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板,43岁的于正强也只得选择在国庆假期,来到相隔不远的成都,带上家人,寻一静谧处,怡然自得地呷上一口茶。
早在1995年,于正强就开始了远赴他乡的打工生涯。10年后,因为不忍祖传手艺失去传承,已收获一份高薪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重庆荣昌,开始经营粉条生意,并将这门生意做到国外。
打工仔遇上好时代 从月薪75元到年薪10万
“早在23年前,我就开始离开家乡,到企业打工,第一个月工资才75块钱。”于正强是荣昌区河包镇人,1995年,高中毕业的他,只身来到四川成都,开始了在一家工业企业的打工生涯。
于正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一开始,他在成都这家工业企业当操作工,第一个月的工资才75块钱。但由于踏实肯干、人也灵活,第二个月,他就领到了近800元工资,并从操作工,逐渐转型为模具技术工。
回顾起1995年至2005年这10年间的打工生涯,于正强认为,自己遇上了好的时代,也碰上了好的机会。正是这10年间,除了工作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他还完成了从恋爱到结婚再到生子的人生大事。“到后来走上技术岗位,除了每月几千元的基本工资,加上奖金等项目,年收入已达10万元。”于正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到2005年时,当了10年打工仔的他,已拥有了一份在当时引以为傲的工作和收入。
不忍祖传手艺失传 放弃高薪返乡创业
如果沿着已经走了10年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今时今日的于正强,或许会在成都那家企业走上管理岗位,而河包镇也会少了一名“粉条大王”。而促成这一变化的诱因,正是基于他不想这门世代相传的手工粉条技艺失去传承。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荣昌区河包镇田少而土多,土壤和气候都适宜种植红薯,早在1980年代,当地农民就有用红薯手工打瓢加工成粉条,作为馈赠礼品和食用佳肴的传统。而论及这门手工技艺,更是有着近百年的历史。
“河包手工粉条,爽滑细腻、柔软劲道,还不浑汤,大家都爱吃。”于正强回忆道,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常自制粉条,逢赶场天就挑到市集贩卖。正是依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由于受机械加工粉条的冲击,加之年事已高,2005年,于正强的父母有了退休的念头,不忍眼见祖辈传下的技艺就此失传,于正强决定创办一家手工粉条厂,重振河包粉条产业。随后,他拿出打工10年的积蓄,流转了3亩多土,创办了荣昌区光亮粉条厂。
创新发明湿态鲜粉 他把粉条生意做出国门
众所周知,将粉条制作成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干货”,离不开晾晒这一环节。但这也导致手工粉条制作是一门“看天吃饭”的营生,尤其是冬季,稍不注意,粉条就会发霉变质,造成损失。
除了“看天吃饭”,手工粉条由于工序繁多,产量上不去的问题,也困扰着于正强。
为了解决天气晾晒的问题,于正强和厂里一帮技术人员,来到辽宁、河北、河南、湖北等地,边看边学,向人家讨教如何让粉条在湿润状态下仍可保持新鲜,而不至于霉变。
到2015年,历经两年多的实验研发,开袋即食的湿态鲜粉问世,并深受食客喜爱。
得到市场认可,手工粉条产量上不去的问题如何破解?于正强也颇费心思——制作红薯粉条有6道工序,既要保留制粉、调浆等关键部分的手工工艺,又要设计出搅拌、切丝等工序配套的生产线,两者如何兼得?这时,在模具企业打工10年的老底子建起了奇功,根据手工粉条制作的工序要求,于正强竟然自造出一套模具,经过一年半的设计和修改,这套生产线能够抵得上原先需要近20人才能完成的手工切丝。
“应该说,能够将传统手艺继续传承,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早前10年的打工生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于正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目前,他的两条手工粉条生产线仅一天就可完成10吨粉条制作,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还走出国门,来到东南亚、美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客身边。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