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侠客岛:黎巴嫩“变天”:大国夹缝中的乱局
08-12 18:47:18 来源:侠客岛

宛如核爆的蘑菇云、差点被冲击波掀倒的新娘、超过160人身亡、6000多人受伤……发生于8月4日的贝鲁特大爆炸引发全球关注。

但随后的事态发展再次出乎人们意料——在4位部长级官员辞职后,8月10日晚间黎巴嫩总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本届政府集体辞职。

更蹊跷的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慰问后,竟有6万黎巴嫩人签署请愿书,要求法国托管黎巴嫩。

一场大爆炸,为何会引发黎巴嫩政坛“大地震”?

爆炸后的贝鲁特港口(图源:路透社)

愤怒

这场事故发生的原因,官方仍未完全公布。身处中东的岛叔从黎巴嫩记者朋友那里得到的说法是,事发日傍晚6点左右,几个工人正在贝鲁特港口焊接一座仓库的铁门,不料焊接的火花引燃了仓库里的烟花,烟花爆炸的火焰又把高温传导到附近的仓库,随后存放在这座仓库里的2750吨硝酸铵被引爆。

专家表示,这次爆炸相当于5000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四分之一,冲击半径达到7公里,就连隔海相望、距离150海里的塞浦路斯居民都感觉到了。

岛叔的这位朋友也住在贝鲁特,所幸其家人都还安全,但她的闺蜜夫妇事发时正在港口附近喝咖啡,那位丈夫的遗体后来被发现,她的闺蜜却完全“消失”了。

这场悲剧引发了黎巴嫩民众的愤怒。在此之前,普通公众根本不知道这座仓库存放着如此巨量的危险化学品,而之后的新闻报道证实,不但黎巴嫩的高级官员们知道这批硝酸铵已在此存放6年,黎巴嫩海关还曾6度发函,请求司法部裁定将硝酸铵移走,司法部始终没有回复。

爆炸发生后,贝鲁特街头每天都有规模不等的抗议活动。政府部门和议会大楼成为抗议人群冲击的对象。8月9日,黎巴嫩外交部、经济部及环境部一度被抗议者“占领”,抗议者要求“腐败的统治精英”下台。

示威者拉开铁丝网试图冲入黎巴嫩议会大楼(图源:新华社)

这次爆炸显然与黎巴嫩当局的腐败渎职撇不开关系,但民众的愤怒不止于此。黎巴嫩曾被称为“中东小巴黎”,而近几十年沦为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的国家,此轮大规模抗议其实是人们长久积累不满的总爆发。

黎巴嫩为何会沦落?这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

黎巴嫩是一个面积1.045万平方千米、人口600多万的“小国”,但其战略位置很重要:南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北部与叙利亚接壤,近代以来这里成为西方国家和中东大国等各种外国势力的角力场。

其中,法国、美国、土耳其、伊朗、沙特都是这个竞技场的重要“玩家”。

黎巴嫩的战略位置(图源:网络)

殖民

回到文章开头的“请求法国托管”事件。在爆炸发生后不到48个小时,马克龙就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了。为什么法国的表现这么积极?

这与历史原因有关。黎巴嫩地区原属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860年黎巴嫩的基督教派和穆斯林发生冲突,法国趁机出兵干预,成功将黎巴嫩变成了自治区,此后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后,英、法两国秘密签订了瓜分阿拉伯地区的《赛克斯-皮科协定》,约旦、伊拉克、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黎巴嫩和叙利亚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从1860年到1943年黎巴嫩独立,法国差不多“殖民”了黎巴嫩近80年,自此法国的影响就没有离开过黎巴嫩。如今黎巴嫩的基督教马龙派、议会中的长枪党都是法国施加影响力的重要纽带。

不过,随着近年来法国自身经济状况不佳,在地中海地区投放的外交资源减弱,其对黎巴嫩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而这一次,马克龙被认为想挽回宗主国的“面子”。

当天,马克龙一到黎巴嫩就摆出了一副殖民统治者的姿态。据报道,他一踏上贝鲁特的土地,就径直来到受灾现场。他一路查看被爆炸重创的地点,与随同人员交流重建方案,还与街头群众用法语“亲切交谈”。

在面对黎巴嫩官员时,马克龙语带不快地问:“你们还剩下多少储备小麦?”又批评道:“作为港口负责人,有义务了解物资缺乏的情况,不然怎么安排救援呢?”

“视察”结束后,马克龙让陪同的黎巴嫩总统“走开点”,独自举行了一个长达4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马克龙说,黎巴嫩政界需要进行一次“政治改革”,他已向黎巴嫩当局提出了一份“紧急改革路线图”,如果不进行改革,黎巴嫩会遭受法兰西的制裁。

黎巴嫩的朋友告诉岛叔,有人请求法国托管是真事,因为历史影响黎巴嫩确实存在不少“亲法派”,贝鲁特甚至还有一个区是讲法语的,当然更多黎巴嫩人希望国家能独立自主。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国在黎巴嫩的经营究竟有多深。

马克龙“视察”贝鲁特受灾区(图源:新华社) 

干预

另一个对黎巴嫩有诸多干预的国家当然就是无处不在的美国了。可以说,历史上黎巴嫩的美梦破灭就是从美军进入那一刻开始。

黎巴嫩刚独立时,各教派达成了妥协,政治和社会相对稳定。黎巴嫩当时的目标是变成“中东瑞士”,贝鲁特要变成“中东巴黎”,后来黎巴嫩的发展确实也不错,在中东颇为亮眼。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56年。当年10月,英法联军为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埃及要国有化)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在英法停火之后,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必须抢在苏联之前介入中东局势,填补力量真空。

美国挑中了黎巴嫩下手。当时CIA在贝鲁特制造了多起暴力事件,引发教派冲突,而美国则将这些事宣传成埃及和叙利亚的阴谋。1958年,受到美国利诱的黎巴嫩总统夏蒙以内乱为由,向白宫发出派兵请求,随后1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黎巴嫩。

可没想到,美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倒了夏蒙政权。如此,美国得到了在中东的第一个傀儡政权。

政治斗争激烈的黎巴嫩1975年又爆发了内战。但此次内战在外国势力干涉下成为以色列和叙利亚的战场,而英、法、美、沙特、伊朗都深度卷入了这场战争。

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无暇干预黎巴嫩,才逐渐放松了对黎巴嫩的控制。

时间拉回到现在。8月8日,当大量抗议者涌入贝鲁特 “烈士广场”、大喊反政府口号时,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在推特上煽风点火,说:“黎巴嫩民众已遭受了太多痛苦,他们应有一个能倾听他们声音、能做出改变、响应民众对透明度和政府责任要求的领导人。”

8月8日大量抗议者涌入贝鲁特 “烈士广场”(图源:法新社)

其实在去年10月,美国已曾利用黎巴嫩人民对前总理的不满,策划过一次未成功的街头骚乱。

当时,起先人们走上街头抗议前总理哈里里,可是没几天抗议民众发现风向变了,抗议内容从“反对政府腐败”变成了“反对真主党,要求解除真主党武装”。在这背后,是美国运用了在黎巴嫩的大量NGO,引导着抗议的方向和目标(岛叔注: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美国为何又在黎巴嫩煽动街头斗争?

在2018年的议会大选中,黎巴嫩真主党及其盟友一举拿下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但在美国看来,真主党是他们控制黎巴嫩的最大障碍,因此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搞倒真主党。

黎巴嫩的未来会怎样?岛叔的黎巴嫩朋友还没有答案。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没有一个稳定而有力的政府,谁来重建贝鲁特港?谁来给黎巴嫩灾民重建家园?

原标题:【岛叔说】黎巴嫩“变天”:大国夹缝中的乱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