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家试验“沙变土” 万亩沙漠变良田种出大西瓜
08-27 20:12:5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333333333.jpg

重庆交大副校长易志坚教授。

试验目的:缓解黄河河床抬升和沙尘暴困局

如果让沙子也具备土壤的属性,那么就能在力学和生态学之间找到一种关系,使沙子变成土壤。这意味着沙子也能栽种非沙生植物,甚至作物。

这个发现让易志坚自然而然想到沙漠的治理。

2009年,易志坚团队对这项发现进行试验,并从植物中提取出了一种纤维黏合剂,让沙子变成拥有生态—力学属性、具有“万向结合约束”的土壤。

打个比方,这种黏合剂和沙子加水搅拌后,黏合剂就会在沙粒之间形成有弹性的纽带,和沙粒共同变成一张“网”。这张“网”能像土壤一样,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也就能如土壤一样可以栽种植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分别在试验田内外地上抓了一把沙子,试验田外的沙子快速从指缝间流失,试验田内的沙子挖出就是一团土块。随后,记者在地上分别挖了两个坑,再往坑内倒上少许水,试验田外的沙坑眨眼间将水吸收殆尽,试验田内的土坑的水停留了大概4秒左右。

“前几年我们在阳台、屋顶都进行过小范围的试验。”易志坚说,有效果后,他们在重庆交大校园附近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试验,在加入黏合剂形成的土壤化沙子上面种植了玉米、红薯、萝卜、油菜,没想到成效显著,长势喜人。

在重庆交大校园附近做了4年试验,易志坚觉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决定进行实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试验。去年4月,易志坚团队计划到宁夏腾格里沙漠进行试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

易志坚介绍,腾格里沙漠有麦草方格固定沙丘,但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太大,是“会移动的沙丘”。因此,乌兰布和沙漠每年有数千万吨粗沙直接向黄河倾泻,致使黄河巴彦淖尔市境内河床普遍抬高,给上下游的防凌防汛增加了压力。每年春季,沙尘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蒙边境、贺兰山南乘风而起,途经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直入华北,是近年来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发生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在乌兰布和沙漠试验的治理意义更具现实意义,”易志坚表示,在极端条件下的试验,也能考察技术的适应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