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重庆,是川中第一大城。有人或许有疑问,三国时的蜀国为什么不定都重庆呢?而且不光蜀汉政权,后来两晋十六国的成汉、谯蜀政权,五代十国的前蜀、后蜀政权,都以成都为都城。偏安川蜀的政权中以重庆为都的,只有元末明初明玉珍建立的明夏政权。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由重庆的发展历程讲起。
从古巴国到白帝城
重庆地区最早开始发展,要追溯到古巴国的时代。巴国虽然据说在夏商时代就已存在,但一开始位于汉水上游,在战国初期因楚国的挤压,才不得不迁移到巫山地区。西迁之后,巴国相继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利用当地充裕的盐泉资源,开发盐业发展经济,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发展。
迁徙路线秦国灭巴之后,筑巴郡城(江州城),位置在今重庆江北区一带,作为巴郡的郡治。从秦到两汉,巴郡范围虽有一定变化,但与今天的重庆直辖市重合度颇高,可以说,巴郡奠定了当代重庆的基础。
巴郡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带,自西向东主要有华蓥山、铜锣山(南山)、明月山、铁锋山、黄草山、挖断山、观面山、精华山、方斗山等多条山脉;西南则为华蓥山南延的巴岳山、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等支脉。虽然大量的河谷使得这一区域水资源充沛,但群山密布终究对农业产生了限制,许多耕地以梯田或坝子的形式存在。在农业条件上,巴地比不上开阔平坦的成都平原。
西汉人口巅峰时代,成都平原的蜀郡有124.5万口,巴郡则有70.8万口,两者尚有很大差距。但到了东汉,巴郡人口多达108.6万,而蜀郡则为135万,两者差距已经不大了。
除了东汉的巴郡比西汉增置了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地域更广阔之外,入东汉之后,显然以江州(重庆)为郡治的巴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莽末期到东汉初期,公孙述据蜀十二年并称帝,自号白帝,这个帝号就是来自重庆。公孙述为了强化四川盆地东缘的防御,并伺机东出经略荆州,在重庆奉节县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该山也被称为白帝山。
△今天的白帝山
虽然公孙述的成家政权仍以成都为都城,但公孙述对于重庆的重视,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公孙述派遣田戎与将军任满出江关(今夔门南岸),下临沮、夷陵间,虽然攻取荆州诸郡的计划失败,但大量物资由江州通过白帝城进行转运,无疑促进了当地的繁荣。
东汉王朝继承了公孙氏政权对于重庆的经营,汉和帝(89-105年)时,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于巴郡,江州沟通荆益的枢纽地位进一步被强化。因此,东汉的巴郡比西汉时期的更为繁盛。
蜀汉的江州
即使如此,到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时,江州的繁荣程度仍是无法与成都匹敌的。但这并不是刘备政权不定都重庆的根本原因。东汉时,荆州的郡治甚至设置在当时发展程度较低的汉寿县(武陵郡辖,今常德市汉寿县),这是东汉王朝出于发展湖南地区以及控制岭南和交趾的需要。显然,政治军事上的需求才是决定政治中心位置的根本。
从刘璋时代到蜀汉初期,巴郡被一分为四:巴西郡、巴郡、巴东郡、涪陵郡。其中江州位于巴郡,而白帝城所在的永安为巴东郡郡治。
△巴郡
章武元年(221)四月,刘备称帝成都,七月即移驻巴东郡(今奉节)伐吴,章武二年(222)六月,败于东吴军;章武三年(223)二月,丞相诸葛亮从成都前往白帝城,辅助刘备军务,四月,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也就是说,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白帝城正是蜀汉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所在。
△电视剧《三国》中的刘备
刘备征吴失败之后,蜀汉进入了一段军事衰弱期。公元226(建兴四年),中都护李严在江州更造大城,“周回十六里……造苍龙(东)、白虎(西)门”。秦汉的江州位于嘉陵江以北,现在的重庆江北区。而李严所筑大城则位于当代的渝中区下半城。这是考虑到东吴可能来犯,将城池修筑在渝中半岛更有利于防御。李严还希望“穿城后山,自汶江(长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为州(洲)”,将渝中半岛彻底变成一个江中岛。但这些都被诸葛亮否决了。
诸葛亮与李严并不和睦。李严曾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此前又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这是想要和诸葛亮瓜分蜀汉政权的表现。而以诸葛亮对于刘备父子的忠诚,当然不可能答应。否决李严以江州为岛的计划,也是担心李严以大城为基础割据。随后不久,诸葛亮就调走李严到汉中,以其子李丰接替江州防务。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中的李严,他也是刘备重要的托孤大臣之一
从李严修筑江州大城开始,江州进入了嘉陵江南北两城同时存在的双城时期,分为南北两府城。相比起来,南城不但有利于防守,还具有水运优势,因此重要性逐步超越北城,渝中区成为后世重庆的中心。
那么,既然江州和白帝城对于蜀汉政权如此重要,蜀汉为何依然以成都为都城,而非江州或白帝城中的某一个呢?
关羽丢失荆州后,江州和白帝城位于蜀汉东境之上,其意义在于屏护东疆。然而,蜀汉和东吴虽有猜忌龃龉,在三国时代还是以合作抗魏为主的。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失掉荆州后被捉
江州和白帝城通过嘉陵江和长江的水运,利于益州和荆州之间的交通。但是蜀汉最主要的用兵方向,仍是从汉中出兵,北伐关中陇右。从成都平原转运物资到汉中,金牛道相对开阔易行。而从巴郡沿米仓道入汉中,不但需要逆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而上,沿途还多湍流险阻、崇山峻岭。
显然,定都于成都,符合蜀汉政权北伐曹魏的需求。当然,当时成都平原的富庶与人口稠密、粮食充裕,也适合作为整个蜀地的中心来对蜀地建立统治。这是蜀汉政权立国的客观需要。
白帝城的兴盛
从晋代开始,白帝城的地位一度超过了江州。晋之巴东郡(今奉节)“以盐立国”,繁盛一时,人口户数约为同时期巴郡(今重庆)两倍。
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巴东郡(今奉节)白帝城置三巴校尉,兼巴东(郡)太守,辖“巴东郡、巴西郡、巴郡、梓潼郡、建平郡”五郡。齐高帝建元二年(480),三巴校尉府改巴州(今奉节),辖“巴东郡、巴郡、建平郡、涪陵郡”四郡。
萧梁普通五年(524),又改为信州(今奉节),北周始置信州(今奉节)总管府,辖七州。大象二年(580),原益州(今成都)总管府辖区的“新州(今三台)、遂州(今遂宁)、普州(今安岳)、合州(今合川)、泸州(今泸州)、戎州(今宜宾)”,划归信州(今奉节)总管府,致信州(今奉节)总管府辖区扩大到十三州。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奉节的地位要高于现在的重庆市区,并成为整个巴地的核心。从农业条件上说,奉节远不及重庆。那么奉节的繁盛,实是源于盐矿资源更加充裕,以及其更加密迩于荆益交界的位置,在某一时间段内更利于作为枢纽。
△今天的奉节,还留有当时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
也就是说,无论是江州抑或白帝城,在这段时间内其基础都在于商贸与运输,而农业基础仍是薄弱的。从唐朝开始,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重庆市周边丘陵地带也得到有效的耕地开发,重庆的地位才又反超处于巫山当中,地形逼仄的奉节。
定都重庆的明夏政权
不过,封建社会终究是以农为本,而农业条件上重庆是无法与成都平原匹敌的。南宋末年,蒙古人破坏了大部分蜀地,南宋以残存的川东山城体系抵抗数十年,重庆为中心的巴地战略地位再次提升,人口也因大量难民涌入而上升。
由于元朝治理不善,成都平原的人口在元代百年都没有得到有效恢复。所以明玉珍立国蜀中,才以重庆为都城,但这也有其战略考量。
明夏政权虽然也有北进的意图,但仅以拿下汉中为限,却对于东南方向的经略颇为热衷。明玉珍很重视对于贵州的经营,并曾以此为基础发兵云南,败于云南梁王与大理段氏总管的联军。
明玉珍,大夏国开国皇帝
由重庆经略贵州、云南,显然较成都更为接近。明夏政权的扩张方向,使得其选择了重庆作为都城,这也是其政治军事上的需要所致。
后来国民政府以重庆为陪都,亦是抵御从东面而来的日寇侵略的军事需要。后来石牌保卫战时,从重庆转运人员物资显然比远由成都而来要便捷。
△石牌保卫战前的军人动员
小结
蜀汉政权虽以成都为都城,但其统治期间,今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的江州和白帝城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与发展,这虽有经济上的因素,却也和蜀吴之间的合作与对抗紧密挂钩。
我们在探究城市发展的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地缘因素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也要考虑政治军事造成的影响。
原标题:古代巴蜀地区的政权,为何都不在重庆定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