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老街龙门阵|那些年的城门里,通远门城墙上飘出过回锅肉香;东水门里还有一家静静的老茶馆
11-15 08:27:5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仲夏,中午时分的日头正毒。白晃晃的阳光从参差不齐的石棉瓦缝隙里照进来,逼仄的巷道里满是炙热的味道……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摄影发烧友眼中一天里最适合拍照的时候,太阳从头顶直射下来的“顶光”很不利于创作,但当时30来岁的戴前锋还是挎着相机又一次走进了这里。

1114_1.jpg

戴前锋

“滋啦!——”巷道里煤灶上的铁锅里升腾起一阵白烟,锅铲和锅壁旋即撞击得叮当作响,没过多久夹杂着蒜苗味道的回锅肉香开始四散开来。此刻,在镜头里,“顶光”把忙活的人都变成了剪影,但也把巷道变得曲径通幽起来。戴前锋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胶片相机的快门声很快响了起来,定格下的是通远门城墙上最具烟火气的岁月。

1114_4.jpg

现在的通远门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炒过回锅肉的地方早已变身盖碗茶飘香的城墙遗址公园,前不久才引发全国观众不断点赞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更让这里再度翻红;当年的小伙儿戴前锋也已经长成了络腮胡花白的资深摄影家和中年大叔。但似乎从来就不曾远离的清脆快门声,仍很轻易地让他带着我们穿越回自己疯狂按动快门的“那些年”。最新一期“老街龙门阵”,请听他和他的镜头一起“亲口”讲述重庆城门那些事……

fadb2dac4f0cf76f39534cdff8ab6115.jpg

“一晃我拍重庆都30多年啰!”

63岁的戴前锋,如今住在南山上。“我不太会用电脑,有过一个数码相机前几年也处理给别人了,现在拍照只用手机,拍的也是人像了。”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戴前锋坐在重庆大剧院里的“时光里”独立书店跟记者见面时,更像是打开了自己脑海深处的记忆匣子。

早年戴前锋其实个“画画的”。因为父母都是从事出版印刷工作,所以他很小就喜欢上了画画,这也直接决定了他后来的工作。1978年,在四川自贡当了三年“知青”后,戴前锋回城进入四川省新华彩印厂,工作就是负责照相制版。业余时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拍照“两手抓”。直到一个“意外”的到来——他拍的第一组照片就被选上参加了四川省青年艺术展。这个鼓励让戴前锋开始更多地拿起了相机。“我记得当时一个月工资是30块钱,我存了半年多的钱,再加上父母支持了点,买了第一部相机。”

1114_2.jpg

戴前锋

1984年,戴前锋回到重庆,进入重庆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做编务,有时也为要出版的新书拍些配图。让他觉得格外舒服的是,“那时我们就是弹性工作制,没强调要坐班。”戴前锋回忆起这段时特别感谢当年这份好工作。“我们一般是轮流留两个人在编辑室,做一下接待。那时职工宿舍离办公室也近,有事随时都可以过去。”更多的闲暇时光,戴前锋挎起相机就往重庆的巷子里钻……

“一晃都30多年啰!呵呵呵——”戴前锋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感慨到。还是在1984年,戴前锋的相机里定格了他拍的第一张重庆城,“就是两路口到菜园坝,现在皇冠大扶梯的位置,那阵还靠缆车上下。一眼望去两边都是全是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戴前锋眼睛里闪着光说。

着迷的其实是老城门聚起的烟火气

时间回到近一点的2015年。彼时,“时光里”独立书店的创始人李柯成通过众筹的方式帮戴前锋圆了一个梦:过去30年间他拍摄的重庆老照片集结成册,化身为一本《故城》。后来,重庆走出去的知名导演张一白说:“通过这本书,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它是一把钥匙、一个密码,能够打开回家的门。”

1114_3.jpg

如今的通远门

“到处都是脚手架,时不时就能听到气锤破拆的声音……再加上重庆高低错落的山势,让这样的场景多远都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视觉冲击。”戴前锋说,那是1992年至1993年前后。“我正式带着镜头进入。当时,我心里真的想的是,小时候陪着我们长大的那座城市开始消失了。”

如今,在戴前锋眼里这本浓缩了自己30年心血的《故城》有两层含义:“故乡的城市,故去的城市。”城门,自然是这本书里、也是戴前锋镜头中当仁不让的主角。

“《故城》其实也是从城门开始的。”30多年来几乎跑遍了重庆主城大街小巷的戴前锋更愿意把这座养育了自己的母城视作一个“大码头”。“总码头下面有很多分码头,有码头的地方几乎都有城门。”让戴前锋痴迷的就是这样孕育起来的山城、也是江城重庆的烟火气。“客商、船家,还有本地人混居在一起,修的房子一层又一层,直接就把城门、城墙遮住了。”20多年前,挎着相机来到这里的戴前锋感受到的是民风粗犷、江湖气浓烈。

所以,与其说戴前锋钟情的是重庆的老城门,不如说是老城门聚集起来的市井风、烟火味更令他倾心。如此一来,有形的城门还存不存在似乎也并没那么重要了。

“《故城》里千厮门是一大重点,就是现在外地游客来重庆必去的打卡地洪崖洞那点。”戴前锋说,千厮门城门早不在了,但并不影响自己对这里的偏爱。他去拍时,重庆山地民居的典型形态在镜头里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家人推开窗子,眼前就是下面一家人的石棉瓦屋顶。可能稍微再远点有栋好点的、一楼一底的砖房,屋顶那家人拉电线晾的衣服都看得一清二楚。”

千厮门旁还有一个如今已经几乎消失殆尽的地名,纸盐河街,在戴前锋前去拍摄时“附近住的人都还这么叫。”抗战期间,甚至再往前一点重庆城吃的盐、用的纸,全都从这里进来的。1925年,卢作孚创立的民生轮船公司的首条航线,就是从纸盐河街的盐码头起航,顺嘉陵江逆流而上开往合川钓鱼城。

那些半边楼靠着城墙而“生”

虽说是重庆十七座城门中唯一的陆门,但通远门曾经的“故事”一点也不比其他临江的门少。1278年元军强攻重庆,守将张珏率军抗击血溅通远门;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60万军马,激战6天终于攻破通远门等等历史瞬间,至今仍镌刻在通远门遗址公园内的石碑上。两个月前引发全国刷屏点赞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片头曲《重庆歌》里唱到的“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到底是当年血战死伤过多所致,还是后来重庆老百姓的约定俗成,更是至今仍无定论。

对出生、成长都在杨家坪的崽儿戴前锋来说,儿时就有记忆是这里是一个地标。“那时候我们去解放碑都叫‘进城’,过了通远门才算‘进城’了。”30年后,当他带着相机真正登上通远门时又有了另一番感受。

微信图片_20191114152003.jpg

1990年代的通远门城墙内(金汤街一侧),一长排半边楼靠着城墙而生。戴前锋 摄

1112620218.jpg

老照片上一连排的半边楼已经被消失,变身成了如今的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把通远门城墙包起来的马路走向是没怎么变的。”时隔二十多年,戴前锋的记忆依然格外清晰,“城墙根下才是变化最大的。也就1993年、1994年前后,七星岗这面城墙是几乎看不到的,紧贴城墙壁的是一长串房子,有的还有三四层高,几乎把城墙本身遮完了。”值得一提的是,近半个世纪前,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也曾在此拍过一张照片,一排的小楼紧贴通远门城墙根而生,著名作家张恨水曾经工作过的《新民报》报社就在其中。

现在穿过通远门门洞,进入金汤街,往解放碑方向的城墙背面早已被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掩盖。1990年代,戴前锋带着相机来到这里时依然有大片房子依着城墙而生。其中一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紧邻城门边的是一家临时搭建的“小卖部”,香烟、口香糖、汽水、报纸一应俱全,空中悬挂的白色木板上写着“加工毛毯”。往坡下走两步,两层高的楼房就像被通远门城墙“劈”成了两半,仅剩一半依着城墙而立。临街一楼的店铺,店招清晰可辨的是一家美发店。稍远点,门口有煤气罐的显然是餐馆。

一抬头,便能看见城墙上更多层高、造型、窗户模样全都不一样的民居。有的窗台上晒着被子,窗口下是窗式空调还是分体式空调,也一定程度上能看出这户人家的家境。

城墙上头有人家还有飘来的肉香

从拿起相机希望记录下自己儿时记忆中的那座重庆开始,戴前锋就想表达得更充分一些。“其实记录一座城用不了30年,我干了这么久,也是因为我在反复地拍,几十上百次地拍。”戴前锋印象中,光是拍通远门城墙上的模样,自己都记不清去了多少次了。“一年四季,每天不同时段,光线都不同,那镜头看到的也不同。”

1990年代,想要上到通远门城墙上,需要沿着金汤街一直上坡。临近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位置山势才达到了和城墙几乎同高,沿着小径前行几步就是城墙上了。此时,戴前锋又闻到了自己记忆中儿时的各种味道。

“像一座廊桥吧。中间是通道,左右两边都是住家户,两边的屋顶上都有长长短短的石棉瓦、牛毛毡伸出来,参差不齐。走在里面,也几乎直接看不到天,落雨天也淋不到雨。”戴前锋说,如此一来,阳光照下来就在通道上留下的是一线曲曲折折的光影。“本来顶光最不好拍照,但在这里,只有这个时候巷子里才更亮一些。”等到下午日头斜了一些,戴前锋也来拍过,“暗一些了,这里有变得有曲径通幽的神秘感了。”

走进巷道里,“很多家门就在你身边。里面的人一开门,一眼望过去就可以看到床在哪里,有的甚至是一进门就是床。”跟着戴前锋的镜头,这个巷道里随处都是老重庆们熟悉的味道。这家人屋门口靠着的是竹凉板,一到夏天就成了消暑神器:就在露天往两根条凳上一搁,能睡到大天亮。这样的记忆应该很多80后脑海中都还有。

同时,“巷道里就是厨房,灶有烧蜂窝煤、煤球的,甚至还有烧木材的。”一到做饭时间,炒回锅肉的香、炖汤的香瞬间就会把城墙上填满。

走进东水门最先飘来的是茶水香

1114_11.jpg

东水门

在纪录片《城门几丈高》里,最先通过长江抵达重庆的外国人眼里,东水门是高耸的,江边到进门的梯道更是可以用陡峭来形容。但如今再去东水门仿佛什么都缩小了,同样变身公园的它静静躺在橙色的东水门大桥下等着一车又一车的游客。

微信图片_20191114152013.jpg

从东水门城门门洞望出去,城门墙根有个“逼仄”的吊脚楼,一名男子正在远眺。戴前锋 摄

时间倒退20多年,戴前锋挎着相机来到这里时第一观感是“逼仄”。“那时候滨江路都还没得,我就喜欢先下到朝天门的河边,沿着河滩一直走过来,再上坡进城门。”他有一张站在城门门洞里往门外拍的照片最为经典,就在城门左侧墙根和峭壁之间、很窄的空间里还搭着一座吊脚楼,住着一户人家。家门是在比人还高的半空位置,屋门口就是木头钉的楼梯和栏杆。楼梯上还有一个男子正在远眺。“按下快门时,我都觉得这太神奇了。”随后,记者也专程实地探访了照片里的位置,实测城门墙根距离峭壁仅有2米宽,当年这户人家的“逼仄”可以想象。

1114_10.jpg

东水门

微信图片_20191114152024.jpg

1990年代东水门城门一进门不远右转就是一家老茶馆,有读者从这张照片上认出了喝茶的是自己的外公。戴前锋 摄

“进了城门往上几步,当年还有一家小小的茶馆。”戴前锋举起相机拍下过另一张静谧但有故事的照片。画面左侧是茶馆的柜台一角,占据画面大部分的就是进城门后的通道,通道靠右边石壁的位置摆着一张木头方桌。正在喝茶的茶客戴着眼镜,神情相貌都不出奇,手边摆着的老式礼帽才显现出了他的气度不凡。“2015年《故城》出版后,我办过几次分享会。有一次在‘时光里’,一个中年人拿着刚买的书、翻到这张照片找到我。他说,喝茶的是他外公!”戴前锋说,那人告诉他就因为这张照片,买下了整套《故城》。

“城门在我心里一直是赏心悦目的”

在戴前锋为老重庆留影的计划中,有一条明显的路径是先下到河边然后开始往上,扫过曾经的城门、河街,再是下半城、上半城……“这是一个往上的斜面,那些年就是层层叠叠房子。”戴前锋既痴迷于这种宏观上的视觉震撼,也醉心在不断的钻巷子中。

“只要天气好,我都出去(拍)。有时候真是一天下来,忙得忘了吃饭。”让戴前锋尤其痛并快乐着的是“有时候太阳要落坡了,我也走得很累了,但突然发现前面巷子的路突然转弯下坡了。”根据他的经验,顺着小路下去很可能别有洞天,这时下不下去?“我特别记得在南纪门,房子多,转弯抹角也多。特别是上伍家巷(现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附近),下坡再转弯特别多。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如果前面开阔,背后是有建筑的,下去了视角一定有惊喜。”

跑得多了,戴前锋也学“精”了。就像去了无数次的通远门,他会一次拍一部分,“我也要问当地居民太阳好久升起来,照在他们家哪个位置,我就能大概估算出拍出来的效果。”有时他也会用随身的傻瓜相机先做个简单记录,有待下次再拍。

对效果的追求,戴前锋近乎偏执。和很多摄影大师一样,《故城》里的照片都是用反转片(胶片的一种)。并且他的拍摄必带脚架,如此一来,他每次出门拍片带的装备重量就达30斤左右。“我说过一句有点不符合逻辑的话,区别业余、专业(摄影师)的标准就是看他带不带脚架。”戴前锋笑说,相机(手)端得再稳,和用了脚架拍摄的细腻程度还是一眼就能分出高下。

“我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去解放碑坐电车要1角4分钱,到了两路口还要转车,直到过了通远门才感觉是真的‘进城’了。”戴前锋感慨得像个孩子。“通远门就是一个进城的地方。进城、进城,进了城门才进了城。”

“还有,有时候坐的公交车不是走的通远门方向,我们回家的时候都要专门走和平路出通远门这方向,过过这把瘾。”戴前锋说,几十年来重庆的城门给自己的感觉其实没怎么变过,“进进出出的车水马龙赏心悦目,又有点神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摄影 高科

微信图片_20190313145829.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