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消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受博信股份和承兴国际控股实控人罗静被刑拘事件影响,诺亚财富旗下歌斐资产34亿元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产品发生延期,该基金的底层资产是承兴在京东的应收账款。
换句话说,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相当于借钱给京东,到期后由京东还款或承兴进行回购。不过,诺亚踩雷后,利益攸关方纷纷甩锅。
歌斐资产对承兴和京东提起司法诉讼,京东表示对承兴供应链融资一事毫不知情,承兴国际涉嫌伪造与京东的业务合同,公司已经报案,并质疑歌斐推卸“风控存在重大缺陷”的责任。
目前诺亚财富手握两张牌,一是持有承兴国际控股6.77亿股的质押股票,二是申请查封了上市公司股票和相关银行账户。
但是,承兴国际控股股价暴跌之后,截至7月10日收盘,诺亚财富持有其6.77亿股的市值仅为3.4亿元(人民币)左右,若罗静已经资不抵债,银行账户资产为零,相较于34亿元的“黑洞”,诺亚财富持有的质押股票也只是杯水车薪,投资者可能面临巨额损失。
多米诺骨牌的倒塌
罗静被刑事拘留,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随后诺亚财富、云南信托和湘财证券等机构纷纷被爆踩雷,截至目前,至少已经有8家机构被爆陷入“罗静案”,而作为债务人的京东和苏宁均否认与承兴的业务合同。
诺亚财富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案件进入侦查,相信侦查独立专业,避免影响侦查,我们不便披露细节,这也是在保护我们投资人最大权益。关于案件的问询,请与经侦部门确认。”
究竟是京东不知情、诺亚财富被承兴“欺诈”,还是京东和承兴联合“诈骗”,又或是诺亚财富联合承兴发“假标”?还需要等待警方进一步的调查。
据了解,应收账款融资属于保理业务,一般需要商务合同、发(送)货凭证或货物单据和增值税发票等,另外,资金方与借款方同时去债务人公司当面确权,需要对应收账款真实性和转让的有效性进行核查。
“34亿肯定是分成多个小合同,他们带来的头几个亿合同有可能是真的”,谈及诺亚财富踩雷承兴事件时,诺亚系公司一名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但是后续有可能就是造假,最后是虚构了”。
一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人士也认为,诺亚财富“极有可能是被萝卜章骗了”,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般财富管理公司的风控流程表面很严格,但实际上为了规模,多数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论是被骗还是掉以轻心,如京东所言,从始至终,歌斐资管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和京东进行合同真实性的验证,也暴露了其自身在合规和风险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
据媒体报道,诺亚财富被爆踩雷后,有财富管理行业人士称,罗静与其承兴系公司所设计的这一供应链债权融资产品方案,曾在多个融资平台进行兜售,由于承兴系方面对出资方要求的京东高管出面进行面签这一核心程序极为抵触,部分融资平台最终敬而远之。
但是作为国内第三方财富机构龙头的诺亚却中招了,原因何在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楠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诺亚财富上市以后,业务规模膨胀得很快,目前诺亚自己的产品已经占所有业务的61%。而诺亚的风控水平却没有跟上,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钱去哪儿了?
目前,市场人士纷纷猜测究竟谁在说谎,谁在造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关键要弄清楚的是,“罗静把钱弄哪儿去了?”
公开资料显示,罗静于1996年在香港创办承兴国际。2015年,罗静先后收购港股奕达国际和新加坡上市公司CamsingHealthcare(承兴大健康),2017年收购A股博信股份。
正是收购博信股份之后,令这位“商界花木兰”备受挫折。
2017年7月份,罗静成立苏州晟隽,通过该公司大手笔出资15亿元收购博信股份28.39%股权,成为公司实控人。
苏州晟隽是广东中诚实业控股(原名为广州承兴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中诚”)的全资子公司,收购时苏州晟隽注册资本仅2亿元,公告显示,剩余收购资金来自控股股东广东中诚的自有资金。在完成收购之后,苏州晟隽增资至15亿元。
由于转型失败,2018年博信股份净利润为-5244.7万元,但是其2018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
在7月9日的公告中,博信股份称,公司日常经营资金来源于控股股东苏州晟隽7亿元额度内循环使用的借款,公司后续获得控股股东持续资金支持尚存在不确定,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务造成影响。
而早在2018年1月份,苏州晟隽收购博信股份不久之后,就已经向博信股份无偿提供授信额度为5亿元的借款,当年10月份,授信额度被调整为7亿元。
2015年以来,罗静就疑似通过歌斐资管进行供应链融资。在收购博信股份和为其提供授信借款前后,罗静更是通过歌斐资管多次融资。
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的公开信显示,受罗静被刑拘影响,延期兑付的是核心企业系列基金。
中国新闻周刊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现,歌斐资管旗下管理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基金共38只,其中34只密集成立于2017年7月份至2018年4月份之间,与罗静收购博信股份并为其无偿提供授信的时间相吻合。这34只基金的管理人均为上海歌斐资管(歌斐资管子公司),目前26只处于正常运作,8只已经清算。
上述官网还显示,目前歌斐资管旗下2只创世核心企业基金已经延期,分别是歌斐创世核心企业一号和四号投资基金。
“虚构项目就是为了资金腾挪”,张楠表示,“罗静很有可能是挪用资金去做资本运作了。”
其实,在为博信股份提供财务支持的时候,前述广东中诚本身已有巨大财务压力。
据博信股份公告,2018年6月份,苏州晟隽已经将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质押给杭州金投承兴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金投承兴”),质押的目的为满足苏州晟隽控股股东广东中诚的业务发展需要及补充经营流动资金。
另据企查查,从2017年9月份,广东中诚开始质押股权,先后将股权质押给湖北省担保集团和杭州金投承兴。目前仍有效的一笔为2018年11月份,其质押给杭州金投承兴的15万股股权。
投资者或承担巨额损失?
在内部公开信中,汪静波提到歌斐资管在发现风险因素的第一时间,就采取最快行动,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是增加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并查封了上市公司股票和相关银行账户。
不过,张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罗静手中全部承兴国际的股份都质押给了诺亚财富,经过暴跌之后,目前这部分股份的市值只有3亿元多,如果欺诈事实成立,上市公司可能会面临巨额索赔,购买了这部分产品的投资者也可能面临巨额的损失。
作为国内第三方财富机构的龙头,诺亚财富近年来踩雷不断。在此番34亿元踩雷事件之前,其就在悦榕基金、辉山乳业、乐视网等6个项目上踩雷。据如是金融研究院梳理,诺亚财富所踩7个雷的金额全部加总,投资者近百亿元资金受到波及。
在诺亚财富历次踩雷事件中,有涉嫌夸大宣传、未履行尽职义务、风控失效等问题。
比如在踩雷辉山乳业上,诺亚财富将借贷债权归为应收账款债权,且没有进行尽职调查,于2018年7月31日被江苏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而对于投资者的维权,诺亚财富选择了指责,一度引起市场热议。
值得关注的是,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这次仍旧踩雷,这也是外界疑惑之处。
据网络爆出的创世核心企业集定私募基金的推荐材料,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7.7%,收益率相当高。
“其实从逻辑上判断就可以知道这种产品很有风险了。”张楠表示,“京东自己的融资成本在5%左右,如果旗下保理公司把应收账款买下来做成产品,可以纯赚这中间的利差。为什么要把应收账款卖给外部企业?如果京东不配合的话,你怎么确定这应收账款不是造假的?”
原标题:“商界花木兰”被拘,诺亚财富踩雷,34亿元去哪儿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