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小朋友,作业完成了吗。”
课堂上,提问和检查作业的不是老师,而是机器人,是不是很有趣?
12月1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启蒙与科普公益行活动走进重庆。在重庆空港实验小学大礼堂,20多位小学生和来自重庆部分幼儿园、小学、教育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一起上了一堂有趣的人工智能启蒙课。
现场,机器人助教不仅扫一扫课本就能播放相关教学内容,还可以和同学们交心聊天,通过语音识别、人脸检测等技术,自主提问,引导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并通过卡片判读、手势识别、触屏操作、语音评测等多种方式对回答问题情况进行判断和反馈,以及收集同学们的情绪,测试专注度和活跃程度。
有趣的现场互动,让小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完全没有功夫“开小差”。
“机器人助教只是人工智能启蒙公开课的一部分。”清华大学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相关负责人闵海波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启蒙与科普公益行活动主要面向3-12岁少儿,全市幼儿园和小学都可申请报名,该活动将为相应幼儿园和小学建设一个人工智能科普实验室、举办机器人编程大赛等,教学方式包括引进机器人助教、编程授课等多种内容。
活动现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还聘请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定凡为《幼小儿童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课题组组长。
据悉,该课题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富春教授担任首席科学顾问,清华大学闵海波博士任课题组副组长,共同研发适合中国儿童发展规律的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落地。预计明年,该课题会走进重庆近200所幼儿园和小学。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编程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陈定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编程是通向未来的语言,编程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索能力、耐心专注能力,帮助孩子综合发展。但目前我市幼儿园和小学,仅个别学校以兴趣班的形式对四年级以下的孩子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更多学校应大力开展幼小儿童人工智能启蒙教育,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专注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使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及带来的成果。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闵海波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使其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教育产品及课程体系,以其高度的智能化、互动化和游戏化特性,未来将在幼儿教育领域获得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