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近7000万美元引爆舆论,到国内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数字文创产品以十几到几十元的亲民价格掀起“60万人在线抢购3秒售罄”的收藏热潮,最近一段时间,数字藏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追捧,也引发了不少质疑。
数字藏品看得见摸不着,很多藏品信息还可以在网上免费看,买来作甚?该不会就是为了炒作吧?其实,看待数字藏品不妨跳出“拿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拥抱数字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网上的确有很多免费图片,但数字藏品能够在展示细节的基础上,以一串独有的编码帮助收藏者与文物建立超出一般游客的情感联结——消费不只是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和集体、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表达自我、回应他人,参与社会文化的塑造。
作为消费主力,有的年轻人将购买数字藏品比作小时候收集干脆面里赠送的“水浒人物卡”,享受收集喜欢的东西的愉悦;有人看重它的科技属性,将藏品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还有人参与到数字藏品的创作中来,在交流中寻找同好……满足审美、彰显身份、体验乐趣等都属于符号消费范畴,契合现阶段的消费潮流。而且和实物收藏相比,数字收藏具有消费门槛低、方便储存携带等优势,二者并非彼此对立,而是互补关系。引导数字收藏规范发展,可以让文化消费的力量为收藏和创作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炒作数字藏品渔利者大有人在。数字藏品起源于国外的NFT(非同质化代币)产品,是区块链技术上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也就是说,它与虚拟货币“一母同胞”,自带投资交易的金融属性。去年9月,《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推动了我国数字藏品剥离投资功能,限缩于普通虚拟商品范畴,前不久发布的《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又一次强调了遏制相关技术的金融化倾向。当前,数字藏品发行平台的赛道上不断有新企业涌入,要保证市场健康有序,监管的有形之手仍需发挥更大作用。
数字藏品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平台隐患,有消费者遭遇过数字藏品APP突然关停导致财产受损;二是法律风险,包括创作层面产品内容合法合规的监督问题、运作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购买环节要求实名制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等;三是私下炒作,正规平台禁止转售数字藏品后,有些人转战二手交易平台、社交软件上倒卖炒作。近期已有一点数藏、归藏元宇宙、画生Meta等多家平台因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被封禁或下架。相关机构有必要对症下药,及时完善平台准入和运营规则,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有人调侃数字藏品,“卖得出去就是NFT,卖不出去就是PNG(一种普通的图片格式)”。然而,收藏未必为了赚钱,人类值得拥有在物质利益之外的更多精神追求。对于数字藏品走红,不妨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以审慎的姿态善加引导。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