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阳县石门乡石门社区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一边忙着装菌包,一边娴熟地将一根根黑木耳菌棒种植进地里,期待黑木耳在11月丰收。
八年来,新农人姚成勤劳踏实地经营着自己的产业,并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朵朵黑木耳承载着“致富梦”
现年42岁的姚成是云阳县石门乡石门社区人,回乡前曾在珠海、深圳等地打工。2012年,因要照顾家中年迈的父母,他选择回乡发展,在当地接手了一家小砖厂,成为“砖老板”。随着农村建设加快,各种用砖需求旺盛,加上经营管理得当,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姚成介绍,石门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土壤等优势,他一直想利用好资源发展产业,助力家乡建设。
“通过市场调研,我发现黑木耳市场需求很大,并且石门乡的气候也比较适合种植黑木耳。”姚成说,他自费到广州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后,回村流转了300亩土地,陆续投资400余万元,在2016年7月成立了云阳县昱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培育黑木耳要特别注意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这里种植条件优越,自主培育的菌种更适宜生长,不需要喷药施肥,而且手工采摘能保证纯天然的特质。”姚成细数着自己的“木耳经”,并介绍这种特色优质产品已销往重庆各区县、宜昌、广州等地,供不应求。
一朵朵黑木耳承载着姚成的“致富梦”。目前,该公司注册资金16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年产黑木耳菌种60万袋,产量700余吨,可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他种植的“石门青杠黑木耳”已获绿色食品认证。姚成于2021年当选为石门乡人大代表,2022年还获得云阳县“十佳农民”殊荣。
带动周边群众灵活就业增收入
“黑木耳属于‘短平快’产业,每年从9月到10月开始制作菌种和种植菌棒,11月到来年5月陆续采摘,采大留小,前后能采摘六七茬黑木耳。”姚成说,在菌包包装、摆放和黑木耳采摘阶段都需要村民帮忙,这样可以带动周边群众灵活就业。
村民吴碧英说:“我现在一个月能赚约3000元,从家里出发到基地只要5分钟左右,这样既不用去外地打工,也不耽误照顾老人。”黑木耳基地建成后,她便一直留在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黑木耳基地建有10个生产车间。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姚成还种植香菇10万袋,并流转30亩土地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如西红柿、白菜、萝卜等。他表示,基地每年可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实现常年性或季节性务工,人均工资近3000元。
从辗转南下务工的打工仔,到返乡接手砖厂的创业者,再到创业种植绿色生态黑木耳的新农人,姚成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了华丽转身。
谈起未来的规划,姚成表示,他将依靠资源优势,发展木耳两季种植,扩大规模,做好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农企合作等方面工作,做大做强产业链,争取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陈英 受访者供图
编辑:滕飞飞 责编:郭承斌 审核:程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
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贞观”被停用,上月曾发布女孩死亡事件引发关注
上游新闻 2024-09-04 16:20:261图 -
俄媒称乌方购买中国无人机,外交部:中方严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4 16:00:27 -
湖南一事故冷藏车发现多名被拐儿童?官方:确有小车祸,其他均不实
封面新闻 2024-09-04 15:59:461图 -
河南中牟通报教官体罚、猥亵学员:两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游新闻 2024-09-04 15:30:38 -
银行薪酬总额首度负增长:招行人均月薪5.16万,比3年前少6000元
第一财经 2024-09-04 15:25:451图 -
前“私募一哥”徐翔勾结时任董事长操纵股价,一审被判赔偿股民损失
新华财经 2024-09-04 15:25:192图 -
重磅!淘宝即将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北京商报 2024-09-04 15:07:39 -
中国盲人足球队0:0逼平卫冕冠军巴西队,教练盛赞“无可挑剔”
新华社 2024-09-04 14:55:34 -
又一批药被重点监控,涉40亿元大品种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新京报 2024-09-04 14:08:09 -
日韩股市重挫!日经225指数跌近4%,东京电子等日本芯片股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04 14:00:202图 -
美国防部将率团参加北京香山论坛,俄乌以等国也将派人参加
@玉渊谭天 2024-09-04 13:33:27 -
食用油散装运输强制性国标启动制订,要求专用容器+核查运输记录
第一财经 2024-09-04 13:05:11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