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台风“安比”吹到京津冀!下一站竟然是……东北?!
07-24 18:53:46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号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消息,台风“安比”来到了华北……

▲7月24日上午10许,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市民在大雨中出行。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4日下午2点钟,“安比”位于河北唐山市境内,北纬39.9度,东经118.3度,外围最大风力8级(18米/秒),990百帕。过去一小时向东北方向移动了约45公里。

很多坐标京津冀的网友都说:从来没见过台风。

厉害了,Word“安比”。印象中,台风一般在沿海城市活动,这次怎么就来到了华北,据说还要继续北上,去东北那旮瘩溜一圈儿?

副高和冷空气共同“导演”

台风何以能够深入内地?“影响我国的台风与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如果副高距离我国东部沿海或陆地比较近,而北边的冷空气又相对较弱,对其削弱的慢,台风一般就会长驱直入,到达华北甚至东北。”24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具体到此次,许映龙表示,台风“安比”能够以热带风暴级强度继续北上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登陆后的行进路线靠近海岸线,这使得“安比”有一半结构留在海上,一半在陆地,海洋上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良好的环境助其保持“形体”。

二是地形相对平缓。江苏、山东大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坡度较缓、起伏小,对于减弱台风强度影响不大。

△24日6时,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地道积水已涨到1米,路边的绿化灌木都快被淹没

△24日9时30分,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地道积水已达2米。

受台风“安比”及其后期残余系统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至25日,山东北部、河北东部、北京中东部、天津、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中西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累计降雨量100~200毫米);其中京津冀地区主要强降雨时段在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

据介绍,与北京汛期往常的降雨相比,此次台风“安比”带来的降雨具有短时雨强大、并可能伴有雷电等显著特点,且东部地区可能有6级左右阵风。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看影响北京的很有可能只是台风“安比”的外围云系,而不是其主体云系,其降雨强度与台风直接影响明显不同。但由于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心位置的些许摆动和强度的变化,都会造成北京地区降雨落区和强度的变化,为预报带来巨大挑战。

东北的小伙伴注意!“未来,‘安比’将和冷空气共同作用,还将影响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给东北多地带来强降雨。”许映龙说。

其实,历史上,像“安比”这样登陆华东并一路北上的台风还有1984年第7号台风“芙瑞达”、1994年第6号台风“提姆”、1997年第11号台风“温妮”以及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除了“麦莎”外,“芙瑞达”“提姆”和“温妮”均影响到了黑龙江,其深入内陆的程度可见一斑。同时,这三个台风都在深入内陆的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降雨。

台风缘何扎堆登陆?

印象中,今年台风似乎格外多。截至7月24日,已有11个台风生成,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多3.5个,其中,6月份生成了4个台风,而往年只有1.8个台风生成;7月以来台风生成个数接近历史同期水平。

同时,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已有4个,偏多于历史同期水平的2.1个。除了台风“艾云尼”是在6月初登陆之外,台风“玛莉亚”“山神”和“安比”则是在7月11日至22日先后登陆我国,时间较为集中。

“今年6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台风活动较往年相比更为明显和活跃。”许映龙说,这主要是由于副高较为强势 南半球冷空气活跃造成的。

纵观今年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多个台风,首个登陆台风时间偏早、台风极值强度和登陆强度总体偏弱特征明显。台风“艾云尼”于6月6日就已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沿海登陆,比多年平均的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提早了25天。“另外,今年台风登陆我国的强度与往年相比总体偏弱,往年台风登陆我国的平均强度为30.9米/秒(11级),但今年以来台风登陆我国的平均强度仅为25.2米/秒(10级)。”许映龙说,但台风“玛莉亚”以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是7月份登陆福建的最强的台风。

目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已监测到四个热带气旋,但这一现象并非罕见。许映龙解释,台风一般在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南侧生成,当副高比较强势而且南半球冷空气较为活跃时,容易同时生成多个台风。

今年7月中旬之后,副高呈加强北抬的趋势。同时,南半球冷空气在这个时期相对活跃,当其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便会产生赤道西风。

目前,赤道西风已推进至东经160°附近,副高南侧的偏东风与赤道西风之间产生了比较强的气流辐合,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会出现多个对流云团,加之合适的大气环流动力条件和海温条件,则容易生成多个台风。

网上降雨“特大警报”为不实信息

受“安比”影响,北京自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出现了强降雨。据专家介绍,有气象记录以来,曾经有7次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接近北京。最早的一次为1956年8月2日,12号台风在浙江省象山港登陆,8月2日到6日影响北京,南郊观象台累计降水量达249.1毫米。

最近一次为,2017年7月29日,10号台风 “海棠”,登陆地点福建省福清市。8月2日白天到夜间北京受减弱的低压倒槽和东移高空槽的共同影响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房山、大兴、平谷、密云和顺义局地出现大暴雨。8月2日08时至3日0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36.7毫米,城区33.3毫米;最大降雨为房山长阳182.8毫米,最大雨强出现在房山站,2日19-20时降雨111.9毫米。

此次,与暴雨几乎同步的还有谣言。23日起,朋友圈在疯狂转发着这样一则“特大警报”:明天中午到夜间,有特大暴雨、极大的狂风和强烈雷电覆盖京津冀,已经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是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等。

对此,北京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为不实信息。据北京市气象台7月24日06时预报,24日白天北京阴有中到大雨,山前及东部、南部地区有暴雨,强降雨时段将持续至14时前后,降水过程伴有弱雷电,东部地区有7级左右阵风;24日夜间还有雷阵雨。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公众应通过正常渠道,如“首都之窗”网站首页、北京市气象局官方网站、“气象北京”官方微博、微信等获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不能盲目信谣、传谣。

原标题:台风“安比”吹到京津冀!下一站竟然是……东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