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智库畅聊|范传棋:防止耕地“非粮化”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12-30 16:29:30 来源:上游新闻

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要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1年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和四条保障措施,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

QQ图片20211230162822.jpg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粮食安全专家范传棋介绍,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地区耕地出现“非粮化”倾向,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耕地“非粮化”是指在耕地上从事一切非粮化的种植行为以及无种植行为,主要包括在耕地上种植蔬菜、油料、茶叶、水果、花卉、林木等经济作物以及挖鱼塘、搞休闲观光等非农利用行为或者直接撂荒耕地。当前,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紧迫性任务。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以及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共担粮食安全重任。

范传棋说,重庆市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坡耕地较多,地块分散,叠加种粮收益低,必须在确保粮食供给保障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耕地“非粮化”问题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一是,应该清晰界定耕地“非粮化”的概念及分类,这是认知和管控耕地“非粮化”的前提。采用广义的耕地“非粮化”概念,执行最严格和最全面的分类目录。将经济作物、经济林木对粮食的替代种植,耕地上不合理的非农利用行为、耕地撂荒行为以及将高标准农田调整为非耕地等行为纳入耕地“非粮化”范畴,建立细化名目进行分类指导和管控。

二是,明确耕地种植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优先用于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在满足口粮基本自给前提下,一般耕地用于种植蔬菜、油料、茶叶、水果、花卉、林木等经济作物以及饲草、饲料作物。

三是,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和技术降低种粮人力成本,建立与种粮收益相匹配的耕地租金指导价格。同时,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是,鼓励复耕撂荒地。建立撂荒耕地排查机制,鼓励农户复耕撂荒地,采用土地信托、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合理利用撂荒地种植粮食。

五是,建立耕地“非粮化”监测机制和惩处机制。通过高新技术装备,动态监测耕地种粮情况,不定期抽查各县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重点监控工商资本下乡以及耕地非农利用行为,将耕地“非粮化”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黑名单管控。

六是,加强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开展防止耕地“非粮化”专项宣传活动,打造典型、树立榜样、推广经验,形成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风气。

新闻链接

上游智库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上游新闻重磅打造,立足于政经、财经领域的新型智库。依托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官方媒体集群多年积淀,定位于政经、财经领域,与决策机构、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密切互动,针对国家政策、区域发展、行业运行,提供精准解读和传播支撑。

上游智库聚合了来自于产、学、研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定期讨论重大科技战略问题和当下热点议题,联合开展跨界融合和多元化研究,并以最先进的数字化工具为支撑,有效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深度,服务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经济领域,提供营销战略、舆情监控、资源规划等决策支撑和品牌服务。

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