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得了奥赛金牌,孩子能“保送”美国名校吗?
03-22 14:23:56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微信公号

新华国际头条微信公号消息,近些年,美国高中生在各种国际奥数赛事中拿冠军夺金牌的新闻屡见不鲜。

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美国队自2015年至2018年,4年间3次夺冠。而在今年2月举办的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中,美国队除团体冠军外,4名队员有3人获金。  

那么,在美国,有了国际奥赛金牌在手的学生能直接被“保送”进名校吗?几位亚裔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答案。  

林浩然是一名美国亚裔学生,也是连续两年的国际奥数竞赛金牌得主。他2017年名列世界第六,2018年以满分成绩和另外一名英国学生并列世界第一,如今已升入美国一所著名高校。  

但他的父亲林超却告诉新华社记者,美国大学自主招生,没有“保送”一说,奥赛金牌可以成为某些美国名校的敲门砖,但份量不足以成为板上钉钉的通行证

林超说,一来美国一流大学自主招生,取向多元,并非全都青睐“竞赛娃”;二来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重视全面发展,而不只看竞赛成绩。哪怕拿到过两三块国际奥赛金牌,想要上名校,其他功课成绩也得好。曾经有位连夺两届国际奥赛金牌的学生,据说就因文理偏科严重,被数所藤校拒绝,最终去了一所州立大学。

正因为此,美国学生即便入选国家奥数队,也是不敢放松学校其他各门功课的。据了解,美国绝大多数的国际奥赛选手不会脱离学校正常课程,他们平时能分配给奥数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美国奥数队不组织学期间的脱课集训,并且从教练到学生,都不主张通过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2016年夏天,一群学生在美国数学协会举办的奥数夏令营宿舍里讨论量子计算。 

近些年,美国亚裔男生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表现尤其出色。他们屡屡夺金获银,很多都随后升入了美国名校。不过,2018年国际奥数竞赛金牌得主任昊淼的父亲任宝瑞却说,一些亚裔家长或许会有让孩子通过参加奥赛进名校的考虑,但这一想法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和听从。  

“上名校从来不是我孩子考虑的一部分,如果家长说这样的话,会让他非常反感,结果适得其反。” 任宝瑞告诉新华社记者。  

两位家长都说,他们孩子参加奥赛,源自真心喜欢数学,享受“竞赛带来的朋友圈”。很多美国奥数队员从参加全美初中数学竞赛开始,就因共同的数学爱好交上了朋友,到高中参与国际奥赛集训,彼此已相识多年,发展出终身的友谊。  

2019年,美国队成员拍摄于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获奖后。

在匹兹堡工作的张海红有一儿一女,女儿没参加过奥赛,儿子安德鲁·顾则是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他们申请哈佛和麻省理工均获录取,最终姐姐去了哈佛,弟弟选择了麻省理工。  

这简直让人疑心是《虎妈战歌》的翻版。但他们的妈妈却说,这其实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放养”型故事。

张海红告诉记者,她从不强求孩子成绩,也不希望儿子参加过多竞赛。两个孩子就读的公立学校质量较差,但她没有过搬家转学的打算,甚至也没给孩子报过培训班,因为她觉得“整天做题浪费时间”。

在张海红看来,数学竞赛需要快速、不停地做题,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为了比赛而整天学习更是浪费时间。至于为什么不为孩子选择更好的中小学,她说,不希望孩子只待在精英圈或其他任何某个圈子里,而希望他们能够跳出来,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

她认为,在普通中学,能够接触到现实中真正的美国,孩子将来更容易适应社会。而且在美国,学区不好反而可能是被名校录取的某种优势,因为美国一流大学注重多元化,希望录取部分普通公立学校的孩子,让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年轻人同处一个校园。

张海红说,华人总期望孩子比自己更厉害,但时势造英雄,下一代能不能比父辈更强,取决于他们的时代,因此比上名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身处的社会。而且,一个人的一生,除了天赋、时势,机运也很重要,太早熟或太晚熟都不一定行,最好是“天赋觉醒的时候,赶上了恰好的时机”。  

高处不胜寒,张海红说,她没想过要让孩子上藤校,只希望孩子走上社会后对自己有信心。她说,藤校给孩子一件漂亮外衣,但如果没有自信,上了藤校也没有用。

“行行出状元,”张海红说。“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每天笑嘻嘻回来;将来擅长的东西,恰好被社会所需要。”

原标题:真相 | 得了奥赛金牌,孩子能“保送”美国名校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