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最近这两年“戒糖”的新闻多了起来。吃糖长胖,吃糖长痘,吃糖变老,吃糖坏牙……一时间,糖的黑历史似乎都被扒了出来。这对于我这种爱吃甜的人,真是一种酷刑。以前吃甜食,只单纯觉得快乐,可现在吃甜食,少不了纠结和负罪感。最可恨的是嘴上说着要控制,身体却又成为甜食的俘虏。(吃甜吃出这么多的心理活动,别说只有我一个)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让人又爱又恨的“糖”。
嗜甜,原始的欲望
深深记得《白鹿原》里黑娃第一次吃到冰糖的样子是浑身颤抖。当时的黑娃没见过这个东西,还以为是石子,直到兆鹏告诉他这是可以吃的冰糖,他才开始尝。
那段描写非常精彩——
黑娃把冰糖丢进嘴里,呆呆地站住连动也不敢动了,那是怎样美妙的一种感觉啊:无可比拟的甜滋滋的味道使他浑身颤抖起来,竟然哇地一声哭了。鹿兆鹏吓得扭住黑娃的腮帮子,担心冰糖可能卡住了喉咙。黑娃悲哀地扭开脸,忽然跳起来说:我将来挣下钱,先买狗日的一口袋冰糖。
这是第一次吃到糖的少年感受到的震撼,也是人对甜食的本能渴望。
然而,黑娃在尝到冰糖甜的同时,也尝到了买不起冰糖的苦。这颗小小的冰糖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欲望,看到了阶级差异,也看到了糖对自己的羞辱。
于是,几天之后,当兆鹏又给了他一块更好吃更稀罕的水晶饼时,黑娃却再没有接受这份馈赠,甚至一咬牙把水晶饼扔到了路边的草丛里。他对鹿兆鹏说:
财东娃,你要是每天都能拿一块水晶饼一块冰糖来孝敬我,我就给你捡起来吃了…我再也不吃你的什么饼儿什么糖了,免得我夜里做梦都在吃,醒来流一摊涎水……
而我们对糖的情感与黑娃又不同,我们已经可以轻易吃到各种美味的甜点,可我们还是有各种担心,担心不健康,担心不漂亮,所以我们依然在跟自己的欲望作斗争。糖带给我们的远不止甜蜜,还有克制和自律。以前我们是在努力追求糖,现在我们是在努力拒绝糖。
其实,人类对甜的喜爱是天生的,毕竟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味道,就是母乳的甜味。从生理上讲,吃甜可以激活人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使人有上瘾的快感,越吃越想吃。
蔗糖,让世界有点甜
甜味能够征服世界,还主要归功于蔗糖的出现和普及。
从甘蔗中提取蔗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能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也才不过500年。野生甘蔗最早起源于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也有说法称起源于中国)。
刚开始时,人们只是咀嚼吮吸甘蔗的汁液,后来才发明了提取蔗糖的方法。在蔗糖出现以前,蜂蜜几乎是人类唯一的天然甜味剂。蔗糖的发明则直接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中世纪时,蔗糖在欧洲还属于珍稀的奢侈品。只有在欧洲王室、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餐桌上,才能看到天价进口的糖,这些糖也被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戏剧的是,欧洲人喜欢蔗糖,可是欧洲却并不适合种甘蔗,于是其殖民地就成了一种补偿。
1823年,英国殖民地安提瓜的甘蔗种植园
新航路开辟以后,美洲殖民地上的甘蔗种植园迅猛发展,到1700年,美洲新大陆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甘蔗工厂。
由于蔗糖的制作条件较为严苛,从甘蔗的收割、榨汁到提炼蔗糖都必须争分夺秒,甚至需要就地就近完成整个加工流程,所以工厂和农场在蔗糖生产中的结合就必不可少。同时,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欧洲国家在美洲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的同时,就想到了要从非洲运来大量奴隶作为劳动力。
这样,蔗糖的生产就利用了亚洲植物、欧洲的资本、非洲的劳动力以及美洲的土地,进而成为一种国际化产物。
甘蔗工厂
蔗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蔗糖产量大大增加,其价格也随之降低。蔗糖从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渐渐变成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必需品。
它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特别是英国人的饮食和消费结构。一份1797年的家庭账单显示,一户人家一年买糖的花费可达到100英镑。
对于英国人来说,糖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他们热量的重要来源,说“英国人人爱糖”可一点也不夸张。
而在我国,蔗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甘蔗制糖的国家之一。早在战国时代的《楚辞》中就有将蔗浆用于祭祀中的记载,只不过当时的“蔗”还写作“柘”,真正的“蔗”字到汉代才出现。
公元1世纪的《神异经》记载,“南方荒内,甘蔗之林”。说的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昆邻地区,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成片地种植甘蔗了。
到了唐代,我国甘蔗种植更为普遍,温州甘蔗、绵阳甘蔗、成都蔗糖、梓州蔗糖在全国最为出色,还被列为贡品,其中三处都位于四川。
明代的蔗糖制作采用三级炼糖法,即“蔗汁经炼为赤糖,再炼而成霜为白糖,再三炼而凝之曰冰糖”,蔗糖已经大量生产并在市面上销售。
到了清代前期,我国的蔗糖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广东地区的蔗糖贩卖非常活跃,贩糖已成为当地的一个专门行业“糖行”。广东所产的蔗糖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其他省份。
广东十三行
文人,都爱吃点糖
糖在我国也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上至七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都爱吃点糖,鲁迅先生就是糖的忠实粉丝。
鲁迅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三十刚出头就拔了好几颗牙,一生都在饱受牙痛的折磨。为此,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从胡须说到牙齿》,吐槽自己牙不好是遗传父亲。明明自己贪吃糖却赖父亲,想必父亲觉得冤。
鲁迅爱吃糖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在北京那些年,他常去前门、观音寺街这些地方买糖和点心。
1926年夏,有个朋友从河南来,送给鲁迅一包霜糖。鲁迅打开一看,却是“圆圆的小薄片,黄棕色,吃起来又亮又细腻,确是好东西”。
许广平告诉他,这是河南名产,用柿霜制成的,专治嘴角生疮。等她说明白,鲁迅已经吃掉大半了,连忙将剩余的收起来,准备将来派上用场。
可是当天夜里,鲁迅又忍不住把糖包拿出来,大饱口福。因为他想起自己平时嘴角生疮的机会并不多,还不如趁现在新鲜吃一些。没想到一吃就又吃掉了一大半。
这样可爱的鲁迅与平日里严肃的作家形象形成了一种反差萌,让人忍俊不禁。这与我们这些吃货有何区别?
可能因为写作太苦了,吃点甜食可以增加灵感,许多文人都爱吃点糖。文史学家郑逸梅不喜烟酒,就爱吃些酥糖之类的零食。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爱吃糖,他和鲁迅一样拥有一个装零食的大柜子。柜子里琳琅满目,从胶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等苏式茶点,到蜜枣、茯苓饼、核桃、松子等等,无所不爱,仿佛一家小型糖果店。
王国维的夫人每个月都会从清华园进城购物,为他备置一些精致的点心。
吃甜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种快乐就变成了我们的负担?就连喝个奶茶都要选无糖。(尽管中国各食品检验所近几年的查验结果都证明,各品牌号称无糖的奶茶里其实都有糖)。
我想其原因除了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之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人要求品质生活,重视健康,重视养生,重视美丽,眼光开始向上,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口腹之欲。一部糖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进化史。
糖是多数现代慢性病的‘主犯’——糖在肝脏中代谢,肝脏会将糖转化为脂肪,提高甘油三酯,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干扰代谢,使血压升高并可能损害肝脏,此外还将提高心脏病发生率和中风几率等,引发多种疾病。
但是,面对糖我们无需恐慌,想想如果没有糖,世界将会多么无趣。那么就吃一点儿吧,如果你可以控制自己只吃一点儿……
原标题:一路向甜:人类为什么戒不掉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