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宽仁 > 正文
重医二院·聚焦前沿|第48期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战胜癌痛的新选择
07-20 15:51:09 来源:上游新闻

提到癌痛,很多癌症患者不寒而栗。有数据显示,约70%-80%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癌性疼痛,即便规律服用镇痛药,许多癌症患者仍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战胜癌痛吗?今年初,重医附二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牵头成立了疼痛医学中心,并成功开展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为晚期癌痛及各种难治性、慢性疼痛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选择,并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男子患肺癌痛不欲生

鞘内吗啡泵助他镇痛

今年2月,重庆58岁的万先生不幸被查出晚期小细胞肺癌,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大脑等部位,他和家人辗转市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求诊,得到的答案都是“只能经过全身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控制病情。”但因放疗后又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他和家人决定只接受保守治疗。

由于癌细胞已转移到脊髓神经上,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万先生只有靠口服和注射吗啡来镇痛,而且依赖性特别大,剂量也逐渐增加,口服剂量高达每天600mg。但实际上,疼痛并没有被很好控制,因被疼痛折磨得无法入睡,他情绪暴躁,再加上药物导致的恶心、反胃、头晕、便秘等副作用,他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6月初,看着万先生痛不欲生,了解到重医附二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开展了可良好控制癌痛的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家人立即带他前往医治。

4.jpg

详细了解了万先生的病情,骨科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楚磊和石磊主治医师评估发现他的疼痛已达到了十分,类似分娩时的爆发性疼痛,即便通过规范性镇痛用药,都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非常适合接受鞘内吗啡泵植入术。通过肿瘤科、临床药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在排除禁忌症后,就决定为他实施该手术。

该手术的开展,需要麻醉科、临床药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配合,手术由楚磊副主任指导,石磊主治医师进行。首先在脊柱后方的皮肤切1cm的小口,将一根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其次通过皮下打一个隧道,把管子安放、固定在右侧肋缘的皮下,最后接上电子镇痛泵。药物就能通过皮下的管子,直接进入脊柱神经,显著镇痛。

手术很顺利,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术后,临床药学专家给予万先生试验低剂量吗啡,镇痛效果显著;然后根据万先生术前吗啡的需要量逐渐调整鞘内镇痛泵的吗啡用量,两天后,万先生的疼痛显著缓解,他的疼痛从十分降到了三分以下。再经过一周的调节,万先生的吗啡剂量稳定,并且能够达到平稳持续的镇痛,关键是副作用小。

现在,虽然万先生翻身时还是会有疼痛感,但已没有爆发性疼痛。通过营养支持治疗,目前他还能少量进食。家人看着到了生命末期的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痛苦,能平卧休息,每晚还能安静入睡,都非常满意。

鞘内泵植入术优势明显

其他镇痛方法不可比拟

楚磊副主任介绍,鞘内吗啡泵植入,是指在蛛网膜下腔置入导管并连接输液港,埋置于皮下,通过无损伤针连接电子镇痛泵,用于持续泵入吗啡等止痛药。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其他镇痛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鞘内用药是通过把药物直接送入到脊髓后角,阻断或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镇痛药物的用量较传统用药方式显著降低,镇痛药物用量仅相当于口服药量的1/300,静脉药量的1/100,明显减少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副作用,且镇痛质量显著提升,增强癌痛患者生活的舒适性。

第二,由于用药量明显减少,使阿片类用药依赖性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减少了恶心呕吐头晕等全身用药副作用。

第三,程序控制的持续性镇痛药输注,能产生长时间镇痛效应。

第四,与需求量较大的传统用药方式,由于用药量的明显较少,使患者整体用药成本降低。

第五,突破性的疼痛管理新模式,可体外远程控制,灵活和个性化的给药模式,强大对的数据存储功能,且易跟踪随访。

由此可见,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小量吗啡即产生最大化镇痛效应,提高了晚期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成为晚期癌痛的终极“武器”。

开展这项惠民技术

需多学科支持配合

石磊主治医师介绍,开展鞘内吗啡泵植入术,难点在于对手术适应证和技巧的掌握。对骨科脊柱外科中心医生而言,该手术技术不是难点,但患者的筛选以及吗啡药物的使用调整等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所以,这个惠民技术之前推广得并不好。

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受益,近年来,楚磊副主任和石磊主治医师等先后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进修学习,骨科脊柱外科中心牵头成立疼痛医学中心后,率先开展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术后患者和家属都反响镇痛效果显著。

2.jpg

“开展这个新技术,除了需要骨科脊柱外科中心医生提供专业技术外,还需要临床药学科、麻醉科、肿瘤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团队的支持配合。”石磊主治医师指出,因为吗啡等镇痛药物是直接作用于脊柱神经,是比较敏感的。剂量大会有副作用,剂量不够,起不到镇痛的作用。因此,镇痛药剂量的控制和调整,需要临床药学科给予专业指导。此外,癌痛病人还需要听取肿瘤科、康复科医生的建议,需采取其他什么治疗方式,控制肿瘤的发展。

鞘内泵使用适应证广

但并非适合所有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认为癌症不到晚期以及不是痛得无法忍受时,最好不吃吗啡等镇痛药,不然会上瘾。再加上癌痛病人频繁到医院开镇痛药十分麻烦,实际上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但楚磊副主任指出,现在医学界专家的共识是,癌症是慢性病,病人可以带瘤生存很长的时间。而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对癌痛病人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有文献研究发现,安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的病人,生存寿命显著高于未安吗啡泵的患者。而且,吗啡泵并不是只针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晚期癌痛患者。临床上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使用的适应证较广,需长期大量使用吗啡等镇痛药物,不能耐受大剂量吗啡或其他麻醉镇痛药带来的毒副反应的患者;经保守药物治疗无效,不能使用其他疼痛微创治疗方法的疼痛患者;经过神经阻滞、神经破坏治疗、静脉PCA治疗等方法仍无法见效的癌痛;癌痛、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等,都适宜接受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不过,该手术并非适合所有患者。有明显凝血障碍、需要抗凝治疗、血液流动不稳定;有脑脊液外流的脊髓病理性疾病、颅内高压、败血症;有脊柱结核、肿瘤,及靠近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等,都是禁忌症患者。因此,患者具体是否适合该手术,应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就医指南》》

1.鞘内吗啡泵植入有全植入式和半植入式两种,前者药盒在体内,后者在体外,药液将尽时请提前来院换药。半植入式一般半个月换一次药,最长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

2.一般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后12天拆线,在保证肋缘伤口处干燥的前提下擦洗身体。

3.若偶尔疼痛,可按患者自控镇痛按钮“确认”键临时追加药物,若持续疼痛,可通过医护人员调整持续输注速度,提高镇痛效果。

4.癌性疼痛、躯体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若想咨询、评估是否可接受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可通过重医附二院官微,预约江南院区楚磊副主任周四上午门诊、石磊主治医师周二上午门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