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考察组回应三星堆纵目人后裔研究:曾测DNA做头骨扫描,系单一科考样本
03-24 13:14:00 来源: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消息,3月21日晚,网络上出现“三星堆纵目人后裔在剑阁县武连镇”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2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位于剑阁县武连镇的王鹤,他称,2014年,四川剑阁县当代“纵目人”考察课题组的专家曾对其父王守义进行了考察,还进行了抽血检测,出具了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上王守义与三星堆青铜像的对比图

23日,红星新闻记者独家专访该考察课题组负责人、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王炎。他表示,对于当代“纵目人”的研究,王守义只是一个单一样本,当年不仅抽血进行DNA检测,还进行了X光头骨扫描,而通过他们的调查,在四川成都、绵阳、陕西一带,还有研究样本,因为多方原因,课题组没有继续下去,“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继续研究”。

【考察

做了头部3D模型

历史学、人类基因学、骨成像三者结合

王炎是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也是四川省剑阁县当代“纵目人”考察课题组的带头人。对于本次课题研究,王炎称应该走在了科研方面的前沿。

王炎告诉红星新闻,1986年,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廖永祥到剑阁开会时,遇到了王守义,发现其相貌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很像,并将此事记在了日记本上。后来,廖永祥去世,他们整理其日记时发现了这个点,于是决定对纵目人进行研究。

“我们成立了四川省剑阁县当代‘纵目人’考察课题组,我们社科院几个人,另外邀请了上海两所大学进行参与。”王炎介绍,省社科院主要从历史学方面入手,上海的两所大学分别从人类基因学和骨成像进行研究,“我们三者相结合,进行联合科考,我们提供背景、线索和案例,以及研究的思路和主题,他们负责设备和实验室的研究”。

王炎回忆,负责骨成像的上海一所大学,使用的是国外一台非常先进的设备,当时该设备的生产公司还专门派了一位技术员,从上海乘坐飞机到成都,然后直接租车到剑阁,调试、安装设备都花了近一个小时。

“他们的设备给王守义做了头部的3D模型,那位博士专门研究人脸识别的,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眼睛识别。当时进行了X光透视,进行骨成像,希望得到眼眶的图像,但很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有拿到骨成像的资料。”王炎说。

王炎回忆,当时不仅给王守义做了头部分析,同时还给另外眼睛更像“纵目人”的几人进行了分析,但最后只给王守义出了考察报告,因为王守义是他们的重点考察对向。

【结论】

结合文献和先史利用基因技术探索

“严格说不能确定为纵目人”

2015年,考察组出具了一份“四川省剑阁县当代纵目人考察报告”,其中报告中记载了“四川剑阁纵目人基因检测初步报告”,上面有这样一组结论:这一大类型在中国汉族中占到最多的比例,集中分布于从湖南到山东的地带中,与伏羲文化相关,共祖年代为约6800年。根据内部STR分析,这一个体是较早从湖南分出到四川的类型。从源头上看,可能来自湖南新石器中早期的高庙文化的人群。

↑考察报告

“严格说也不能确定王守义为纵目人,只是我们课题的内涵是研究三星堆纵目人,从历史文献和先史的结合,利用基因技术来进行跨越式的探索,并没有界定他是纵目人。”王炎说,当年的考察报告,上海一所大学出具了王守义的基因分析报告,社科院加上了人文部分,包括对家族族谱的考察、周围环境的考察。

王炎表示,他们试图从基因部分找到相应的点,对王守义的考察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科考模型,只是作为一个案例进行研究,如果以此判断为纵目人,有点说早了,因为还没有把纵目人体质人类学的特征找出来,而基因特征也不能说一个样本就是纵目人的基因。

其实,在王炎的印象中,王守义头部骨骼的构成跟三星堆塑像中的其中一种塑像的头像很像,头皮很奇怪,耳朵有点尖,上叶有点平,脸的轮廓有点像刀切的痕迹。如果纵目人以眼睛为标准,王守义的典型性还不够。

“如果以眼睛作为纵目人的特征,双流有一个很接近,典型特征比王守义还好,但这个人不愿意做,家人有顾虑,别人不同意基因检测,我们也没办法。”王炎说。

【分析】

成都、陕西还有研究样本

有可能是蚕丛南迁的路线

对王守义的科考结束后不久,王炎就生病了,脚走不动了,一直拖了6年,直到去年才好转。而课题组的人后来也散了,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王守义称,其实他们掌握的“纵目人”线索很多,因为在申报课题之前就关注了很多年,而王守义只是其中一个科考样本,是他们科考的初步探索,还有样本没有做,这些样本分布在陕西汉中,四川的广元、绵阳、成都双流,当时沿路拍摄了几个,手段用的最齐的有4、5个,出报告的只有王守义一人。

“根据这些样本,可以看出是从陕西、四川沿路下来,而这条路线有可能是蚕丛南迁的路线。”王炎称,目前,他们关于蚕丛纵目已经有了三个证据,除了文献和文物证据外,现在又找到了第三种证据,就是他们课题组统一叫的“当代纵目人”,而这个群体是存在的,不仅有汉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

王炎表示,虽然现在有三种证据,但第三个证据是特殊人群,属于小众人群,他们试图在里面找到突破点,如果在基因里面找到线索,找到根据,很可能就是第四种证据,而如果从骨相上找到根据了,就可能是第五种证据。

“最近的一个‘纵目人’在成都双流,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王炎说,后面如果有机会、有条件,他希望可以再继续研究下去。

原标题:三星堆纵目人后裔在四川剑阁?独家专访考察组负责人:曾测DNA做头骨扫描,系单一科考样本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