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感怀忠臣,赞美“忠城”!
    04-16 14:17:43 来源:上游新闻

    114b354566c5188dd53a93f406701abf.jpg

    我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县城——忠县。

    “忠”名缘何而来?

    “战国时期,巴蔓子将军以城池为酬,向楚国借兵平乱。事后,他不忍割城归楚,割下自己的头颅献给楚王。这一英勇壮举,感动了巴楚两国。公园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念其‘刎首留城,忠信两全’而赐地名‘忠州’……”

    正在热播的“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之忠县篇:《忠·城》,抚今追昔,述说着“忠县”的源、“忠县”的根。

    1afb47375f90c18b67e95ba98290fc68.png

    从巴渝英雄第一人巴蔓子将军,到三国名将甘宁,再到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一位位忠臣良将征战沙场、以头颅热血铸就了“忠”的精神、“忠”的文化。

    93b6fe0f9302d8685201059d0a357909.png

    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在传承与前行中,投身革命笔耕不辍的《红岩》作者罗广斌、赤胆忠心九死一生的革命家马识途、默默奉献扶助孤寡的全国劳模李淑娥、忠诚为民鞠躬尽瘁的扶贫干部杨骅、不畏艰辛深山支教的退役军人谢彬蓉……优秀的忠县儿女不断涌现,他们用行动、用生命续写着坚毅的“忠”精神,生动的“忠”文化。

    8463078a2e5574e8d362d4c90850de5c.png

    在这里,“忠”,是忠义;“忠”,是忠勇;“忠”,是忠诚;“忠”,是忠孝;“忠”,是忠信。力透纸背的“忠”字,已经融入忠县人的血脉;讲信讲义的“忠文化”,已经熔铸成为忠县人的集体人格。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岁月如歌,忠文化在今天,又绘就了怎样壮阔的城市画卷,绽放出何等独特的城市魅力?

    9d706989912ab1b4fe7f626772441c4d.png

    游览“忠城”、对话“忠臣”、感悟“忠文化”,忠县邀你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忠·城》,赞美“忠城”!

    30357bac87c04ce4e44f6895527c3bf5.png

    6791664663a6fbc90dc47cb06a197041.png

    bc94aecdc7354e1abae252ee8533d72a.png

    上游新闻记者  黄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