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读本书过五一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4月期发布
04-28 08:53:49 来源:上游新闻

2018年 4 月 | 第 33 期

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

[奥地利] 让·埃默里 著

杨小刚 译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奥斯维辛幸存者、“大屠杀亚文化中的圣人”让·埃默里在书中化身为普鲁斯特、波伏娃、萨特、他自己,以及每一个老去之人,重现了变老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我们如何在衰老时与社会和自我达成和解,又如何在生命的尽头奋力一击。

三辉图书

不只中国木建筑

赵广超 著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很享受的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然而又不只是讲中国传统木建筑,更是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艺术。

作者从“家”开始,述说中国人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把你带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接着是伐木、文字 、高台、标准、结构、斗栱……四合院 、风水、园林、装饰等篇章,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甚至诗意隽永的语言,借着建筑与中外文化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娓娓道来。

中华书局1912

创造日本:1853—1964

[荷] 伊恩·布鲁玛 著

倪韬 译

从1853年黑船驶入江户湾,到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日本转型成为现代国家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本书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古代世界:追寻西方文明之源

[英]理查德·迈尔斯 著

金国 译

上古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城市的出现,铁器的发明,希腊的崛起,王者的归来,共和的力量,人性的凸显……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古代文明的简史,理查德·迈尔斯透过考古挖掘和史料爬梳,试图穿越到那个遥远的过去,带领读者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已被BBC拍摄为六集同名纪录片。

甲骨文

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

[美]范岱克(Paul A. Van Dyke)  著

江滢河 / 黄超 译

清代的大部分时间,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本书利用极为丰富的多语种资料,重建了广州贸易在18~19世纪上半叶的日常运作。它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专注于实践和程序,而不是官方政策和协议,重新审视了贸易的成功和失败。作者揭开了所有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从引水、买办、通事,到大班、行商和海关官员。本书最后对广州贸易体制的反思极为深刻。全书论证透彻严密,翻译语言精练流畅,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

社科文献

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第7版)

 [美]约翰·马克·法拉格(John Mack Faragher)等 著

王晨 等 译

《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将宏观历史场面与微观历史事件相结合,描述了美国如何将不同区域的多样性社群打造成统一的国家。尽管美国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族群,但它们都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也正是这些社群合众存异的结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D:sassp021

怀旧的乌托邦

[英] 齐格蒙特•鲍曼 著

姚伟 译

该书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去世前不久完成的著作。鲍曼在书中指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到过去,进入一个怀旧的时代。但是,要回到哪种过去?鲍曼对那些选择进行了剖析和批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龙廷洋大臣:

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

[英] 查尔斯·德雷格(Charles H. Drage) 著

潘一宁 戴宁 译

晚清的中国海关着实奇怪,隶属清廷,却由英国人掌控,高管几乎全是欧洲雇员。这些人名义上是中国的洋大臣,而包腊就是这一千多号洋大臣中的佼佼者,是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臂膀;其子包罗则是赫德继任者安格联的心腹,常年代理税务司职责。

通过大量中国海关文献、家族档案和口述资料等史料,英国学者查尔斯·德雷格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包腊、包罗效力中国海关的故事。1863~1923年,包腊父子先后加入中国海关,切身经历了随斌椿出访欧洲、率中国使团首次参加世博会、见证中英联合舰队的组建、训练中国军队、抵抗日俄吞并中国、辛亥革命与帝制复辟等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通过包腊与包罗的生平经历,中国海关洋员群体,以及当时的政治、外交和沿海通商口岸的社会变迁跃然纸上。

新民说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英]彼得·格林 著

詹瑜松 译

本书是众多亚历山大传记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彼得·格林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亚历山大学术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一方面对传统史料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用和甄别,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在书中,他拨开了围绕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诸多迷雾,让读者得以窥视这位世界征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刻画了一位集军事天才、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于一身的人物。彼得·格林曾在雅典教学多年,十分熟悉希腊的地理状况,多年翻译古希腊诗歌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出色的文学素养,因此,前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风貌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后浪

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

罗伯特·谢尔顿 著

滕继萌 译

《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是公认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复兴新闻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不仅深得传主迪伦的认可,同时也颇受美国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的青睐。2005年斯科塞斯执导的同名传记片《迷途家园:鲍勃·迪伦传》就是以此书为蓝本拍摄而成。本书在众多的迪伦传记作品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重庆大学出版社

民族认同

[英]安东尼·D. 史密斯 著

王娟 译


本书是民族问题跨学科研究代表安东尼·D. 史密斯的经典之作,从“身份认同”视角的出发,连接起了“民族”这一概念的集体性历史—政治维度与个体性心理维度,并提出“公民的”和“族裔的”两种民族模型,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民族问题研究的范围与方向。

译林出版社

聂鲁达传:生命的热情

[英]亚当·费恩斯坦 著

杨震 译

很少有诺贝尔奖得主能像巴勃罗·聂鲁达这样持久地大受欢迎。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在政治和情感两方面都是如此。在这第一本权威的传记中,亚当·费恩斯坦采访了聂鲁达最为亲近的朋友、熟人和亲人,吸收了新近发现的档案资料。通过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和合理运用,作者揭示了驱使聂鲁达前进的各种动力,精彩地呈现了这位二十世纪偶像人物的一生。

启真馆图书

破碎的镜子: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

[美]凯瑟琳·菲利普斯 著

周艺新 译

本书是国内首部专门讲述“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的科学著作。作者是研究躯体变形障碍的权威和先驱,她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对停不下来的整容、美体、“永远觉得自己存在各种外貌缺陷”等现象提供了一种病理学的解释,为患者及其家人、朋友在如何处理这种现象提供了详细的建议。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

何柔宛(Karen Ho)著

翟宇航等 译

获美国文化人类学学会2010年格雷戈里·贝特森图书奖荣誉奖。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在投行工作过的Karen访谈了华尔街的投行从业人员,通过将投资银行家的价值行动与市场建设和美国公司重组联系起来,《清算》一书揭示了华尔街特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常常被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胜利解读所遮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日]唐纳德·金 著

 孙建军 译

本书勾勒了1720-1830年间,西学在日本的发展与实践。彼时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锁国,拼命探索来自国外的新知识。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的话,那么,从1868年回溯到1720年的近150年,则可以说是酝酿这场近代化的漫长的准备期。

江苏人民出版社

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上下卷)

[日]和田春树 著  

 易爱华 张剑 译



上卷详解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东北亚背景;下卷所有篇幅用于开战前一年的叙述,最后一章再现开战一个月的每一天。作者视甲午中日战争为“朝鲜战争”的开始,看准其延长线上有日俄战争,远的也把20世纪后半收入其视野。上卷为“起源”,下卷为“开战”。在这一特异构成中可看出作者主要的着眼点,因为在日本为对抗俄国向远东地区扩张而不得不开战之说根深蒂固;通过上下卷的叙述,作者完全颠覆了这一普遍论调。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王汎森 著

本书是王汎森教授研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新作。他认为,思想与生活相与交织,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思想光谱浓淡不一,思想史研究应致力于刻画历史的复杂性。王汎森教授以此思路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气质、人生态度,灵活调用思想、学术、生活、政治诸种材料,解读从“新民”到“新人”的变化、“主义”的兴起、近代思想中的“未来”、“人的消失”等新鲜议题,呈现出近代中国大变动之中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

北大博雅

苏轼与朱熹

张毅 著

《苏轼与朱熹》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种眼光、另外一种笔调审视、描画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学说、著作、经历和政绩,而很少对他们的心态做认真的分析和描述。这种缺陷无疑给历史文化留下了一行空白。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张毅教授在这本书里探索了文人苏轼与儒者朱熹的处事方法和行动准则!让我们可以在在美图、诗词与文章的环绕下,感受文人的自由奔放和儒者的清高脱俗!

斯坦威图书

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美]劳伦斯·斯通 著

舒丽萍 译

作为以跨学科方法研究重大历史问题的典范之作,本书对英国近代革命的起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涵括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政府政策等结构性因素,也包括当事者的个人选择等事态性因素。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都值得国内历史学者借鉴。

新史学1902

长乐路

[美]史明智 著

王笑月 译

一家花店、一块三明治、一份投资合同,一座城市中的梦想。一盒信、一个户口、一封动迁通知,一条街道里的中国。长乐路长约3.2公里。在地图上,长乐路是一段很短的波浪线,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中国极少有这般绿树成荫的街道。19世纪中叶,当欧美国家瓜分这座城市、划界而治时,法国人在租界里种下了这些梧桐。将近一个世纪后,法国人走了,树留了下来。日本人曾轰炸并占领过上海一段时间,但最终他们也从这座城市撤离,梧桐完好无损。随后,共产党来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很多人英年早逝。这些树依旧傲然挺立,而这条路见证了这一切。

上海译文

中国思想史

[法]程艾蓝 著

冬一 / 戎恒颖 译

本书是法国知名学者程艾兰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著作。曾获1998年西方汉学最高奖儒莲奖莲奖。此书源于作者的大学讲课草纲,以既历史又主题的方法来叙述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精神历程。其中重点凸现了复杂整体中几个惊人的时刻,可与钱穆、葛兆光等人的《中国思想史》互为补充。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由全国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图书。我们每月发出一期书单,这是我们的第33期书单。盼望热爱人文社科书籍的读者,持续关注我们。愿人文社科好书的养分,滋润我们的心灵,繁盛我们的思想。

感谢书单评审团对本次书单的贡献!

联合推广媒体

澎湃新闻·翻书党    凤凰读书    上游新闻

当当读书汇 亚马逊

社会科学报    绿茶书情

书房记 西安读书会

首席战略官    长江日报·读加

世界历史放映室     独立文艺

 百道网    非虚构与写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