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泡在奶茶里的中国人
06-02 10:06:26 来源:澎湃新闻

粉丝将周杰伦的专辑封面改成了奶茶版。

澎湃新闻消息,最近几年,女生中间兴起了一股“戒糖热”。伴随着夏季减肥的需求,各种戒糖打卡计划开始提上日程。这些遵守戒糖计划的女孩,为了身材和皮肤健康等原因选择戒糖,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糖类的危害。戒糖的过程也常常伴随着一些“痛并快乐着”的声音:

“因为听周杰伦,我放弃了戒奶茶。”

“奶茶三分甜,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有些东西不配不加糖。”

我司最健康的女编辑

纪录片《ThatSugarFilm》中,主人公兼导演DamonGameau做了一个实验。他连续两个月,每天从“健康食物”(非糖果和垃圾食品)里摄入40勺糖(大部分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糖分含量)。实验结束后,医生们对Damon进行检查,发现他不仅患上了轻度脂肪肝,而且胰岛素水平濒临崩溃,腰围、体重显著增加。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糖正在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政府补助与食品巨头又是如何放纵这一切的?蒂姆·斯佩克特在《饮食的迷思》中表达出对糖类食品侵占食品加工行业的担忧,而作为一位癌症患者和著名医生的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在《每个人的战争》中指出:精制糖(高血糖)是癌症的助燃剂,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摄取和食用替代品来降低个人饮食中加工糖的比例。脂肪离开后,科学戒糖变得越来越重要。

纪录片《糖:新一代的健康杀手》

1.厂家故意把含糖量标签做得让人看不懂

果糖是自然界最甜的物质,比葡萄糖甜许多。自然界中,只有水果含有果糖,但是神奇的现代食品加工业使得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一直以来,人们担心的都是脂肪的危害,而糖的使用则蔓延开来,在巧妙的市场宣传下,它被打造成能量来源。在食品加工行业,脂肪留下的空缺渐渐地但也无可避免地被糖所填补。

所有的糖,不论是蔗糖、葡萄糖还是果糖,都被称为“纯能量”物质,因为它不含有其他的营养。食品工业巧妙地在“纯”上做起了文章,称糖只有能量,不含有脂肪。

宣传人员有意忽略了其中的果糖而把目光集中在葡萄糖上,告诉人们运动员会饮用高能量的葡萄糖饮料补充体力。马拉松巧克力糖(现在改名为士力架)和玛氏糖果——广告词“随时随地好状态”——宣称可以让你整天精神充沛,跑马拉松都不在话下。

糖甚至还有疗愈作用。高糖饮料葡萄适(Lucozade)打出铺天盖地的广告,称其有助于恢复健康(虽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而每瓶饮料中含有12勺糖。几乎全由糖(糖比膨化谷物还多)组成的早餐麦片也被包装成能让孩子精神饱满开启一天学习生活的完美早餐。除了可能会造成蛀牙,糖似乎就是一种毫无害处的天然能量优质来源,不过这得要在你本身很健康的情况下。

就这样我的“健康”早餐用15勺左右零脂肪的糖为我注入了“满满活力”,相当于喝两罐可乐。还好我摄入了大量纤维,可以减慢果糖和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从而可能减少其危害,但是糖中含有的大量热量,不管它是否是“纯热量”,肯定对人没有好处。我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

自从意识到失误后,我再去超市购物就成了学习之旅。“零脂肪”、“高纤维”、“不添加糖”、“一天五份健康膳食”这些标签往往以超大字体印刷在包装上,而含糖量却写在毫不起眼的位置,不用放大镜甚至无法看清,同时我还得在心里默默把“××克”换算成几勺。

厂家是故意把含糖量标签做得让人看不懂的——把模糊且各异的每“份”中含有的各种名目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天然糖和人造糖、龙舌兰糖浆、玉米糖浆、果糖、水果中提取的糖(好像这种糖特别健康)混为一谈。

在西方国家,平均每人每天从果汁中摄入的热量就有100千卡,而且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样很健康,可以很方便地摄入一天所需的水果和维生素C。然而,98%的果汁是用浓缩果汁加入大量的糖制成的,其中的糖比同等重量的可乐中还要多。

比这还要糟糕的是粉色的“老式”柠檬汽水、姜汁汽水和其他许多果味饮料或什锦果汁,里面加的糖更多:每杯这种饮料含有10勺糖。

而其他一些食品比如有机酸奶中也有大量的糖,只不过厂家在糖前面聪明的加上了“天然水果来源”、“有机生产糖浆”等字样。龙舌兰糖浆常被用作糖的替代品,厂家宣称它是从龙舌兰(由蝙蝠授粉)中提取的,因此比糖更健康,而且甜度高出15%。遗憾的是,尽管这种植物虽然产自异域,但没有健康优势,因为它的高甜度实际上来自其中含量达70%的果糖。

徜徉在超市的货架中间,你会发现Hovis面包和其他貌似很健康的全谷面包里都含有糖。汉堡面包里的糖更是多到如果不在上面点缀黄瓜片,它就能被当成甜点。每一小份番茄酱就有1勺糖。

牛肉派、速食汤、罐装豆子、意大利千层面、意大利面酱、香肠、熏三文鱼、海鲜棒、外表看来很健康的沙拉、低脂沙拉、麦片棒、早餐麦片和即食咖喱中也有糖。一碗罐装番茄酱中的糖(12克)比一碗Frosties早餐麦片的糖还多。

基本上,你很难找到有哪种包装好的食品中不含糖——如果你能看见包装上的超小字体的话。哪怕其中的糖是从水果或者“更健康的”原料中提取的,也不会有任何区别,因为没有纤维素的话,身体的吸收过程是一样的。

为什么所有食品中都要加糖呢?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爱吃甜。

人们的喜好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再从桌上的糖碗中拿糖加到食物里。食物都是越甜越好,人们不再怀念那些鱼尝起来有咸味、果干略带酸味的好时光。随着食物越来越甜,加工食品和果汁中的糖越来越多,我们对糖的耐受度也在增加,要更多的糖才能触动我们的味蕾。人们同样不喜欢低脂及脱脂食物的味道,最近食品中盐的含量稍有下降,为了弥补风味不足,食品公司好心地添加了一种神奇的调味品——糖。

对甜味的喜好部分也和文化及基因有关。尽管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喜爱甜味,但由于前面提到的甜味受体基因的差别,对糖的喜爱程度差异很大。肥胖倾向与对糖的喜好有关。2015年,通过大规模的国际合作研究,科学家们确定了约100种肥胖基因,每一种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都起着微小的作用,同时还有更多的基因正被发掘。对某些人来说,携带肥胖基因并不一定导致肥胖,除非他们喜好某些种类的食物。

一项研究招募了3万名美国人并分析了32种最常见的肥胖基因在他们体内的变异情况。研究发现那些运气不佳地拥有10个肥胖基因的人更容易受含糖饮料的影响。接下来的5年里,即使他们每天只喝一罐汽水,肥胖风险也会增高1倍。科学家还不能解释为什么糖会促进肥胖基因的表达,但毫无疑问人天生就爱甜食,可能是为了发现可供食用的碳水化合物。有趣的是,能和糖发生相互作用的基因大部分都影响脑的功能。

在与芬兰同行合作进行的双胞胎研究中,我们发现嗜好糖的差异有50%由基因决定,其余部分是饮食习惯或者周围对糖的消费文化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人们对含糖量20%的糖水的喜好程度与他们是否经常吃甜食有关。在儿童时期,对甜食的喜好部分由基因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高糖的食物也会让我们对糖的耐受不断增加,最后吃得越来越甜。

2.脂肪的存在掩盖了对糖的担忧

政府不愿限制反式脂肪的使用,更回避规定食品和饮料中糖的使用限量,而代之以与食品工业进行所谓的“协商”。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食品标签上糖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0%以下,食品工业对此做出激烈的反应。

美国的玉米糖业游说组织向国会请愿,并威胁要撤回给世卫组织的资金。不为所动的世卫组织在新版的2014年草案中提出10%的限量是合理的,并且政府应力争将其进一步减少到只占5%,相当于一罐可乐中的糖含量。

然而如果没有立法来约束,指南的作用不大。普通的英美民众食用的糖是推荐量的2倍,年轻人摄入得更多。食品工业的反应在意料之中,他们斥责这一规定缺乏坚实可靠的科学证据,声称不能把所有的糖混为一谈。

在食品工业的类似游说下,英国政府置医生、首席医疗官员和卫生组织的建议于不顾,拒绝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例如施加限制或者对糖征税。与此相反,丹麦在取消了对饱和脂肪征税后,在2013年提高了对含糖食品征收的小额税,增加的幅度对减少糖的消费已经初见成效。

现今,糖在西方食品业中的使用快速增长,主要是经济和政治原因的推动。

20世纪60年代早期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古巴的甘蔗断货,糖价上涨,美国政府决心实现自给自足。爱吃汉堡的尼克松总统认为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避免社会动乱,保障食品价格低廉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政府计划对廉价食品给予补贴,而食品巨头乐见其成。

随着大量廉价的玉米被制成淀粉,政府大手笔的补贴推波助澜,20世纪70年代高果糖的玉米糖浆(HFCS)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这种糖浆的果糖含量较高(果糖与葡萄糖之比为55/45),和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成的一般的糖口感无异。美国政府决心不惜代价维护玉米产业的利益,对进口的糖实行额外征税,确保玉米糖浆价格的优势。这也意味着玉米糖浆被广泛添加到饮料和加工食品中,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销量出现大幅增长。

欧盟不愿使用玉米糖浆,因为政府对当地(主要是法国)的甜菜(甜菜是一种根茎蔬菜)制糖产业给予补贴。补贴主要由两种方式实现:依照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保持甜菜价格稳定,为此每年需花费纳税人15亿欧元;同时对每吨进口甘蔗征收300欧元的税,使其成本翻倍。

英国因为过去殖民地众多,蔗糖能满足国内需要,而在欧盟政策的影响下,连几乎等同于糖的代名词的泰莱公司(Tate&Lyle)都已将旗下的制糖产业出售。

最终结果是世界各地糖的价格都很低廉,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低价是以政府的大力补贴为前提的。这些因素导致过去三十年中含量饮料的销量大幅增长。从饮料中获取的热量前所未有地成为了西方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针对究竟是糖还是脂肪导致了现代的肥胖这一问题,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972年,安塞尔·基斯的高脂饮食导致肥胖这一理论的主要反对者约翰·尤德金——英国的生理学和营养学家,写了一本颇有远见的著作《白色恶魔》(Pure,WhiteandDeadly)。他在书中提出糖而非脂肪才是健康问题的元凶。两人因此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但不论是基斯还是尤德金,两人都没有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而只是基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得出了结论,而这些研究本身很可能存在缺陷。最终基斯凭借较好的公关能力成了这一争论的获胜者,至少他的观点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为了向公众传达“脂肪有害健康”这一符合食品巨头利益的信息,对糖的危害的担心被掩盖了。尤德金认为和脂肪不同,精制糖是后来才出现在饮食中的,而我们现在食用糖的量是历史上的20倍。

在农业诞生之前,人类只能从成熟水果或者野生蜂蜜中获取糖分,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机会很少。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种植甘蔗,但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糖和蜂蜜一样还是奢侈品。在16世纪买糖就像今天买鱼子酱那么奢侈。奴隶贸易带来的大量劳动力使加勒比海的种植园大规模发展,糖的产量开始增加,品质也越来越好,价格也渐渐地越来越低。

很难准确估计糖的人均消耗量的变化,因为食品中添加的各种原料越来越多,但从19世纪末期以来,糖的消耗量增加了近20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国内糖的消耗量以每10年增加10%的速度稳步增长,与之相伴的主要是脂肪摄入量的减少。问题仍然存在:按照重量来说,人们现在食用的糖比脂肪或蛋白质都还多,这究竟是福还是祸?

纪录片《糖:新一代的健康杀手》

3.精制糖和白面粉直接加剧癌症生长

我们的基因依然留有数十万年前正在演变时的印记,那时人类还是狩猎者和采集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基因仍然与我们祖先的环境,尤其是祖先的食物来源相适应,至今也没有大的改变。

今天我们的身体依然期望采用那时的饮食习惯,吃的东西都来自于捕猎和采集。这种饮食习惯包含大量的蔬菜水果,偶尔会有一些野生动物的蛋和肉。这些食物能保持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平衡,糖分很少,也不含面粉。(我们祖先唯一的糖分来源是蜂蜜,他们不吃谷物。)

西方营养学调查显示,我们身体56%的热量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这三个来源在我们基因演变时都是不存在的:

●精制糖(蔗糖和甜菜糖、玉米糖浆等)

●漂白面粉(白面包、白面条等)

●植物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反式脂肪等)

这三种来源中,人体维持机能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或ω-3脂肪酸含量很低。另一方面,它们会直接加剧癌症的生长。

精制糖消费的变化: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基因组成已经演变完成),每人一年消费2公斤(4磅);1830年每人一年消费5公斤(11磅);2000年每人一年消费70公斤(150磅)。 

人类对精制糖的消费突飞猛进。然而我们的基因却是在一个每人每年最多食用2公斤(约4磅)蜂蜜的环境下演变的。1830年,每人每年要消费5公斤(约11磅)糖,到20世纪末,每人每年要消费惊人的70公斤(约150磅)糖。

德国生物学家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OttoHeinrichWarburg)由于发现了恶性肿瘤的新陈代谢主要依靠摄取葡萄糖,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葡萄糖在人体中是一种可被直接吸收的糖分)。事实上,常用来检测癌症的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PET扫描)测量的就是人体内消耗葡萄糖最多的部位,如果某个部位因消耗了过多的糖分而特别突出,那很有可能就是癌症引起的。

当我们吃糖或白面粉这些高“血糖指数”食物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迅速上升。身体会立即释放出一定量的胰岛素以使葡萄糖进入细胞。随着胰岛素一同分泌出来的还有另一种分子,叫作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是刺激细胞生长。简言之,糖分为身体组织提供营养并使其更快地生长。此外,胰岛素和IGF还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它们会促进炎症因子的作用,也会刺激细胞的生长和活动,反而会成为肿瘤的养料。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胰岛素的峰值和IGF的分泌不仅会直接加速癌细胞的生长,也会提高癌细胞侵入临近组织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注射了乳腺癌细胞的老鼠体内发现:当这些老鼠的胰岛素系统受到糖分的刺激时,它们体内的癌细胞就不易受到化疗的影响。研究人员由此推断,现在需要一种对抗癌症的新药物,即用来降低血液中胰岛素的峰值和IGF含量的药物。

用不着等到这种新药问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减少自己饮食中对精制糖和白面粉的摄入量,这个简单的举措对减少血液中胰岛素和IGF的含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会产生一些附加效果,比如让皮肤更健康。

血糖含量和炎症之间的联系似乎有点牵强。糖果、咖啡里的一块方糖或是一片涂着果酱的白面包怎么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呢?不过当我们提到皮肤丘疹时,这个联系就显而易见了。

短片《8个迹象表明你吃了太多的糖》

洛伦·科登(LorenCordain)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营养学的一名研究人员,有句话听起来很好笑,痤疮(一种由表皮炎症及其他机制导致的皮肤病)是80%到95%的西方青少年的成人礼。他了解到某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的人群不会患上痤疮,于是想找出其中原因。

为了调查这一现象,科登跟随一队皮肤科医生检查了1200名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新几内亚吉塔哇(Kitavan)岛上的青少年的皮肤,以及130名居住在巴拉圭隔离地带的阿才印第安人的皮肤。在这两组人身上,他们没有发现任何痤疮的痕迹。这群研究者在《皮肤病学文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归功于那些青少年的营养。这些不受现代世界干扰的人群的饮食和我们遥远的祖先有点类似:没有精制糖,也没有白面粉,因此不会出现胰岛素峰,IGF也不会升高。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说服一些西方青少年在饮食中节制食用糖和白面粉3个月。几周之后,他们的胰岛素和IGF含量锐减,痤疮也少了很多。

吃糖热潮有助于癌症流行,因其会导致人体内胰岛素和IGF的含量激增,我们对此深信不疑。用植入了乳腺癌细胞的老鼠做实验,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血糖指数的食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两个半月后,血糖经常处于高值的24只老鼠中有2/3(16只)死亡,相对而言,在20只食用低血糖指数食物的老鼠中,只有一只死亡。当然,不可能在人类身上做这样的实验。

但是,一项亚洲和西方人口的比较研究却给了我们相同的启示:采用低糖的亚洲饮食习惯的人,患上激素驱动型癌症的概率只有那些吃高糖、精制食物的人的1/5到1/10,而高糖、精制食物是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口的典型饮食习惯。

纪录片《糖:新一代健康杀手》

【相关图书】

01

饮食的迷思

[英]蒂姆·斯佩克特 著

书中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益生元的好处在哪里,吃什么、怎么吃可能更健康……书中很多介绍可能让你惊讶:计算卡路里这事没什么用,主要靠运动也很难长久减肥,无糖饮料并不比含糖饮料更健康,贸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反而可能损害健康……

02

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

(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著

本书是一本有充分科学研究支撑的防癌抗癌指南。在癌症成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平均每6人就有1人死于癌症(见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的当下,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些什么,来降低患癌的可能?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接受常规癌症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的同时,还能在生活中做些什么,来巩固治疗效果,防治癌症扩散?

作者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博士既是癌症患者,更是一位有优异科研背景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医生。在本书中,他综合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合十余年的抗癌经验,写就此书,试图为健康人预防癌症、癌症患者巩固抗癌效果提供帮助。书中所阐述的一些自然的保健方法,有助于预防癌症、防止癌扩散或增强癌症治疗的效果,可用做预防癌症的生活指南、常规癌症治疗手段的补充。

原标题:泡在奶茶里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