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里的山城古道上,从开埠到重庆解放,从吊脚楼到西洋古建筑……浓缩着重庆近代史的精华。
8月14日,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在南滨路文化产业园“每个人艺术馆”举行。到今年10月,双方将联手在这三公里的古道上,向世界游客们展示重庆近代史里浓墨重彩的辉煌历程。
△8月14日,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在南滨路文化产业园“每个人艺术馆”举行。
三公里古道浓缩重庆近代史精华
顺着南滨路背后的古道一路行来,一部重庆近代史的实物“图书”缓缓在人们面前翻开。
在这条源起南滨路烟雨公园,绵延到《挺进报》旧址的古道上,密布着包括立德乐洋行、蒲兰田公馆、龙门浩老街、米市老街、卜内门洋行、安达森洋行、《挺进报》旧址等见证了重庆开埠、抗战、解放各个历史阶段的一座座老建筑。
“南滨路不仅拥有着2/3的重庆开埠史老建筑,这里还有见证了抗战烽烟的安达森洋行和重庆解放的《挺进报》旧址。可以说,在我们首期联手推出的这3公里步道上,游客可以在一边欣赏老重庆风貌的同时,一边了解重庆的人文历史风情。”南滨路管委会副主任王岗说。
△志愿者讲解南滨路老建筑。
如何让世界游客们能更加了解这些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南滨路管委会联手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用志愿讲解和讲座论坛的方式,让文物建筑“开口说话”。
王岗说,项目将定期在南滨路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地标项目,至今已在南岸区开展南滨路公益导览、城市定向跑、文物巡查、文物保护课堂进南岸区罗家坝、汇雅社区青少年之家, 为南滨路设计开发了党建导览线路等。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王岗说,该项目旨在让市民更加深入了解重庆历史、重庆文物、重庆文化,从而带动市民人人关心历史、关爱文物、关注文化,燃起市民对重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自豪感。
△志愿者讲解南滨路老建筑。
双方将联手完善南滨路历史文化地标GPS点位
王岗说,除了为游客们讲述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之外,双方还将通过该项目不断完善历史文化地标GPS点位、成立文物巡查志愿者、“重庆历史文化地标游”公益导览、梳理文化路线、青少年文化保育等方式持续推进。
“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的历史遗迹和老建筑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每次当我给身边的朋友和他们的孩子,介绍他们家附近的历史建筑故事,他们都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有的家庭也开启了探寻身边老建筑的行动。”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王女士表示,这让她深深感受到,其实大家并不了解生活的这片土地。作为文保志愿者,自己有义务让大家,特别是未来城市的主人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大家共同生活的城市。
除此之外,这一支志愿服务队伍还曾与故宫博物院新媒体等团队共同获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文物局)第九届“薪火相传——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杰出团队”,旨在表彰在文化遗产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的全国性评选活动,在国内颇具影响力。
王岗表示,更多的“参与、保护、传承、创新”是每一个南滨路人和志愿者们用行动坚守的事,希望可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一起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一起打造山水之城会客厅,一起描绘重庆的人文历史风景眼。
新闻多一点 >>
南滨路烟雨公园:
重庆“古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独占四景,分别是黄葛晚渡、海棠烟雨、字水宵灯、龙门浩月。其中“海棠烟雨”得名于一条名叫“海棠”的溪流,溪流发源于南山、一路崎岖汇入长江入江口、便是如今海棠烟雨公园所在地。
立德乐洋行:
1898年3月,立德乐带领“利川”号蒸汽轮船出现在了朝天门码头,这是第一艘试航川江、开进重庆的轮船。立德乐之后,外国商船、军舰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重庆。重庆航运业和城市近代化历程从此开始。
蒲兰田公馆:
英国航海家蒲兰田从小痴迷航运,来到三峡后,他在峡江住了下来,和当地的船工一起生活、航行,研究三峡航道的规律。后来促使四川绅商和官府成立了川江轮船航运公司,成为第一家在长江上游提供正常往返的商业轮船运输业务的轮船公司。
龙门浩老街:
龙门浩,因水中有二巨石,各大书楷体“龙门”二字而得名。二石横江壁立,狭窄得仅容一舟渡过,若千帆竞来,唯勇胜者可入,故有游鱼化龙之龙门神功之叹。巴人称小港为浩,浩在龙门回水之处。龙门浩的街名便由此而来。
米市老街:
米市街曾经是南岸古道之一,从长江上岸,经米市街可以通往当时的巴县迎龙场和南川一带。民国时期,巴县长生、老厂、黄桷垭一带的米商在此贩卖大米,逐步形成集市和街区,米市街因此而得名。米市街合记堆店,是民国时期米商们堆放大米的地方。门口有两座石狮,是重庆开埠时期商业仓储建筑的重要实物之一。
卜内门洋行:
1915年,卜内门公司在南滨路开办洋行,经营各色染料,占据四川以至大西南15%的市场份额,是当时重庆最为著名的洋行之一。
安达森洋行:
瑞典人安达森创建,始建于1890年重庆开埠初期。曾经这里是故宫文物的“临时避难所”。1938年5月,故宫文物沿长江运到重庆后,被分为三处保藏,第一处是川康银行,第二处是南岸王家沱吉时洋行仓库,地三处就是安达森洋行。
《挺进报》旧址:
这一幢青砖小楼当年曾是中粮公司机器厂的修配车间,楼上住着陈然一家人,楼下车间有七八个工人。陈然是该车间的管理员,平时全靠他在外接点机修业务,维持大家的生活。而让工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陈先生干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挺进报》的编、刻、印工作都在这里进行,刻版工作在白天,印刷工作则是在晚上秘密进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