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家试验“沙变土” 万亩沙漠变良田种出大西瓜
08-27 20:12:5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11111111.jpg

777777777.jpg

25亩试验田经过沙变土后,植物长势喜人,围栏外是茫茫的沙漠。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距离著名的乌兰布和沙漠只有10公里。近年来,56岁的农民薛飞斌看着身边的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都在逃离乌兰布和,确切的是在逃离沙漠。

薛飞斌有两个愿望:作为一个父亲,他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没有沙漠的城市;作为一名农民,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上庄稼。

人沙争地的“攻防战”在这里持续上演了多年。实际上,“沙进人退”仍是这场“攻防战”的常态。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沙漠就是缺水造成的。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重庆交大副校长易志坚说,另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沙子不能保水保养料,非沙生植物难以存活。

经过一年的试验,易志坚和他的团队在乌兰布和沙漠“沙变土”的研究项目进入中试阶段,万亩良田正在黄澄澄的沙漠里逐步铺开,有望改变长期以来的“沙进人退”局面,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的沙漠上种庄稼。

试验现场:黄色沙漠嵌上“绿翡翠”

8月16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距离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10公里外的乌兰布和沙漠东原。去年,易志坚在这里开辟了25亩沙地进行试验。

进入乌兰布和沙漠,目之所及多是黄沙大漠,新月沙丘如同波浪,高低起伏一眼望不到边,稀稀拉拉的沙生植物在风沙吹刮中已是萧瑟。25亩试验基地,就像一颗镶嵌在大地的绿翡翠,在一片黄色的景象中格外显眼。

绿色的围栏把25亩试验田团团围住,形成了一道屏障,围栏内外泾渭分明:围栏内玉米、糜子、荞麦、波斯菊、向日葵等植物茁壮生长;围栏外,依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

“去年,这里是栽什么长什么,现在是很多植物莫名其妙地乱长。”易志坚蹲下身扯断一株植物说,“这是马齿苋,去年专门清理过的,现在却长得遍地都是。”

尽管植物的生长已经超出了易志坚团队最初的“安排”,但易志坚乐见其成——这体现了“沙变土”后生土变成了熟土,生物的多样性、竞争关系陆续出现。

早在2008年,易志坚就开始思考“沙变土”的可行性。易志坚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当时他和团队在研究力学的时候,发现了“物质的颗粒约束决定物质的状态”这一原理。易志坚猜想认为,沙子和土壤作为颗粒物,理应也符合这一原理。

在此后的实验中,易志坚发现土壤颗粒间存在一种“万向结合约束”的性质: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

易志坚通俗地解释,自我修复性质是指土壤加水后变成泥浆,这是流变状态;干了之后变成泥块,这是固体状态。土壤可以在这两种状态中随意转换,但沙子就不行。自我调节性质则指土壤可以“随便怎么和,随便变形”,“像大地一样拥抱植物根茎”。“这是土壤储存水分、养分和滋生微生物的根本属性,但沙子不具备。”易志坚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