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纽约时报》、CNN报道,作为一名在哈佛大学主修数学、即将升入大二的学生,杜梅毕·阿迪格维(Dumebi Adigwe)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住在哪。此前,哈佛宣布,秋季将仅允许该校近6800名本科生中最多40%待在校内,大部分为新生,此外,所有课程都将在线上教授。
哈佛给了学生们三种选择,一是支付54000美元的学费,即可在家中上课,二是支付高达63,000美元的费用在校园生活一个学期,但也只能参加在线课程,并且与同学、教师的交流有限,三是申请休学一年。
只上网课,学费照收
对所有大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新冠病毒颠覆了他们多年来在课堂内外的努力。哈佛的校园生活应该要为学生提供与有广泛人脉的同辈及教授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以及一个能够带来更多机会的社会环境。如今,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被压缩。
普林斯顿、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及其他大学也陆续宣布了重开的计划。其中,大多数课程都将在线上教授。
一些学校根据情况进行了费用调整。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宣布今年将削减学费10%。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取消今年的学费上涨,降低就餐费用,并向本科生提供一次性补助。哈佛是其中特立独行的一所学校,其学费上调措施仍然存在。
想回学校,得比谁“穷”
哈佛表示,学校将为部分不住在校园里的学生提供每学期5,000美元的津贴,但将继续收取全额学费。
同时,该校表示将允许那些无法在家中“取得学业进步”的学生秋季返校。但评定哪些学生符合这个条件的过程很不透明。
在评估表格中,学校要求学生勾选各种选项表明在家里的困难,包括他们是否拥有一台微软或苹果系统的电脑,是否面临食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等。
表格上多次重申获准返校的人数有限,在许多学生看来,这让他们被迫围绕着谁的生活更困难这一点与彼此展开竞争。
对于5000美元的津贴,很多学生也表示了不满,该津贴与哈佛学生付的食宿费并不相符合。(据哈佛网站显示,上个学年,食宿费用为17682美元,每学期约为9000美元。)
离开校园,价值何在?
哈佛成立于1636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就其捐赠基金的规模而言,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大学。它于1934年首次采用了一项重要的经济援助计划,并较早地转向了不考虑经济条件的招生方式,即不管学生的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被录取。
2004年,该校推出了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家庭免收学费。(现在这个数字是6.5万美元。)
如今,该校表示有55%的学生获得了基于需求的奖学金,20%的学生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全额学费为49653美元。)
这些背景多元、通常弱势的学生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宣传材料中。他们被作为哈佛平等主义精神的证明,即无论环境或背景如何,最优秀的学生都能被录取。但在危机中,他们更加脆弱了。
“在哈佛,唯一的平等就是我们都住在一起,食宿条件是一样的。我们住在一起,吃同样的食物,拥有同样的师资,”将升入大四的尼古拉斯·威维尔(Nicholas Wyville)告诉《深红报》。“但如果你拿走校园和住宿生活,就等于拿走了平等。”
“转到网上可能不会降低哈佛学院品牌的价值,但它就算没有完全阻碍,至少也是严重削弱了我们建立联系的能力,”在流传的一份请愿书中,学生们呼吁哈佛大学向“低收入、工薪阶层和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支持。
上游新闻 毛丹 编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