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介绍
谭建旗,高级工商管理博士、高级广告设计师,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担任重庆星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海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有广告、新材料、地产等多家公司。
说话爽朗、待人热情。3月4日,谭建旗出现在记者眼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健谈,言辞之中逻辑清晰,言语直白,少有遮掩。体现出典型重庆人的耿直与豁达。
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促使他在创业路上不断突破,并在不同行业里游刃有余。
1998年,原本从事丝绸行业的谭建旗来到重庆创业。他用十年时间,将广告产业做得风生水起。此后十年,他又经历了两次跨产业转身:进入新能源领域的风力发电配套设备生产和进入新材料领域的复合材料应用。每一次转型,都踩准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创业
不起眼的广告商用“农村包围城市”成功突围
今年51岁的谭建旗是石柱人,原本是石柱丝绸服装分厂厂长。
但受1997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丝绸产品出口停滞,丝绸服装厂也陷入困境。
1998年,在丝绸厂遭遇市场冲击倒闭后,谭建旗只身来到重庆主城闯荡。机缘巧合之下,与朋友合伙办起了重庆旗王广告有限公司,从事户外广告业务。
在创业这件事上,谭建旗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当时,他给妻子丢下“三年成功,衣锦还乡;三年失败,你自寻出路”的几句硬话。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而这背后,谭建旗心里想的其实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过,从纺织行业跨行到广告行业,对谭建旗和他朋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刚开始时,公司业务寥寥。
经过多次探索,谭建旗和合伙人决定将广告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瞄准自己熟悉的区县市场。于是,旗王广告“撤”到了黔江,上演了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好戏。
谭建旗抵押了全部资产,与合伙人投资500万元,更新了黔江城区主要街道的市政设施,通过对市政的有偿投资,换取了主要街道10年的广告经营权。在占据了第一个广告通路后,公司的业务很快辐射到了包括湖南、贵州在内的整个武陵山区,旗王广告一举成名。
2001年,与合伙人约定的合作期限到期并“分家”后,谭建旗决定转移战场,他再次只身来到主城区,收购了做气模广告的重庆星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由于在户外广告领域有了基础和经验,星月广告很快在户外媒体市场站稳脚跟,并且很快切入了高铁、机场等重要的交通口岸领域。发展成为一家集口岸媒体运营、户外媒体运营、品牌战略顾问、整合营销传播、物料设计制作等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广告文化传媒企业,跻身重庆市广告企业十强、中国户外广告企业百强行列。
转型
瞄准风电、新能源汽车,破釜沉舟杀入新行业
在深耕广告领域时,谭建旗发现了企业面临的瓶颈:一是行业的天花板,二是市场受经济波动明显,加上新媒体等冲击,传统广告行业逐渐失去优势。
在2007年前后,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新一轮能源大幕逐渐拉开,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展开企业的第一次多元化布局。
谭建旗选择的切入口是做新能源配套。
2004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依托重庆的研发、制造能力,成立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电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除了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外,还需要众多的配套支持。
谭建旗看准时机,注册成立了重庆海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了海装的配套体系,生产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罩、导流罩。
从2007年进入风电配套制造行业,谭建旗在这个领域做了十年,公司的年产值也实现过亿,但新的发展瓶颈又随之而来:风电设备市场经过数轮洗牌,已被几大整机平台牢牢把控,配套商的市场份额已相对固定,难以大幅增长。
这个天花板又该如何突破?
经过一番碰撞,谭建旗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将公司从风电配套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商。因为经过风电领域十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复合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制造已经站在了一个较高的技术平台上。
▲海庆新材料生产制造现场
经过一年多的转型,谭建旗新成立的海庆新材料公司,将产品定位为三大领域——新能源配套、交通配套、工程材料。
为此,他投入数百万元在这三方面试水。结果,在交通配套的汽车轻量化项目中,闯出了一条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轻量化一定是趋势。因为必须减少汽车的重量,让位于电池,以增加续航里程,”谭建旗说,历时两年的研发,公司和宗申产业集团、加拿大EMV公司联合开发制造的一款新能源新型单人城市通勤车,已经完成各项测试,并完成小批量生产,即将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海庆新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制造
该款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设计和选材。谭建旗说,该车的整个车身,采用了海庆研发的新型复合材料,替代了传统的钢铁、钣金件等,使车身重量与同类型铝合金车辆相比降低约30%,并且安全性能也有所提高。今年的产量预计将达到5000台,并进入北美市场销售。
经验
无论做哪个行业,不断学习创新都是硬道理
创业20年,谭建旗在不同领域似乎都游刃有余,秘诀是啥?
他的答案很简单:不断学习与创新。
“每进入一个领域,不说要成为一个专家,但至少要是一个行家。”谭建旗说,除了领域内专业知识的掌握,老板自身的思维和眼界的提升,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至少要有时局的把握能力,在企业转型、做决策的关键时刻,能够带领企业向更好的方向转舵。这一点,谭建旗在用行动证明:虽然管理数家公司,但他还抽时间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谭建旗更是不遗余力。
在谭建旗看来,创新并不一定要转行,要涉足新领域,借助思维和模式的转变,在行业内也可以有创新大作为。
例如,近两年,户外广告行业的整治,以及新媒体的冲击,让广告行业举步维艰。户外媒体基本只有个位数的增长,一些传统媒体还出现严重下滑,但借助模式、业务创新,星月广告近两年不但走出了低谷,还实现了年增长30%左右的“逆袭”。
“作为传统户外广告公司,我们也想过往新媒体方向转型,但受制于公司二十几年的发展基因和惯性影响,未能成功。”谭建旗表示,经过反复思考,结果公司瞄准人的出行方式,依托自有媒体传播渠道,走出了一条积极开拓口岸媒体市场的道路。
“人们出行无非就是三大通道,高铁、机场、轨道交通。我们已经与成都铁路文化传媒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独家运营云、贵、川、渝范围内众多优质铁路媒体资源。”谭建旗说。不仅如此,星月广告还积极拓展航空口岸的媒体市场,拿下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优质展位运营权。借此保持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这种创新,在海庆公司表现更为明显。
海庆最初生产的传统导流罩,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产品体积庞大,一套设备就需要两辆货车运输,从重庆运往内蒙等地,单套运费就高达4万元左右。于是,谭建旗想到了新建产品基地的办法。当时新建一个产品制造基地,要投入3000万元,谭建旗想法很简单:按单套4万元的运费计算,800套的运费就能收回建厂成本。
按照这种思路,海庆的第一个制造基地很快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建立起来了,同时谭建旗还打算在新疆哈密和江苏南通购地建厂。
但在研究不少企业发展案例后,经过冷静思考,谭建旗认为工业企业的投入,要尽量实现资产轻量化,如果以不断建厂房的方式重资产投下去,将不堪重负,最后他决定还是在技术上寻求突破。
为此,海庆投入上千万元,加大了在复合材料方面的研发,最终在轻型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采用轻质RTM技术生产,单套导流罩重量从最初的7.5吨降低为3.5吨。同时,加大智能化改造,实现标准化生产,由原来的每套产品部件需要精准配对,实现了同样产品的部件可互换。这几项技术取得突破后,一辆车可以实现4套设备的运输,单套运费从4万元降到了6000多元。
▲海庆新材料用于5MW风力发电机机舱罩、导流罩
如今,海庆公司还组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和研发团队,去年创新研发投入(R&D)比例已经达到6%。
这些创新也为谭建旗带来硕果: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都主动找上门寻合作。不仅如此,连国外的轨道公司也盯上了海庆的新材料。谭建旗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和国外一家企业接触,希望把碳纤维复合材料运用到轨道交通的建设上。
对话
企业转型最大阻碍在于惯性思维
记者:您实现了多次跨行业的转型发展,有怎样的经验分享?
谭建旗:其实公司运营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学习和创新。我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喜欢学习,例如我自己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新材料领域,不说是专家,至少也是一个行家。
作为企业来讲,还是要创新,重研发。这种创新不一定是要跨行业,转型不等于转行,你可以在原有的行业内实现转型,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具体包括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
记者:企业转型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谭建旗:转型最大的挑战是来源于内部的这种压力和关系。以我们的广告公司为例,经过多年发展,原有的基因和惯性很强大,如果要选择全新的方向,很难冲破这种阻力。例如我们曾经也想去“墙外开花”,提出了“1+3”的发展战略,即户外加社区加新媒体。但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在“墙内”找到了生存之道。
记者: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您有怎样的体会?
谭建旗:做实体,有乐趣,也有烦恼。我们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人才问题,高技术人才难招难留。我们在石柱的工厂,曾经针对本科以上高技术人才推出签约十年赠送一套房子的激励措施,结果都无人接招。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一定要做好智能化的改造和投入。例如我们的汽车轻量化项目,如果靠传统意义上手工作业,精度、效率等很难满足。但用机器人、智能化这些手段来生产,产品一致性、标准化、生态效率都将大幅提高,我们在智能化改造这块投入就是上千万元。
记者:您推动企业成长的秘诀是啥?
谭建旗:市场的得失,规模的扩张,仅仅只反映出企业的物象,而“做强企业,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是我们永续发展的原动力。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