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万盛经开区石林镇两河村,志愿者与村民一起在荒山上种下万余株栀子树苗。
3月9日,沙坪坝区中梁镇庆丰山村桃子林矿坑,300多名机关干部、群众植下1200多株树苗。
3月5日,綦江区通惠街道,200余名干部职工合力栽下苗木1000余株。
重庆日报消息,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今年我市正式启动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全年拟营造林30万亩。入春以来,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结合春季义务植树,加快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进一步扮靓了长江“母亲河”。
森林提质 打造峡谷景观
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过程中,我市在大小三峡、乌江、嘉陵江等峡谷地区,通过加强峡谷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挖掘独特气候资源,修复“三峡红叶”和“乌江画廊”等森林生态,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在局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发展脆李、脐橙等特色经果林,助农增收。
入春后的长江两岸,春花绽放,新芽萌发。
3月11日,巫山县曲尺乡朝阳村,该县林业局造林工人李永明和同事们挥锄种植红枫。他们将一棵棵高约1.5米的树苗放进事先挖好的坑中,再填土、踩实、浇水——植树虽然累,但李永明快乐地念着“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干活也更轻快。
这是一片约40度的荒坡地,位于小三峡核心地带,往年入秋后荒草就会枯败。在这里植上红枫后,红叶会衬着碧绿的江水,更显明艳动人。
近年来,巫山县大力打造“巫山红叶”景观品牌,新(改)造红叶景观林12万余亩,共栽植黄栌、乌桕、枫香、红枫等红叶树2000余万株,全县红叶林总面积达15万亩,让一棵棵普通的乡土彩叶树,变成一片片点缀壮美三峡的景观树。
今年义务植树节,巫山县以打造巫山红叶生态景观、峡江森林生态景观为着力点,大力提升长江两岸森林质量,壮大森林生态旅游,预计今年全年将新(改)造红叶景观林1000余亩。
涪陵区白涛街道,有“千里乌江第一镇”之称,是乌江上的重要门户。3月11日,白涛街道小田溪村村民周文化在江边挥揪种植紫薇。“过去这里石漠化很严重,有不少裸露的石灰岩,让我们很头痛。”白涛街道小田溪村村民周文华说,这样的石头地远处看去白花花的,也不能种植粮食,像是大地留下的“疤痕”。
为了改善石漠化状况,打造乌江峡谷景观生态屏障,今年,涪陵区通过种植李子、紫薇等耐瘠薄的树种修复生态,营造林相、季相变化,为百里乌江添彩。
涪陵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科有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涪陵区就将营造景观林500亩,让乌江再添一景。
种植经果林 助推乡村振兴
除了峡谷地区外,在长江及嘉陵江、涪江等干支流两岸丘陵低山地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布局柑橘、笋竹、荔枝、龙眼等特色生态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建设森林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
3月4日,云阳县凤鸣镇里市小学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一起,上了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植树。
四年级的吴雨琏和妈妈王琴一起,合力植下一棵柏树。今年,是里市小学第三年举办“小手拉大手我为祖国种十棵树”活动。山坡上的1000多棵柏树、500多棵楠木让曾经的荒坡一年比一年更绿。
从2019年起,云阳县便号召全县人民积极参加“我为祖国种10棵树”义务植树活动。今年,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云阳县进一步深化“我为祖国植10棵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利用城市坡坎崖、边角地和农村零星空地等见缝插绿,通过栽种果树、景观树等,推动乡村旅游、乡村林业产业发展。截至2月底,该县已有10万余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15万株。
3月10日,合川区隆兴镇峨眉村连片的油橄榄正在打着簇簇花苞。村合作社社长陈少贵看得眉开眼笑。隆兴镇是合川区传统农业大镇。由于传统农业效益比较低,镇内以龙多山台地为中心的坡地不断闲置。后来镇里将油橄榄作为主打产业,逐渐形成了集橄榄树种植、橄榄果加工、橄榄油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今年,合川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在义务植树过程中,栽种经果林。合川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在“三江六岸”实施营造林工程20多万亩。这些林木中,大多是像油橄榄这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树种,在形成生态屏障同时,也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
打造城周屏障 共享高品质生活
在中心城区和沿江重点城(集镇)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将以城市品质提升、污染防控治理和城乡生态修复为主,开展城镇及各类园区绿化、零星间隙地植树和林相提升改造,建设江河岸线近绿亲水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沿江(河)生态绿化品质和生态屏障功能水平。
3月11日上午,江津区鼎山街道在长江边上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鼎山街道地处江津城区,义务植树的区域,是江津不断延伸的滨江绿带的一部分,也是江津城区的生态屏障。
“我们江津的滨江公园又保护了长江,又美化了城市,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休闲场地,真是一举三得!”在江津城区新滨江公园一丛白色樱花树下打太极拳的李素芬说。今年76岁的李素芬,在天气晴好的早晨总会与几个拳友约着一起来锻炼、赏花,远眺长江对岸的滨江绿带。
与此同时,今年该区长江沿线14个镇街还将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城镇生态屏障和产业带:石蟆镇东溪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优质高效的荔枝、龙眼近700亩;油溪镇盘古村在公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桂花、玉兰、紫薇、红梅等木本花卉5600余株,扮靓环境同时,减少水土流失。
3月8日,在濛濛春雨中,150余株桃花、桂花被50名志愿者定植在沙坪坝区歌乐山街道歌乐村的荒坡上。
歌乐村位于四山肺叶之一的歌乐山槽谷地带。十多年前,该村还靠采石场吃“资源饭”维生。随着重庆对“四山”保护力度加大,歌乐村也在村支书陈刚的带领下,开始转行发展生态旅游。2012年“颐麓欢歌”生态园在歌乐村动工,2015年营业后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花、休闲。周边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颐麓欢歌”生态园也由过去的一两百亩扩大到400多亩。
作为城市周边的绿色生态屏障,今年,沙坪坝区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继续提质改造城周生态屏障。“近年来,我们街道的变化再次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述华说,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歌乐山成为中心城区推窗可见的一片连绵绿色,让市民能共享高品质宜居生活。
原标题:“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如火如荼 春风十里植新绿 共护碧水向东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