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除了过年等特殊日子,皇帝们基本上全年无休地在处理政务、批阅奏折,有些朱批字数甚至不比奏折原本的字数少。标志着皇帝权威的印玺,更是几乎每天都要使用。
在乾隆登基时,国家印玺多达三十九方,有些连皇帝自己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为了进一步规范用途,乾隆下旨明确了皇帝使用的二十五方印玺,并规定了具体的使用范围,后世称之为“二十五宝玺”。年终岁尾,腊月二十前后,清朝皇帝会在平时存放印玺的交泰殿举办特定的“封宝”仪式,内阁学士在乾清门专门设置的黄案上将皇帝的印玺逐个擦洗清洁,统一收在两重宝盝中,内监再将它们送回交泰殿。皇帝选择吉时到交泰殿拈香祈福,之后要等到正月二十日举办开启仪式,叫“开宝”。
各衙门也在皇帝印玺封存后,举办自己的封印仪式,尽管不如皇宫隆重,也少不了燃放鞭炮、焚香祝祷,之后大小官员就可以放假了,原则上也是放到正月二十日之后,同僚们自然少不了聚餐访友,热闹一番。当然有的衙门如果有要紧事务,也得提前办公,所以不少官衙都会在封印之前预留一些盖章的空白公文纸。
和官员们一样期盼“封宝”的还有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因为他们每年可以休息的时间比起现在的中小学生要少得多,除了皇帝生日、自己生日,只有春节、端午、中秋才能放假。
在除夕这一天,皇帝还有专门的封笔仪式,将御笔供起,并敬上一炷香,表达对它的感谢之意。之后的几个时辰内,皇帝不能再动笔写字。但总会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例如在平定大小金川时,负责前线指挥的傅恒送来请朝廷安排专门负责军粮官员的紧急奏折,正好赶在除夕封笔后送到,此事不能延误,乾隆只好发出口头指示,让内侍代他写下来,但因为涉及战事,发回时仍然要避开正月初一这一天。
御笔的休息时间比印玺短多了,在正月初一子时就要举行“开笔”仪式,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点燃蜡烛,先用朱砂写一些字句,再用墨汁写一些,之后从头翻一遍新历书,期盼新一年事事如意。不同皇帝、不同年份写下的语句当然不一样,但都离不开祈福、祝愿的字句。在收到傅恒前线奏折之后,不久就到了开笔的时辰,乾隆充满期盼地写下“早平金川,奏凯班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