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 | 白鹤梁“双鲤”引历代诗人题唱和诗
08-16 07:58:44 来源:重庆日报



留题涪州石鱼


——(宋)刘忠顺


七十二鳞波底镌,


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


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


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


帝念民饥刺史贤。


说起涪陵,不得不提到现存古代水文遗产中的瑰宝——白鹤梁题刻。历代文人追寻千里,在白鹤梁上留下题刻,使白鹤梁与中国古代水文、文学及书法等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白鹤梁题刻,从唐至今逾1200余年,发现有题刻174段,现存165段,共约3万余字。

白鹤梁11.jpg

△白鹤梁当年风貌


涪陵区古诗研究者王小波介绍,白鹤梁上最早的题刻是围绕两条石鱼水标而排列,“虽然人们多称其为‘唐鱼’或’双鲤’,但是这最早石鱼水标的年代应该比唐代更久远,只是随着岁月推移,石鱼的纹路已日渐模糊,令今人难以判断。”


关于石鱼的历史,世人更多的是通过刘忠顺的一首《留题涪州石鱼》得以了解。刘忠顺是最早用七律诗歌方式,对白鹤梁“双鲤”题刻进行解读的人。


从他题诗的内容来看,“双鲤”各有三十六鳞,一尾衔有祥瑞其意的蓂草,一尾衔有代表神圣高雅与美丽纯洁的莲花。


该诗首先描写了双鱼在江中悠闲自在的姿态,三四两句描写双鱼“报丰年”的意义,五六两句抒写诗人梦到家书抵达的欣喜之情,最后两句赞美太平盛世下君明臣贤的境况。


至今保留下来的白鹤梁题刻作者,大多为历代涪陵地方官吏、途经和寓居涪陵的官宦与文人,有名可查询者超过300人,其中不乏一些历史文化名人。

白鹤梁.jpg

△白鹤梁上的石刻


“自刘忠顺之后,不少文人及地方官吏在游览白鹤梁后作了唱和诗(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这对形成白鹤梁今天的题刻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王小波说,这些诗歌或镌刻于石梁之上,或保留在历史文集之中。


其中,和刘忠顺同时代的尚书屯田员外郎丘无逸,写下的一首唱和诗《题涪州双鱼次刘郎中韵》,刻于刘忠顺诗刻左侧,其诗曰:“谁将江石作鱼镌,奋鬣扬鬐似戏莲。今报丰登当此日,昔模形状自何年。雪因呈瑞争高下,星以分宫较后先。八使经财念康阜,寄诗褒激守臣贤。”


南宋宝祜二年(1254年),时任涪陵郡守的刘叔子,也作有题为《观石鱼嗣刘忠顺韵》的唱和诗:“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2017-08-15-0087.jpg

△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大厅


1988年,白鹤梁题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5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水利部公布为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原馆长胡黎明说,白鹤梁题刻像一颗镶嵌在三峡库区的明珠,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发展和旅游事业的开拓,必将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双鲤”引历代诗人题唱和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