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真实版的“法医秦明”:凝视过5000具尸体,从死亡出发去理解生
05-06 09:09:04 来源: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

1.jpg

△法医在提取死者的心血和尿液

劳伦斯·布洛克所说的八百万种死法,其实都只有一种真相。

5月3日凌晨12点,重庆。冰冻了几个小时后的尸体躺在尸检台上,皮肤蜡黄。法医在提取第二轮心血和尿液。灯极亮,唯独这间屋子是殡仪馆里的白夜。门外的通道正对着几米外的一排火化炉炉门,再过一阵它们会渐次打开。时间刚翻过旧的一天,有人离去,有人新生。

王灿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夜晚。

一次崩溃

王灿的女儿第一次参观她的工作间吓坏了:进门一排玻璃柜,一百多个颅骨摆满了一整面墙。都是法医们在工作中搜集的无名颅骨,男女老少,天南地北,空洞的眼孔在某个角度会折射光,像一种凝视,提醒。这里是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王灿是法医勘查大队副大队长。

法医秦明的畅销罪案小说,很给法医这个职业圈粉,但悬疑故事终究是娱乐,真正的工作不是。王灿做了23年多法医,给5000多具尸体进行过尸检,5000多个生命,没有一个曾经是虚构。

2.jpg

△王灿身后的一面墙,都是无名尸的颅骨

王灿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批法医专业毕业生,“想学医又不想闻医院的药水味,结果选了一个更不好闻的专业。”这是她笑话自己的底料。

哭的日子在后面。

前15年的职业生涯在西北某市,她是全市唯一的法医,市辖区县乡村所有现场她都出。忙到什么程度?前5年,平均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死神从不跟人商量时间,法医要24小时×365天待机。那时候通讯靠BB机,经常找不到电话回复,她干脆住就在办公室。办公室有电话。

第一次崩溃很快就来了。

一条壕沟里发现一个死者,同事用绳子拴着柳条筐把她放下去尸检。被毒死的人腐败后有一种异常的臭,整条壕沟里都密密实实压满那种气味,像把她压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没有气孔。她一个人。

三个小时后她中毒了,头晕,呼吸困难,无法站立。回到单位她不停地洗,一直洗到皮肤开始脱水,鼻子里依然还是那个味道,她觉得血液里都是。她又喝酒,想快速挥发代谢,还是不行。喝酒的时候,眼泪像雪崩,心里天摇地动:人一生总会有那么几个时刻独自质疑和追问——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对她来说,这个时刻来得早了点,25岁。那个气味一个多月后才彻底散去,她决定改行,复习考研。

3.jpg

△颅骨里有丰富的信息,比如死者的性别,南方还是北方人等

命运

命运是无论有多少预定路线和突然改变,无论人生如何小径分叉,你终究还是会走上的那条路。

高强度的工作,高强度的复习,临考前几天,发案了。

一个40多岁的男人,怀疑妻子出轨,砍了她一百多刀。

——“几乎是剁成碎块,当着两个孩子的面,一个11岁,一个8岁。”

——“墙上地上所有可以附着的表面都沾满了血……后来很久,两个孩子一直不说话,不吃东西,不睡觉。”

年轻的女法医控制不住身体一直抖,八百万种死法,任何一种都是镜子,有的会照出人变成野兽的面相。

死刑执行前,王灿去看他,问他当时想过孩子吗,他说大脑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想;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只求尽快偿命。他想要一双新布鞋,重新走路。

“这个案子没有哭,从开始到最后都是难过,压在心上,每天都在那里,搬不动,又躲不开。”

考研错过了,那就错过吧,她决定留下来当法医。

4.png

△颅骨分解模型,每一个法医都能背得下来

情义是什么

西北冷,冬天大部分的日子都在零下20度,冬天又长得没有尽头,像工作一样,每一天是同一天。

一个维族姑娘温暖的友情,比冬天的雪来得更早一些。这是她的助手。在无数次没有尸检室的野外、没有明亮灯光的夜晚,残损或者完整的尸体旁边,只有大风,雨雪,冰渣,泥水。她和她,天地茫茫。

太冷了,鼻子冻,鼻涕往下掉,助手会给王灿擦,每天晚上再把王灿的鞋子擦干净,给她洗衣服,整理工具箱。这一年,两个姑娘经历了四五百具尸体。并肩战斗的情义是凌晨两点静悄悄飘落的树叶,浸润泥土,滋养大树,无声无息。

5.jpg

△法医的标准装备是三个箱子,加起来有几十斤

6.jpg

△打开法医的箱子,中间是颅骨锯

直到有一天惊觉这种情义长进身体,长成你的自己的一部分,失去会剧痛。

又是一个野外的现场,车只能停在两公里外,王灿和同事要提着各种工具箱子步行进山。到达后,发现少拿了一样,十几斤重的箱子,一个男同事不忍心让她回去扛,抢着返回去拿。

一声巨响,太阳变成了血红色。

恐怖分子在车上安装了炸药,同事打开的一瞬间被引爆。所有人都在往爆炸的方向跑,恐惧在那一刻是失效的,牺牲的人和活着的人,早就长成同一棵大树。你要去找你的亲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王灿一点一点寻找,一点一点拼接战友支离破碎的身体。那个人消失了,像空气一样,像穿过田野的风,无处不在,但她抓不到。她觉得自己全身都在痛,手痛到抬不起来,周围的东西开始晃动,眼前的天一秒钟就黑了。她昏过去了。

很多年过去,这个平静的午后重新说起,她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讲,连不成句,中间有时候会停两秒。

那个战友,是她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人。她被困在自责的铁栏里,觉得战友是替她牺牲的。

7.jpg

△病理检验也是关键一环,通常一个死者至少有上百张玻片标。

不卖的东西

法医一定会有某一个时刻,有一根隐秘的心弦被深深牵动,绞痛,那时候,一个法医才完成了关键的一次翻越:从死亡出发,逆向去理解生,理解超越个人生活空间的情感和逻辑。

王灿的翻越,是在怀孕那一年。

怀孕5个月的时候,一个刚出生3个月的婴儿,被表姑杀了,尸体摆在案板上。王灿到达现场就开始哭,整个工作过程,眼泪没有停。她不能摸肚子,但她会不停地想起腹中的孩子,她想给时间按暂停键,按不下去。最好的法医也是人,人和人只是痛点不同。 

王灿临产前7天,一个孕妇被杀了,肚子被划开。凶手追着杀人,杀了一家四口,孕妇是在户外被追上杀害的。

还有7天就要当妈妈的女法医,要用这种方式鉴定另一个母亲和孩子的离世。王灿完全弯不下腰了,也无法蹲下,用手支撑也站不了多久,眼泪还在不停掉。历劫会让人飞升。

怀孕这近一年,王灿对500多具尸体进行了尸检。

觉得整个人都要撑不住的时候,她会开车去野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停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尽量不想。有时候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是一天。她从不跟家人和朋友谈工作,这个小世界是她自己的,不交流,不倾诉。

“从来没有什么满血复活,只是喘一口气,然后继续。”唯有时间治愈万物,要等,漫长的等。

8.jpg

△解剖台上都是需要分解的人体器官组织

从西北来重庆是一次治愈,因为团聚。丈夫的家乡在重庆,一个大家庭终于团聚。2010年,王灿进入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负责全市的凶杀刑事案件,自杀、意外、无名尸体等非正常死亡的现场勘查鉴定,以及普通刑事、行政案件伤情鉴定。一口气做到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事科学技术中心授权签字人、副主任法医师、重庆市法医学会理事。

“在哪个时刻意识到一种职业成长?”

“有,很明确、很清晰,甚至很沉重地意识到,你要对自己签下的每一个名字负责,不管过去多少年,那个名字应该是铁打的。”

有一个酒鬼死在路边,酒精浓度爆表,寻常的认知都觉得是“醉死的”。王灿尸检时发现背部皮肤有沙沙的声响,后腹膜全是血肿,这是外力造成的伤害。有一种意见倾向于认为是意外,王灿很坚持,侦查员最后沿途追查了8公里摄像头,还原了真相——酒鬼摇晃走路,撞上了一伙青年,一群人把他按倒在地,其中一人用穿着皮鞋的脚踩酒鬼的背,导致挤压综合症死亡。

活体临床鉴定受到的干扰会更多,总是会有相关利益方请吃饭,王灿的丈夫说,别去,他们请你吃多少,我翻倍请你。

“其实就是一种本能的直觉:我那么辛苦的工作,拼了命一样投入自己,然后,钱扔过来就买走了?不卖。”“20多年,我签了8000多份鉴定报告,每一个名字都经得起检验。这个不卖。”

9.jpg

△为了取得毒物的数据,法医在兔子身上做实验

生死镜像

2012年的1月10日,重庆照母山上,有一个女子早上就孤身前来,一直坐到夜幕降临。一言不发,也没有看一眼手机。她是王灿。

头一天,她刚拿到自己乳腺肿瘤的病理检验结果:恶性。

王灿一直认为,法医不争,普遍淡泊,“这个职业,太懂得人生的终局。”每一次从他人的生死中看到的都是镜像,每一个镜像最终都会投向自身:人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死。

拿到结果,她第一个电话是打给领导,请一个长假,然后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只说了三分钟,核心意思只有一句:会好好治疗,但不要过度治疗。

照母山上的那一天,她关了手机,想得最多的是:我的女儿怎么办。女儿7岁,她想起自己从来没给孩子做过一顿饭,吃食堂长大的小姑娘,从不抱怨,最大的心愿是:妈妈你可以去当老师吗?这样我可以每天跟你一起上课,一起放假。

她给丈夫和女儿各写了一张没有交出去的留言。给丈夫说:如果离开了,马上火化,不要仪式,回归土地。给女儿说:要独立,要有本领,做有价值的事情。照顾好爸爸,他不如你。

接下来,手术、反复复查、化疗、再复查……治疗是一条长路。2013年,丈夫外派出国工作,她要一边工作,一边治病,一边带孩子。“实际上是孩子带我,她是个了不起的小姑娘。”

女儿9岁的暑假,王灿坐着轮椅去化疗,每次都是女儿带她去。三甲医院,上千人在排号,9岁的孩子,脖子上挂一个水壶,先把妈妈推到人少的空地,然后在大人堆里挤来挤去帮妈妈排队。王灿看着她迅速被淹没的小小背影,要赶紧擦去眼泪,不能让她回来看到眼睛红过。

母女连心,孩子也几乎不在妈妈面前掉泪,老师给王灿说,孩子课间会悄悄哭,跟最好的同学说,我怕我没有妈妈,很怕。

王灿很多的人生第一次,都发生在生病之后。一家三口第一次出门旅游,女儿都11岁了;第一次看到一夜春风吹红了花蕾,是在病房的窗前;第一次知道EXO是一个孩子们多么喜欢的歌唱组合,青春是这样的美好……

她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没有香水化妆品,没有细高跟小黑裙,没看到过风吹稻浪成海连天,总是看到生命最极端的面相,总是要和深渊互相凝望。“我不希望女儿像我。”

生病以后,领导照顾她离开现场勘验岗位,她拒绝了。那台专用的值班电话有一种召唤的力量。它骤响,那就是发案了:时间、地点、死亡人数、现场情况……她会记一个清单,拟出现场工作需要做的事,23年来的习惯。她不离开,这就是跟女儿说的“做有价值的事情”。生病6年,她做了6年。

她写给丈夫的留言里,最后一句话是——如果离去,希望所有人尽快忘了我,好好去生活。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刘春燕 文 杨可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