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因蜱虫叮咬感染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近期在国内一些地方出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小觑。
据微信公号“江苏新闻”7月31日报道,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前收治一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据了解,该例患者已是江苏省人民医院今年上半年以来收治的第37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这是2010年前在我国发现确认的新的蜱传疾病。少数重症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后,护理照料的人员接触其血液的可被传染。病毒性疾病,主要是支持疗法,还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在预防措施上,主要是个人防护。到草丛树林要扎好裤腿袖口,裸露皮肤涂驱避剂。”一位流行病专家表示。
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是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暂未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不过,在2015年,中国疾控已经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目前,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一位临床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为了减少经血液传播,中国疾控中心在2015年6 月19日就发布了“卫生工作者提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要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做好防护和感染控制,落实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消毒处理、尸体处理等措施。
原标题:新型布尼亚病毒可经血液传播,确诊或疑似病例要网络直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