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成一道闪电,一定要脱单,升职加薪,早睡早起保住发际线……
岁末年初,朋友圈会出现一种现象:很多人会借此机会制定新一年的目标,立下Flag(大旗)。你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员?不过仔细想一下,有些Flag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把去年没有完成、已经倒掉的Flag又立起来了?
曾有媒体调查发现:一般年初立的Flag,如果没有特别的毅力,超过半数的网友坚持不到3个月就会倒掉。年初的信誓旦旦,一不留神就变成过眼烟云。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新年Flag为什么从来完不成?
不要把“改变心情”当成“改变自我”。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错误愿望综合征”,就是试图通过为自己定制新的目标,也就是立Flag,使得之前的自责、遗憾和懊恼等情绪得到救赎和悔过。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在1926年提出过心理替代作用的概念:大脑会把你说的,当成你做的。立下Flag并在公众场合表达出来,虽然有满满的仪式感,但语言也会给心理造成错觉,产生一种已经完成了的愉悦感,不知不觉之中把“制定目标”和“完成目标”画上等号,导致动力大大减少,“浅尝辄止”最终让Flag轰然倒下。
愿望不等于目标,目标需要拆解。
愿望是欲望的驱使,而目标需要在愿望的基础上,制定出实现的路径,并做出相应的拆解和量化,然后找出“关键动作”。比如,“2022年我要减肥”这个口号只停留在愿望的阶段。全年究竟要减多少?每周甚至每天的减肥安排是什么?如果临时有事没有时间完成计划,该如何补救?“关键动作”是跑步还是瑜伽?有了量化和拆解目标的意识,才能让目标管理更加高效。很多人只停留在陈述愿望的阶段,“三分钟热度”之后,就无从下手了。这是价值的本末倒置,更会让Flag短期内就倒掉了。
放下心理包袱,不追求“完美主义”。
完美是个褒义词,但“完美主义”包含一定负面效应。从下定决心到制定计划,再到完成蜕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社会行为学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摇摆是正常现象。追求“完美主义”会因为担心失败而导致拖延和无限自我否定。在实现Flag的过程中,要放下心理包袱,即使偶尔几次没能按计划做到,也不要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成果,而应继续坚持,把每天的“战术动作”做到位。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下去总会有惊喜。
希望在2022年,每个人的Flag都能屹立不倒,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雷嚯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