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用“通经断纬”织法制作的丝绸艺术品。如果说刺绣是“锦上添花”的直叙,那缂丝就是“无中生有”的探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是至今唯一无法被机器所代替的织品,从织机制作到缂丝技艺,传承近千年始终独一无二。被称为“织中圣品”的缂丝古时多为皇家御用。2021年,一幅17米长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以2.415亿元成交,更印证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此前,热播剧《当家主母》让缂丝艺人重回大众视野。而即将在北京开展的“相约北京,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再次让缂丝未展先热。苏州缂丝正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光流转,曾经的皇家御用“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创新的技艺也让缂丝有了新的灵魂。而始终不变的是织工“梭穿尺寸间,纬万缂经千”的初心。
1月4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建江的缂丝工作室,以梭为媒,以线为路,跟着脚下的踏板,感受缂丝的时光记忆。“保留下来的每一件缂丝作品都体现出先人们精湛的技艺,修复是与先人对话,复刻是对技艺的传承。每一位缂丝手艺人,都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王建江说。
▲王建江正在进行缂丝技艺展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织就时光“丝路”一件好作品可保存上千年
缂丝,又称“刻丝”,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实际上,缂丝并没有雕刻的步骤,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将生蚕丝固定在特制的木质织机上,用事先描绘好的花样作为蓝本,使用多把大小不一的梭子,配合织机踏板,按照图案色彩,将彩色熟丝固定在每根生蚕丝中间,最终将花样图案织就成缂丝图案。因成品缂丝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出断痕,类似刀刻的效果,故被称为“缂丝”。这种纵横交错的手法,又被称为“通经断纬”,古人就曾用“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来形容缂丝。
▲1月4日,江苏相城,缂丝技艺传承人王建江的父亲王嘉良的龙纹缂丝作品(正反两面图案不同)。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上往返的丝织品中,就有缂丝的记录。1973年,在素有“地下博物馆”美誉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考古学家考证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虽然缂丝最早出现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缂丝凭借着精美的图案、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以及繁复的工艺,成为了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也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丝除了供皇家制作龙袍凤褂外,多用于临摹书画作品并被大家收藏。宋徽宗还曾亲手在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缂丝莲塘乳鸭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1月4日,江苏相城,王建江工作室制作的各类缂丝工艺屏风摆件已在市场热销。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自清代起,缂丝业中心被转移至苏州一带,有记载的彩色熟丝多达6000多种,且大部分色彩来自常见的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在《红楼梦》中,第三回黛玉进贾府时,曹雪芹写道:只见凤姐儿“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后又出现“石青刻丝灰属披风”“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等缂丝服饰。在第七十一回中,贾母八十大寿,各家送的寿礼中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诸多缂丝织品的运用,不仅体现了贾家的泼天富贵,也彰显出古人对缂丝的“痴迷”。
又如热播剧《当家主母》中的情节,姑娘出嫁的嫁衣是缂丝所织,或陪嫁衣裳中有几件缂丝工艺,那就意味着新妇的娘家不仅财力雄厚,更是对女儿视如珍宝。久而久之,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缂丝样式精美,在制作过程中自然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位成熟的缂丝艺人,一天也仅能缂出一两寸长的织品。由于极费心力,曾有诗云“经年难有憩,累月不得闲”来形容缂丝艺人的不易。姑苏河岸,三两名织工坐在织机前,手中的梭子在织机中来回穿梭,脚下踏板带动织机发出的“吱吱”声,被留存在苏州人的记忆深处。
“缂丝以其贵重而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与刺绣的锦上添花不同,缂丝是浑然天成、无中生有的技艺,一幅好的缂丝作品保存得当可以留存上千年。”苏州缂丝艺人王建江说。
▲1月4日,江苏相城,王建江工作室展示的龙袍缂丝作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世代相传缂丝技艺 曾为慈禧做过寿袍
历经发展,苏州缂丝生产已卓然自成一家,其缂丝作品大多作为皇室贡品。除服饰外,缂丝织品也被用于屏风、团扇等装饰品,还曾在纬线中掺入孔雀翎毛等珍贵材质。此时的苏州缂丝已发展至鼎盛,并流传日本。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作品的价值常胜于原作,又因存世精品极为稀少,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在2021年6月8日保利2021春拍“禹贡——乾隆御制缂丝兰亭图帖与古稀天子的天朝盛世”专场中,17米长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以2.415亿元成交,打破了它自己于2004年创下的3575万元的缂丝作品世界最高拍卖纪录。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相城区的王建江就是缂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王建江是苏州陆慕王氏缂丝世家的第六代传人。其先祖王金亭,是一位清廷匠师,因技艺精湛,专做宫廷龙袍补子等缂丝工艺。第二代王新亭,子承父业,成长为新一代宫廷缂丝匠人,还曾制作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料和霞披等制品。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第三代传人王锦亭虽也继续为清宫制作缂丝作品,却已不再是皇家专属,其创作的《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过巴拿马博览会,并获了奖。
▲1月4日,江苏相城,王建江工作室的缂丝师傅们正在复缂一幅屏风。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老一辈讲,我家曾为慈禧太后做过寿袍。宫里要求的时间紧,如果不能按时送到宫里就会有灭顶之灾。没办法,我家先人把织机安置在船上,一边走一边缂,走了两三个月,缂了两三个月,终于在进京前完成了寿袍。”王建江说,在故宫如今收藏的龙袍和缂丝珍品中,就有自家祖上的作品。当时,这项皇家御用的技艺是王家传男不传女的手艺。
王建江对缂丝的记忆更多地来自祖父王茂仙。王茂仙为王锦亭仲子,十四岁随父学艺,除拥有精湛的技艺外,还颇有经商天赋,常往返于京沪间承接订单,再组织村里的织户批量生产。王建江从父亲口中得知,最盛时,王家拥有三十多台织机,王茂仙的名字还曾出现在当时英国记者的报道里。1957年,王茂仙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他的一生都在为抢救和保存缂丝技艺做努力。”
1976年,王建江中学毕业后,便开始跟着父亲从事缂丝工作。“当时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女孩子做的。但我父亲说,我们家不一样,缂丝是嵌入家族的魂,传承就是我们的使命。”王建江说,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王嘉良对缂丝的着迷曾经是他不能理解的,为了缂织人物的表情和眼神,父亲多次跑到“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的紫金庵,琢磨罗汉的眼睛,平时还要研究技法,独创了三异缂技法。而王建江自己也是直到真正“钻”进了缂丝里,才理解了父亲这句“我们家不一样”的含义。
1997年,王建江回到父亲组建的王氏缂丝世家工作室;2006年,二人合作的缂丝龙袍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在王建江的缂丝工作室中,展示着样式各异的缂丝作品,龙袍、官服、花鸟、佛像,每一件都活灵活现。
望着工作室中的龙袍,王建江说:“你能想象到,这件样式繁复的缂丝作品,是用一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织机缂出来的吗?真正坐在织机前,慢慢掌握缂丝的技艺后,我被这种反差的魅力所吸引,我开始学着先辈的样子,临摹、钻研、创新技法,当一件作品中融汇了先辈技巧和我的创新技艺时,就好像是和先人在谈论古今不同的缂丝技法,整个人都沉浸在缂丝里不能自拔。”王建江说,这样的感觉让他如痴如醉,即便整个行业只有他一人,他也要坚持下去。
时光荏苒,如今王建江已与缂丝为伴近40年,而像他这样六代传承的缂丝家族已是凤毛麟角,但像王建江这样的缂丝艺人们都还在坚守,即便被“埋没”在人群中,承受着寂寞,依然在经纬交错中讲述着与缂丝密不可分的缘分。王建江说,这就是父亲所说的“嵌入家族的魂”。
▲王建江为故宫博物院复缂的清朝乾隆龙袍。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做龙袍“补手”3件龙袍花费7年时间修复
1月的苏州已有了深冬的寒意,记者在王建江工作室的织机上学着缂丝手法,手脚并用,紧张中伴着兴奋,不一会儿身上已有一层薄汗。
专用的缂丝机,是一种简单的平纹木机。缂丝机上方用于安置生蚕丝经线,每一根经线如头发丝粗细。脚下的踏板左右轻踩,可将经线分为上下两层。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然后分别用长约10厘米、装有各色丝线的舟形梭子,依照画稿花纹分块缂织。每穿入一把小梭子后,需要用特制的类似于刷子的工具,均匀用力,将上下两根纬线紧紧压实。此后,轻踩踏板,将经线互换位置后,再采用同样的手法,将纬线固定在经线上。这期间,眼睛不仅要紧盯经纬线,手臂也要保持均匀用力,防止出现配色错误或密度不均的情况。不到20分钟,记者已感觉手臂酸痛。
▲1月4日,江苏相城,根据画稿图案配色后,缂丝师傅需使用专门的工具将缂丝的线压实。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王建江说,经线更多起到的是固定作用,缂丝作品完成后,呈现出的是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的效果。
上游新闻记者体验后注意到,与刺绣不同,一幅刚刚完成的缂丝作品上会留有众多长短不一的纬线线头。王建江介绍,刺绣是在绸布的正面进行操作,而缂丝是将经线与纬线融会贯通,织工看到的是缂丝的背面效果。只有当一件缂丝作品完工下机后,才能显现出它的庐山真面目。此时就需要进行下一步的修剪程序。“需要用剪刀仔细地将留存的线头剪断,因为经线与纬线已交错相连,因此不用担心脱丝断线的情况。好的技工还可以缂出两面不同的花样。”王建江说。
技艺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缂丝也是如此。直到首都博物馆遍寻能复缂1956年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的缂丝匠人时,王建江和父亲才又重拾先人衣钵,再次成了“宫廷”缂丝匠人。
“第一次在故宫见到要修复的藏品时,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要修复的珍品中说不定就有我祖辈的作品,当时脑子里呈现出的就是穿越时空和祖辈对话的场景。”王建江说,从2006年起,他先后为首都博物馆复制了元、明、清三代龙袍,其中元代“紫汤儿戏莲龙袍”由他一人独立完成。明万历皇帝衮服、清乾隆十二章龙袍,由他和其他匠人合作完成。3件龙袍共花费了7年时间。2013年,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目中,王建江还作为江苏唯一一位受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了修复工作。
▲王建江于2009年复缂完成的明万历皇帝衮服。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月4日,在王建江的工作室中,他和织工们正在复刻的是一件故宫博物院定制的屏风。在外行人看来,堆放在一起的彩色纬线看上去几乎毫无差别,但王建江却能一眼看出颜色的不同。“修补龙袍和复刻有时都需要把线做旧,才能缂出和原物一模一样的感觉。修补时大的破损要重新缂,小的部分就要用丝线穿,修复一件龙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以万历皇帝衮服为例,由于原物已经破损严重,修补过程只能通过博物院提供的图纸进行复刻,这件衮服主体以十二团龙为主,龙体采用孔雀羽毛。遍体排列织有279个卍字、256个寿字、301只蝙蝠和271个如意。在打样过程中,王建江将衮服整体分割成7份,图案花样经博物院确认后再按照区域配色。由于衮服的经纬线与常规款式不同,仅一毫米就要保持10根线的精度,“真正修补完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王建江说。
从修补龙袍到复刻屏风,如今在故宫博物院的多个宫殿展品中都能找到王建江的缂丝作品。王氏缂丝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传承百年的技艺。王建江也成了王氏缂丝的第六代“宫廷”匠人。
▲1月4日,江苏相城,缂丝师傅在制作过程中看到的是作品的背面,待下机修剪后就可以得到一幅正反面花色一样的缂丝作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传道解惑”延续命脉 让缂丝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缂丝是唯一一件不能用机器代替的工艺,就连织机都需要手工定制。“缂丝对精细度要求很高,机器无法进行通经断纬的织法,所以只能靠人工操作。如果有一处错误,就需要把所有与其相关的部分全部拆掉重新缂,除了拆没有其它可以修补的方法。这也是与刺绣不同的地方。所以,每一位缂丝匠人都要能沉下心,耐得住寂寞。”王建江说。
实际上,即便是皇家御用,不接地气也会面临凋零。上世纪80年代前后,沉寂已久的缂丝由于日本和服腰带上有用料的需求,生意走俏,不少织工开始大量接单。但繁盛过后,仅仅不到10年时间,由于人工成本高,又无法用机器生产等原因,缂丝市场急剧萎缩,从业者纷纷转型,缂丝市场再度沉寂。
怎么才能让缂丝“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建江开始在日用品上注入缂丝元素,背包、香囊、围巾、宫扇等。久而久之,缂丝织品成了苏州的标志性伴手礼。“小物件价格便宜,价格较高的箱包将缂丝与皮革结合,也很有时尚感。”在王建江看来,想要让缂丝紧跟现代市场,就要打破传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但无论价格高低,王建江都始终坚守匠人的本心。
▲1月4日,江苏相城,看似颜色相近的配线,在缂丝师傅眼中却有很大差别。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缂丝,热爱缂丝,王建江还开设了缂丝体验课,为辖区小学设立实践基地,并在每一次展会中,不遗余力地向有兴趣的观众介绍缂丝技艺。“我已经收了两个异姓徒弟,主要是他们有兴趣,我就免费教。缂丝易学难精。要从事缂丝工作,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因为缂丝耗神耗力,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恒久的毅力。艺若不能传,这样的艺术再高雅,毕竟是寂寞的。”王建江说,受祖辈影响,如今女儿也对缂丝产生了兴趣。
正是因为有了像王建江一样的手艺人的坚持,精美绝伦的缂丝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王建江一样的手艺人已不在乎名利场上的浮沉。一台织机,一缕丝线,编织的不仅是前辈留下的手艺,也是留给后人的记忆。
采访结束后,王建江又回到了织机前,手指穿梭、脚踏有力,一幅栩栩如生的龙纹屏风,正在色彩斑斓的丝线中,幻化出腾空冲天的姿态。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