种问题,你去找他沟通,很多都是视而不见。”
王志向红星新闻记者坦承,他最初确实是为了“挣钱”而打假,现在靠打假“找钱”也是目的之一。“但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个行业都不存在了,我肯定要改行。说直白点,都没有假货了,我还来做啥?”
“打假”半年多仅拿到两万余元赔偿,会不会觉得得不偿失?王志说,他觉得还好,做一件事只要是正确的,一定有它的意义。
“职业打假”:
“打假不是假打”,打假方式需依法
“圈内很乱”,甚至有人违规操作
在广东“00后职业打假人”陈之强因涉嫌敲诈勒索于2021年底被警方立案侦查后,“职业打假”的争议声再起。支持方认为,“职业打假”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共治,对打击生产经营者制假售假有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职业打假”通过诉讼牟取暴利的行为背离社会监督的初心,游离于法律边缘,无视司法权威,更浪费司法资源。
王志也关注着陈之强涉嫌敲诈勒索案及其走向。“曾经行内人有个说法‘打假不是假打’。”王志认为,陈之强之所以被法院移交公安机关,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调查,是因为其有些打假方式让人反感。在他看来,打假的产品是否有问题,最起码要等到法院判定。“哪怕法院没有判你赢,判你输了,不支持十倍赔偿,但法院认定产品有问题,再进行下一步维权,才是正确方式和流程。”
从自身打假经历及了解的情况看,王志认为,支持职业打假有一定必要。“比如说奶粉和药品,从社会公益性角度讲,小作坊的产品不安全,还不上税。”他说,制假售假商家冒着很小的风险,获取着高额的利润,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很多普通消费者不懂得拿起法律维权,商家又懂得如何逃避普通消费者维权,让很多消费者没有办法。“所以,还是需要职业打假人来对他们进行打击。”
而对于社会对“职业打假”的质疑,在他看来,起诉是打假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哪怕最后打假人拿不到赔偿款,限制商家高消费等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他同时认为,如打假纯粹是为了牟利,就浪费司法资源了。
虽然入圈不久,但王志认为“职业打假”圈内很乱。“这个行业也有‘搅屎棍’,甚至有人违规操作。”他说,如有打假人找商家“耍无赖”;还有的产品没有问题,打假人非要找出问题来;甚至还有人“卖链接”让其他人去打假,或带着很多人去“瞎搞”一个产品……“他们打擦边球,甚至违法,冒着被抓的风险。这个行业因为乱,所以很多人不支持。”
王志认为,打假按合法的流程走,肯定没问题。谈及今后的打算,王志表示还会继续打假,即使今后创业,可能也会继续,但打法会变,不以金钱为目的。在他看来,最好的结果是“天下无假”,没有制假售假,让“职业打假”也没了生存空间,“如果打假打到没有假可打了,那就改行了。”
(应受访者要求,王志为化名)
原标题:一个“职业打假人”的自述:负债数百万转行打假,半年多仅获赔2万,“最好结果是天下无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