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理财的目的,就是想资产保值、能比存款利息多赚一点钱儿。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干。 在金融主管部门强烈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趋势下,这点“小目标”已经不保险了。所谓打破“刚兑”,就是禁止理财机构兜底,亏了就是亏了,赚了就是赚了;亏了,投资人就得承担,找理财机构闹也无济于事,因为主管部门不允许机构私自掏腰包填补窟窿;私底下填了,一经发现,不但要把填窟窿的钱追回,而且还要遭处罚。
你说,你还敢随便买理财,随便把理财资金交给一家不靠谱的公司?
今年网上流行一个理财段子: “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股市,屌丝死于P2P”。信托,200万起买的门槛太高,一般人就别去管它,那是钱多得到处流的土豪的专利。股市是金钱绞肉机,1赚2平7赔,早有人总结过了。P2P是金融骗子,近两年已被灭得差不多了,再大面积害人的情形,应该不会再现。但一度雨后春笋、到处冒烟的P2P,则是实实在在的让许多屌丝的血汗钱打了水漂的!
理财话题,很大,理财内容,也很多。今天,不聊其它,就聊一下,理财机构的靠谱不靠谱!
李嘉诚曾说:“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靠谱也是诚信的表现。
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于正联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其目的是要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在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主要负责人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存款保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中,有这么一段“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宣传,让金融消费者知晓自己不仅依法享有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还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合同,了解权利义务,审慎对待合同签署、风险测评和确认环节,不能闭眼签字,更不能随意让人代签”。意思很明白,就是喊你再也不能闭眼买理财了。
另外,两部门消保局负责人还提醒要从四个“正规”入手保护自身权益:
一是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持牌机构。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监管部门也会加大对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管理。
二是选择正规销售渠道。消费者要在正规营业场所接受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线上线下渠道购买产品,该录音录像的要录音录像。
三是选择正规从业人员。金融消费者应注意查验提供销售服务人员的金融从业资质,防范诈骗风险。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金融账户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向不明第三方转账汇款。
四是通过正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渠道反映问题,依法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注意防范“代理投诉”“代理退保”行为造成的二次侵权,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向消费者提示过代理退保行为可能隐藏的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为什么要“正规”呢?因为“正规”机构,监管部机构帮你盯着的,稍有违规,监管机构就会举黄牌、亮红灯。比如,重庆银保监局2020年9月10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单,就是一个例子。
上游新闻 记者/刘定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