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志愿填报服务爆火,“症结”在哪?
2022-06-18 11:20:19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高考已落下帷幕,各省高考分数公布在即,志愿填报备受关注。怎么平衡学校、专业、所在城市?追随兴趣还是选择热点?怎样掌握填报志愿技巧,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录取率?相信很多家长和考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甚至焦虑。

据报道,被无数学生和家长视为“人生大事”的志愿填报已成为一桩热门生意,有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一对一服务,甚至还有几分钟自动生成志愿的“志愿卡”。

面对报考,有些家长可能会力不从心,过往经验无法给孩子专业上的参考建议。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报录规则、近年增加的新专业,考生和家长也很难快速掌握全面信息。

商家经营高考志愿填报的产业链也就应时而生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现存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033家。绝大多数相关企业都成立于5年之内。在2013年之前,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仅为个位数。而到了2021年,全年新增788家,同比增长45.93%。

坊间说法,七分考,三分报,报志愿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市场角度讲,一些培训机构提供志愿填报服务只要是明码标价、名副其实,原本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家长和考生愿意为填报志愿消费,说明相关服务或为报考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如若通过对报考数据的研判,对报考形势、报考政策的剖析,对高校及专业的信息解读,和对考生分数的精准定位,找到一个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操性的报考方案,家长也乐见其成。

不过,缓解“报考焦虑”最关键的,是需要填平高考志愿的“信息差”。如果人们把高价志愿服务视为一种“反常”,那最重要的还是让考生和家长可以获得廉价和普惠的信息,才有可能拉平市场价格。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大高校也扩大了宣讲的范围,通过直播、线下宣讲等方式为考生介绍学校与专业;许多高中在高考结束后也对报考规则等提供了相应的指导解读。

然而这种宣讲或答疑的效率和针对性,未见得能让每位考生满意。考生及家长还是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收集。不难想象,过去专注于课程学习的学生,转身就要去琢磨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幻,这个信息缺口必然不小。

高考报志愿是一件非常严肃又谨慎的事情,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个影响一生的事。家长和考生在这个事情上百般纠结、谨小慎微乃至一掷千金,都不奇怪。这个现象,不能只当作市场信号,至少高校就应该有所触动。

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就业方向、教学内容等信息,是不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公开,让人们有更多参考?这些信息,不就是广大考生从志愿填报机构那买来的信息?如果信息足够透明,志愿服务市场的规模,可能就不会这么可观了。

此外,相关教育部门也不妨集中发力,集中整合信息资源,以便捷、全面的信息共享通道,帮助考生和家长建立对学校和专业变化的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填报志愿的规则和常识。

当然有些东西是外人无法代劳的,那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特点的了解。喜欢什么、兴趣在哪,只有自己知道。对填报服务,倒也不必过度依赖,遵从内心,或许也是个颠扑不破的选择。

填报志愿宛如高考生和家长的另一场“大考”,等待家长与考生从容作答。愿考生与家长能在这个选择时刻,知己知彼、科学报考,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