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綦江区綦河流域发生了自1940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出现历史以来首次全线红色预警。面对这场有史以来的最大洪水,綦江区是如何做到“零死亡”的?
今天(7月30日),在重庆市2020年高温汛期自然灾害救援救助新闻发布会上,綦江区政府副区长蒋华江表示,今年以来,綦江区已连续发生10次暴雨洪灾,其中超警戒水位5次,超保证水位2次,17.9万人次受灾。面对历史罕见暴雨洪灾,綦江区委、区政府快速反应,精准施策,打好抗洪抢险救援硬仗,实现无一群众死亡。
在抓好预警预防上,6月初,綦江区对汛期排查、会商研判、应急值守等工作进行强化安排部署,对塘堰库、地灾点“两个关键”和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特别关注。6月19日起,全区各级进入临战状态,依托綦江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5个部门预警分中心和21个街镇预警工作站形成的全覆盖预警工作体系,全覆盖、多轮次的发布传播“强降雨天气预警信息”和应急避险知识。6月22日及时启动城区Ⅱ级响应,及时发出预警,为群众疏散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其中,南州小学仅用38分钟完成全校2557名师生安全撤离,被央广时评誉为“教科书式撤离”。
此外,依托专业救援队伍。蒋华江介绍,该区防汛指挥部在分析灾情、险情后,科学部署救援力量,全区共出动应急救援力量2329余人次,调集冲锋舟6艘、橡皮艇10艘、车辆30台、大型工程机械43台投入抢险救援,连续作战30多小时,解救遇险人员727人次。
“我们与綦河上游贵州省桐梓县和南川区、江津区、万盛经开区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蒋华江说,“6·22”暴雨洪灾发生后,相关区县及时互通情况。
比如,7月1日,贵州桐梓县通报,有7个罐体被冲入綦河上游松坎河,可能会对綦江区沿河流域桥梁、闸坝、房屋等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确保有效处置,应急救援专家现场指导,市、区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连夜在赶水镇赵通坝设置拦截网,并调动应急队伍沿河设置4道拦截防线,确保安全。
此外,国家应急管理部先后派出8名专家到綦江指导,市应急、水利、气象、交通等10余个市级部门也第一时间派遣30多名专家赶赴现场指导,他们与全区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如“棒棒”王定国徒步3小时敲锣警示等感人事迹,干群齐心,同舟共济,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