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于光大的人,都觉得他不像刻板印象里高冷的投资人:一米八的大高个,常见的装束是格子衬衫配毛衣,讲话大嗓门,玩笑后不时嘻嘻哈哈。
他钟爱新鲜事物,比如抖音刚推出不久,就加入搞笑大军,经常模仿网红视频。“新鲜好玩的事儿都想试试。”说这话时,年过不惑的于光大眼里闪现着孩童的顽皮。
而回归重庆赛伯乐盈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以下简称:重庆赛伯乐盈科)的身份时,于光大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眼光和专业。
细看于光大的投资时间线,会发现相似的“三不”特点:不看背景、不追热点、不求高大上。但其总能抓住机会点,投资稳准狠,带领团队投资过科大讯飞、京东金融、佳沃鑫荣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猪八戒网等头部企业,几乎无一失手。
“我们叫他三哥。他为人幽默、仗义,又以专业打动人。”重庆赛伯乐盈科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罗亚这样评价他。
▲生活中的于光大
▲抖音上的于光大
好奇心让他入了行
“在职业生涯的21年里,我当过操盘手,负责过企业并购、委托资产管理,管过信贷,研究过外部风险,又做了投资。”于光大乐于挑战,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上世纪90年代,于光大还是个大学生,第一次听证券交易员表哥讲起股市,便产生了浓厚兴趣。“股市每天跌宕起伏,我想搞懂其中奥妙。”在表哥的指导下,于光大开了户,用假期赚的外快,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第一铅笔。
第一次炒股便小有回报。初尝甜头后,大学一毕业,他就去了证券公司。在那个“体制内”、“铁饭碗”盛行的年代,这样的职业选择遭到周围人的全盘否定。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于光大的冲劲。白天,他时刻盯盘去寻找交易机会,买进卖出,赚取差价。晚上,在别人应酬休闲时间里,他喝着浓茶研究趋势,预测走向,走进产业,誓要“吃透”资本市场。
靠着好奇心和坚持,于光大一路青云直上,从操盘手转战银行,当了风控总监。后来,他又把重心放到一级市场,做起了投资。
“新兴行业出现时,往往会寻求融资,一级市场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新项目,投资人自然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于光大边说边把玩着眼前的儿童智能机器人,这是他最近正在了解的产业。为此,他买了一堆产品,为了了解项目,更重要是能满足好奇心。
百变身份看项目
于光大第一次做投资,是朋友托他去做投资前的摸底调查。
那是2006年的冬天,他穿着厚外套,来到一座沿海小城,调查某福布斯富豪榜100强榜单里老板的一家企业。
于光大此前曾来这家企业参观过。当时他还跟着项目方进了工厂,生产间忙得热火朝天,但走到库房,产品箱却有厚厚的积灰。
“如果真如报表一样,销售特别好,那就不可能有积灰。”于光大觉得不对劲,为了更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决定亲自出马摸底调查。
这次须得谨慎一些。
第一天,他先进行初步了解。在工厂周围看情况,而后,他搭了一辆出租车去旅游景点,一路上和司机拉家常,套了不少该企业的内情。
第二天,于光大去了工厂对面的小饭馆,给老板帮工一天,数工人人数、进出货车数量,以侧面了解销量。后来,他又跟着一个货车司机进厂。在装货时,通过和司机聊天,看产品积灰程度等,判断工厂的销售状况。还装作采购商,打电话咨询价格……
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于光大不断切换身份,以游客、兼职服务员、货车司机、采购商去调查,并探得内幕。
“实际情况远没有报表写得那么好。”考察后,他们终止了投资计划。而这样有效的实地考察习惯,于光大一直保留到现在,保证了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讲义气结交的“朋友圈”
大多时候,于光大不像是一个社交型的投资人,但从他的投资案例里,常常能理出一条朋友链,比如:技术大牛的朋友老张看好人工智能,于光大和团队就深入产业,找项目,投资了小刘,再通过小刘,了解到更多竞品,发现新的机遇……
于光大的“朋友圈”也是他的项目库,项目库的持续增长是因为他讲义气。
“学生时代帮别人追女朋友、抢火车票,进入职场,把全部积蓄借给朋友解燃眉之急,利用所长,帮朋友跟进项目不求回报……只要朋友需要,就尽全力帮忙。”多年的朋友坚松这样形容于光大,因而,在于光大创业时,朋友们也乐于主动帮忙。
2015年,重庆赛伯乐盈科的基金募集期,和于光大打过交道的朋友,但凡有投资需求的,都主动提出“想成为基金的LP”,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老板。仅用了十来天,于光大的第一支基金募集完毕。
而技术大牛们,则是“智慧源泉”。于光大给上游新闻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每次碰到新技术,他会向行业专家朋友虚心请教,朋友们会耐心解释,并指出现阶段痛点。然后,于光大和团队在挖掘该领域时,那些“解决现阶段痛点”的项目就列入重点考察范围。
在他看来,投资其实就是资源整合,集资集智。他不把其他机构视为竞争者,而是很乐意和其他机构联合投资,因为这样就能整合大家的产业资源,更好地为被投企业赋能。
坚持“三不”原则 从产业找机会
在商业实战中,于光大总能命中机会点,投资稳准狠。“从产业里找机会,做到不看背景、不追热点、不求高大上。”这是于光大成立重庆赛伯乐盈科时就制定的原则,也因这一原则,他被称为“三哥”。
4年下来,他们谨遵这一原则,躲过了不少坑,也成就了经典案例。
采访中,于光大数次提到“三不”原则,将其解释为:不看项目是否获得过知名资本的投资;不盲目跟风,不按热度投资;不因为是高科技,就放松警惕,简化流程。
就像共享经济风口时,面对获得过知名资本投资,估值超过10亿的两家共享单车品牌,于光大和团队不为所动。在于光大看来,获得知名机构投资不等同于“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大”。
不跟风,相信自己判断的于光大和赛伯乐盈科,又因为2016年定增科大讯飞,让业内对其刮目相看。
他还记得,当时的定增,很多投资机构不看好,包括他的合伙人也不支持。因为一是人工智能还没有现在这般火热,二是定增的价格比二级市场上还贵。“简言之,大家觉得没赚头。”
但于光大相信自己的调研结果,坚持要投资。“我们一看到科大讯飞提前发的定增预案,就去多个应用场景考察了3个月,认为这次定增能帮讯飞实现技术产品化,才一定要投钱。”之后不到半年,科大讯飞股票一路走高,当初定增没投钱的机构们,又抢着高价入局。
凭借“三不”投资原则,团队投资了十几个项目,几乎无一失手。于光大表示,投资没有捷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一步步深入产业去调研、考察,才能更好地陪伴项目成长。“这,才是投资的本质。”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韦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