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八大博物馆重庆开《盛筵》 5地青铜器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
09-27 10:33:5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927103542.jpg

战国至西汉时期,西南有巴、蜀、滇、夜郎、西瓯、骆越等独立于中原王朝的部族或王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先言“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后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留下种种谜团。9月29日,2018年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代表性原创展览“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将正式亮相。从“蛮夷之地”到绚烂多彩的古蜀文化、巴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百越文化,展览将带你穿梭时空的长廊,漫步青铜的盛筵,踏上解谜西南地区历史进程的文化之旅。

看点1

八大博物馆馆藏开启《盛筵》

据了解,“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三个月,将展出202件(套)藏品,其中包含一级文物79件(套)、二级文物53件(套),三级文物38件(套),展品以西南地区商周至西汉时期青铜器为主。

策展人彭学斌告诉记者,本次展览不少展品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馆藏重器,比如四川博物院的“水陆攻战纹铜壶”、云南省博物馆的“叠鼓形狩猎场面铜贮贝器”、贵州省博物馆的“饰虎铜釜”、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勾连雷纹铜桶”等。其中,广为熟知的、收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也将亮相。

看点2

七大单元展示西南古国文明

彭学斌介绍,本次展览共分为“三星伴月,金沙流彩”“开明王蜀,礼乐尚楚”“巴都滨江,俎豆用享”“滇王受印,笙歌宴舞”“夜郎探秘,釜踪鼓迹”“百越之属,和鸣钟鼓”“中华一统,丝路延绵”七个单元。

其中,“巴都滨江,俎豆用享”展现了古巴王国的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巴国主要活动区域位于今重庆一带。在楚、秦、蜀诸强环伺下,巴国曾数次迁移都城,均位于长江或其支流嘉陵江沿岸。

彭学斌透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俎豆夹组合”也将在该单元亮相。据了解,俎豆夹组合是巴国上层社会宴享、祭祀时最核心的食器,是最高等级权贵使用的重要礼器,体现了巴人上层社会的餐饮和祭祀礼仪追慕中原王朝的倾向,在造型和使用方式上又保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看点3

体感趣味互动让文物“活”起来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一块长5米、宽3米的超大屏幕。“这是特地设置的体感互动区域,让市民通过体验来了解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水陆攻战纹铜壶’。”展览制作负责人马捷透露,观众可以在体验区域控制“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身上的人物动作,比如打扇的侍女、敲钟的舞姬等,让壶身上的纹饰“活”起来,感受2000年前贵族阶层的盛大宴享场景。

除此之外,观众还能看到会动的左江花山岩画、点播编钟乐曲等,“从战国到汉代,西南地区主要有巴、蜀、夜郎、滇、南越这几个大的王国,由于地理景观异质性强,民族风俗差异性大,在彻底融入中华文明之前,各大古国以及依附他们的‘君长’,各自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文明。我们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让观众饱览西南古国文明的风情。”

揭秘>>

摆放展品必须戴手套 货车上还有气垫防震

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如何运输过来的?布展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记者为你揭秘布展过程。

记者来到展厅时,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文物拆箱,每个人都戴着手套,“青铜器非常娇贵,容易氧化,所以要存放在干净的地方。摆放时一定要戴上手套,以免汗液留在器物上。”工作人员纪先生说,拿取青铜器时一定注意轻拿轻放,需用双手端住整个器物,切忌提抓耳、环、梁、把等部位,以免发生人为的损坏。

纪先生还透露,在运送这些文物时也要非常小心,“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要严格控制速度,不能超过80公里/小时,车厢下方还专门安装有气垫用于防震。在卸货时也是全机械操作,避免意外。”

展品代表>>

名称: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年代:商代

保存单位: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downLoad-20180927103533.jpg

1986年的一天,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震惊世界的祭祀坑。坑里埋藏着距今3000年前古蜀文明的最高成就:大量的玉器、金器、青铜器、骨器、象牙、海贝等器物在这里被分层叠放,每一件都堪称国之瑰宝。在这些宝物中,各种类型的人形器尤具特色,反映出古蜀青铜文明独特的文化。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遗址中的重要文物之一,虽然仅二号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就有44件,但戴金面罩的只有4件。

这件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由铜头像和金面罩两部分组成,其中金面罩已经残缺。铜头像为平顶,头发向后梳理,发辫扎束垂于脑后。金面罩系金箔捶碟而成,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并在眼眉处镂空。制作者以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和剂,将面罩贴于头像上。

名称:青铜鸟

年代:晚商至西周

保存单位: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downLoad-20180927103457.jpg

金沙遗址是继广汉三星堆遗址之后在成都平原继起的古蜀人又一大型聚落。从大量遗存和出土文物分析,金沙遗址的年代大约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当公元前1200—前650年),其中以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学术界认为,这里可能是古蜀杜宇王朝的都邑。

在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中都发现了很多青铜鸟。它们有着怎样的寓意呢?这件体型小巧而精致的铜鸟是一个大型青铜器上的构件,它昂首而立,圆眼突出,双翅收束并上翘,尾羽折而下垂,形象生动,与器身连接的足部残断。专家推测原器身可能是图腾柱或神树。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鸟类的喜爱和崇拜从未间断,他们认为鸟类承载着人类美好的希望,是沟通天地的使者。

名称:青铜俎豆夹组合

时代:战国

保存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downLoad-20180927103508.jpg

俎、豆是先秦时期常用的盛食器,也是宗庙祭祀及丧葬场合常用的礼器。2002年,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地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俎豆夹组合。该组合由1俎、8豆、2夹组成。俎整体形似高柄灯形。盘面为圆台形,盘底部挂有五个小钩,盘面中心有大小两道套合内凹大圆芯,外围另分布有内凹的小圆芯四个,俎柱截面为实心十三面体,台状高圈足,足下有三只壶门矮支脚,主要用于承托铜豆。

这套组合情况及器物样式均为目前国内仅见,是巴人上层社会独特的饮食、礼仪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这套俎豆夹组合是巴国上层社会宴享、祭祀时最核心的食器,是最高等级权贵使用的重要礼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高科 许恢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