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7岁男孩反复便血一年查不出病因 一粒“小胶囊”帮了大忙
03-25 13:38:5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终于查明孩子这一年反复便血的原因了。”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7岁男孩昊昊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考虑美克尔憩室,后经腹腔镜手术证实,回肠远端见长约5cm、直径2cm的美克尔憩室,后经手术成功切除憩室。

“一年前,孩子便开始出现暗红色果酱样的血便,说没有哪里痛,只是贫血、头晕、没精神。”昊昊的妈妈张女士说,但是此前孩子在院外进行胃镜、结肠镜、99mTc核素扫描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孩子每次住院便血症状缓解后,便出院回家观察了。“没想到最近再次出现了便血,还引起了中重度贫血。”

“孩子应该是小肠部位的出血,急需查明小肠出血的原因。”消化内科主任李中跃教授说,由于经胃镜、结肠镜评估未发现确切出血灶,则需探查“小肠”。肠道准备完毕后,经口吞服胶囊内镜提示近回肠末端双腔征,周围粘膜充血、肿胀,可见陈旧性出血斑,考虑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即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儿童青少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处于胃和大肠中间的小肠,一直是消化内镜检查的‘盲区’和‘难区’。”李中跃解释,小肠是一段最长的消化道,且小肠疾病起病隐匿,病变部位深。食管和胃的病变可以通过胃镜进行检查,结直肠的病变可以通过结肠镜进行检查,小肠镜检查操作难度大。当胃镜和结肠镜“无能为力”时,胶囊内镜则能轻易到达“盲区”,对小肠进行一番“探查”。 

胶囊内镜,顾名思义,因其形似胶囊而得名。李中跃介绍,清洁肠道后,患儿仅需佩戴一条传感器腰带和一个数据记录仪,经口吞服或经胃镜送入一枚大小长约2.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胶囊”,胶囊自带的缩微彩色摄像机,以每秒拍摄2—6张照片的速度记录消化道粘膜情况,并将图像实时传送至数据记录仪,过程持续约12—18小时。

“像昊昊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适应症之一。而昊昊也仅是我们诸多诊断明确的小肠出血患者之一”。李中跃说。

“胶囊最后能自行排出吗?”这是李中跃在临床中遇到的家长最多的疑问。对此,李中跃让家长放心,专业评估后进行的胶囊内镜检查是相对安全的,胶囊一般在72小时内自行排出体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张梦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