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新华社:重庆最后摘帽县战疫观察
03-14 12:48:5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大部分返乡务工者不愁找不到工作,因疫返贫的农民工极少,反而是企业更着急,开出的工资比平时高,但应聘者不多。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还需精准解决物资原料价格上涨、部分特色养殖产业出路不明等问题。

1.jpg

3月10日,居民在重庆市彭水县三义乡莲花村集中安置点的新家门前晒太阳。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

过了农历二月二,大巴山、武陵山深处,阳光渐渐温暖起来,蜿蜒的溪流,绿茵茵的山坡,梯梯坎坎的田地,散发出春的气息。作为重庆最后一批脱贫攻坚“硬骨头”县所在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多大?贫困区县的脱贫攻坚收官战能否顺利完成?不久前,记者来到重庆酉阳、彭水、城口、巫溪四县走城串乡。调查发现,尽管疫情耽误了一些农时,影响了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但当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积极推动务工人员就地转岗,绿色富民产业持续壮大,这四个县近日已顺利脱贫“摘帽”。但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还需精准解决物资原料价格上涨、部分特色养殖产业出路不明等问题。

抢农时 减损失

2.jpg

2月26日,在重庆酉阳县苍岭镇岭口村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山农田里,为“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在采收榨菜原料青菜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收割、分拣、装车,在酉阳县苍岭镇岭口村海拔七八百米的山地里,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的20多位村民正在抓紧抢收榨菜原料青菜头。

贫困户冉翠英也在抢收队伍里。开春以来,她自家收割9000多斤青菜头,加上参与合作社收割每天85元的劳务费,这个月就有4000多元收入。她说:“疫情虽然耽误了些农时,但收入还是有保障。”

走进苍岭镇青弘翔农业公司,负责人惠昌蓉介绍,作为当地的扶贫车间,吸纳了十多名贫困户就业,“2月13日复工后,紧急收购蔬菜,尽量减少村民损失,等收购完就全面恢复生产。”

3.jpg

2月26日,在重庆酉阳县青弘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榨菜腌制池,为“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在给需要腌制的青菜头撒盐。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酉阳是重庆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县委书记陈文森介绍,目前,全县的工农业企业已有序复工复产,今年预计新发展10万亩油茶、5万亩茶叶等特色产业,继续做大文旅、务工经济。

在城口县修齐镇家园村,贫困户张国珍和其他村民在花菇扶贫车间生产线上忙碌。“制作菌棒的工作在半个月前就应该完成,因为疫情不能复工,现在只能加班加点干了。”张国珍说。

花菇是修齐镇主要扶贫产业,2019年全镇共发展花菇菌棒100万袋,带动了全镇9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致富,预计今年实现产值超过1100万元。参与花菇产业的村民除了有工资收入,还有分红。张国珍说:“分红1000元,年终奖1000元,再加上每个月务工的收入2000多元,全年自己通过花菇就赚到了26000多元。”

4.jpg

2月24日,技术人员在城口县修齐镇花菇扶贫产业基地查看菌棒的发酵情况。新华社发(黄伟 摄)

在装满花菇菌棒的温室大棚里,修齐镇绿创香菇种植场负责人陈正兵告诉记者,“虽然物流以及种植花菇的原材料煤炭和木屑都在上涨,今年花菇的点种比以前晚了两周,但是花菇供不应求、价格坚挺,加班加点也能把农时补回来,企业和行业依旧看好。”

巫溪县文峰镇福兴洋公司种植的羊肚菌附加值高,出口供不应求,每年收益的6%供村集体分红。负责人岳忠涛说:“羊肚菌的下种时间是3月和4月,农时还没有完全到,今年还将扩产50亩,收益和分红影响不大。”

酉阳、彭水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口、巫溪位于渝东北秦巴山区。记者了解到,这四个县扶贫产业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吸纳贫困户就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群众增收。

5.jpg

3月10日,在重庆市彭水县三义乡莲花村集中安置点,农户在食用菌产业大棚内采摘羊肚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目前四县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9例,治愈17例,属于疫情中低风险地区。记者在这四县调研看到,当地生产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干部群众正在抢农时、减损失,扶贫产业收益基本稳定,贫困户收入也有保障。

复工返岗 工作不愁

在巫溪县菱角镇桂花村,40岁的村民向国先正在为返回湖南长沙市务工做准备,“单位那边已经催我很久了,之前主要是没有交通工具,现在县里有了专列,我准备尽快回去做工。肯定不会找不到工作,也就是晚点去而已。”

巫溪县人社局局长李世明说,大部分返乡务工者不愁找不到工作,因疫返贫的农民工极少,反而是企业更着急,开出的工资比平时高,但应聘者不多。

巫溪县西安村村民杨光威在湖北荆州建材企业做工,每月有1万多元收入,“现在湖北短期无法回去,对方也打电话通知我会保留岗位。县里给我找工作,但是收入没那边高,等疫情结束了还是会回去。”

6.jpg

3月10日,重庆市彭水县三义乡莲花村集中安置点的农户在新家门前劳作。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劳务收入是这四个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记者采访发现,这四县多数务工人员尚未外出返岗,有些是因为工作单位还没复工,有些是因为交通不便,有些是担心被感染或隔离正等待疫情好转,有些是想留在家乡发展。当地政府针对不同需求,一方面保障务工者外出便利,一方面积极做好就近就业,整体上就业形势平稳。

彭水和酉阳都是劳务输出大县。彭水县全面摸排外出务工者信息,为集中外出返岗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专人专车一站式护送到企业,已累计组织近3万农民工外出返岗。酉阳在帮助务工人员有序返岗的同时,发布县内重点企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近2000个。

酉阳县五福镇高桥村贫困户陈昌会和丈夫此前在厦门务工,因疫情延迟开学,她暂时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让丈夫先返岗,“我本来担心在家待久了影响收入,好在村干部安排我在苗圃务工,既能照顾孩子,每天还有70元的收入。”

7.jpg

在酉阳县五福镇高桥村油茶苗圃基地内,当地村民在进行除草作业(2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城口县就业局局长龚涌介绍,全县已有七分之一的外出务工者返岗,县内安置2000多人,3月底可保障所有务工者顺利外出。

需精准解决三大难题

尽管疫情对这四个县脱贫攻坚直接影响有限,但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疫情冲击工业生产、物流运输,进而对物资供应、扶贫产业发展带来的间接影响仍不可忽视。

首先是短期交通不畅、原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

城口县嵘彬农业公司负责人敖长龙说,香菇种植原料煤炭和木屑每吨上涨了50元,运输成本涨幅较大,带来香菇价格上涨。酉阳县三合牧业是当地畜禽饲料保供单位,总经理王庭富说因交通受限,玉米、麦麸等原料大幅上涨,每月成本增加了10万元。

其次是贫困区县的一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面临资金占用、利润缩减的压力不小。

8.jpg

在重庆市巫溪县鸿驰鞋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作人员将准备出口的成品鞋装车(2月22日摄)。新华社发(黄伟 摄)

酉阳县生活物资保供企业金圣达公司,吸纳了不少当地贫困户就业,负责人鲁景奇说,疫情发生前期,为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企业储备了大量生活必需品,进价、物流、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但米面油等售价不涨,企业资金成本增加。尽管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但在疫情防控中,享受金融优惠利率需要层层上报到国家相关部门,目前只有大型企业享受到,“作为中小企业,我们希望国家的好政策不要‘迟到早退’。”

另外,记者走访发现,在四个县的一些乡镇扶贫项目中,有一些大鲵、青蛙等特种养殖业,在“禁食野味”政策下,这些动物及其制品能否继续养殖、利用还不明确。

基层受访干部、企业建议,应针对基层扶贫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加强研判,加快疏解交通梗阻,减少审批环节让优惠政策有效落地,同时细化“禁食野味”法规以防止特种养殖业被“一刀切”关停。

新华社记者 李勇 王金涛 张桂林 周凯 伍鲲鹏

原标题:重庆最后摘帽县战疫观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