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袋颜色各异的面团,每一袋的制作都有自己独门秘方。
洗干净手、擦点手霜,55岁的面塑艺人谭先华打开其中玫红色的面团,用手抠出一坨,按照均等大小掐好,一朵玫瑰花就要在他的手下慢慢怒放了。
精心制作
第一步是把面团搓圆搓光滑,拇指和食指配合,将面团压扁,扯成椭圆的形状。一共九个面团,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
精心制作
谭师傅的左手拿着一根小棍,右手娴熟地把搓好的面团椭圆形的下部紧贴着小棍捏好。接下来,错位捏第二个花瓣,同样的方法,紧致即可。
精心制作
“每层三个花瓣,一共三层,玫瑰花花瓣只能是单数,所以9个花瓣数既不多也不少,看上去刚好合适。”言语间,小棍上的玫瑰花一点一点地“活”了起来。他又抠下一坨绿色的面团,搓条压扁,刻画树叶的纹路,最后将叶子紧紧地裹在花瓣下端。
玫瑰花成型了,可不带刺的玫瑰一定不是最好的玫瑰,谭师傅又用工具在树叶上雕起了无数的“毛刺”,看上去,这朵漂亮的玫瑰花真是好看不好碰。
作为非遗传人,55岁的谭先华才从国外文化交流回到重庆,他说,把这门手艺做到现在,其实还是源于别人对自己的嘲笑。
店虽小却影响大
石匠家的“千翻”娃儿
喜欢抠石缝里的泥巴
谭先华的老家在綦江区赶水镇,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农民,靠当石匠养活着家庭。
“你别看石匠,其实对美还是很有研究的。”一块硕大的石头,被父亲和祖父雕刻成了狮子、板凳、石槽……那些东西,在农家一用就是几辈人。
相比之下,儿时的谭先华对石头缝里抠出来的泥巴更感兴趣。
“那些泥巴已经在石头缝里面不知道多少年,特别细腻,我用水一和,就像面团一样糯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谭师傅开启了自己的手工艺之旅,最开始捏的就是水鸟,在肚子里灌上水以后用嘴一吹,不但能发出鸟的叫声,还能逗得一旁的弟弟妹妹们开心大笑。
“我那个时候才晓得,原来自己心灵手巧做点儿手工艺品,也是一种享受。”谭先华说,自那以后就和面人儿没分开过。
生动形象的作品
被同行嘲笑是“傻儿”
发誓要做出不一样的面塑
1987年,24岁的谭先华只身来到重庆,开始前往动物园门口摆摊,卖的就是各种各样造型的面人。
“我捏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猫、狗,别人也捏,80年代,面人很火,来自天南海北的手艺人几乎都齐集在动物园这个娃娃打堆的地方。”生意好一点的同时,谭先华也发现了问题,于是,他问一起摆摊的其他山东和天津师傅。
“你们捏面人累吗?”
“累啊!”
“那些买了面人的小朋友们早上拿着面人进动物园,为啥下午出来就支离破碎了?而且到了下午,我们的摊子全部是修面人的,多费事儿啊?”
捏面人的都笑他傻:“你说你傻不傻?要是面人拿回去永远不坏,那我的面人以后卖给谁啊?”
“就算能做摔不坏的面人,我们也不会做,那不是砸自己饭碗么?”这些艺人们一边笑他傻,一边也劝他不要再胡思乱想,毕竟一个5毛到1块钱的面人,在80年代还算是很贵的玩具。
“他们虽然说我傻,但我还是觉得做摔不坏、不腐烂的面人才会有前景。”回到家里,谭师傅对着家里的糯米粉和米面开始发呆,按照自己心中预计的配比严格和面,“和面前,手必须要洗干净、脸也要擦干净,不能有一滴汗水滴进面团,否则久了,面团就会受影响而发酵、变质。”严格管理好和面的程序、私底下研究粉的配比,终于,他研究出了做面人不会摔坏也不会腐烂的面团。
生动形象的作品
做“永不坏”的面人
被选到澳门艺术交流
“永不坏”的面团做出来了,但这种面团比普通的面塑面团成本价却高了不少,谭先华认为,按照当时市价5毛到1元的价格来看,自己的“永不坏”面团可能市场很小。
“之后我带着两种面团到磁器口去摆摊。”摆摊时,他的面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廉价的容易坏的,另外一种是可以拿回家保存很多年都不会坏的面团捏的面人。
“起初,贵的面人喜欢的人确实不多,但也有人觉得贵有贵的道理,于是就买了我捏的孙悟空回去。”谭师傅说,多年以后,有位买他孙悟空面人的老人在民国街遇到摆摊的自己时,竟然有些激动:“老师傅,我在你这里买的孙悟空好多年了,一点儿也没坏,颜色还是像刚买时那么新,我孙子可喜欢了。今天遇到了,我再买个唐僧吧。”两人约定,今后如果再遇见,就找谭师傅买个猪八戒。“每个面人儿,都是一种缘分。”
生动形象的作品
时间的沉淀也让当初那些嘲笑谭先华傻的手艺人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退出了捏面人的行列。
2015年,文化部要选一部分民间艺人到澳门进行春节期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当时,身在重庆的谭先华和另一位天津的面人师傅呈现了同台PK的场景,“我捏的面人摔不坏、不腐烂,最终因为澳门气候潮湿的原因,文化部选择了我去澳门。”
那15天的艺术交流,让谭先华感到整个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看来传承绝不能少。”
生动形象的作品
带“重庆火锅”面塑图震惊墨西哥人
在谭先华看来,要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教会更多的人捏面人。
谭先华的妻子、女儿和干女儿都跟着他学会了捏面人。相比之下,谭先华捏古典人物比较在行,而妻子、女儿和干女儿捏卡通人物和小动物就比他强很多。
“你看着关公是我捏的,我的心里有关公提青龙偃月刀的场景和印象,所以捏出来的关公面色红润、神态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我的想法。但是我捏卡通人物就不行。”谭师傅笑着说,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短板。
从初中开始跟着谭先华学捏面人的女儿更喜欢动画片里的那些人物:小黄人、皮卡丘、宫崎骏笔下的龙猫、企鹅、猪猪侠、兔斯基……一个个成品看上去栩栩如生,用手轻轻捏一下,甚至能够感受到微弹,“这就是一般玩具比不了的,这样的微弹,仿佛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怎么样才能捏出神形兼备的面人儿呢?谭师傅也不避讳,直接把记者当作小孩子一样教了起来。
“你看,这个熊猫是不是憨态可掬?要想捏好它,重点掌握的是圆、水滴和线条。圆就是身子,脑壳和身子都是圆的,水滴就是它的眼睛、耳朵、手和脚,线条就在它的嘴巴上,能把这些掌握好了,做一只熊猫并不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尽如此。
“那我捏朵玫瑰花是不是要简单一些?”记者疑问。
“我教了不少高职的学生,他们也这么想,最后发现,玫瑰花比熊猫难太多,花瓣的厚薄就很难掌握,掌握不好捏出来的玫瑰花就没有线条美。”谭师傅又让记者觉得捏面人太难。
正因为有这些基础的训练,2013年受文化部邀请,作为民间艺人谭师傅捏出72行部分工作场景:重庆火锅、弹棉花等,并将“重庆火锅”的面塑作品拍成图片带到墨西哥。在墨西哥一个星期的摆摊时间里,当地的外国人对手工制作的面人迷恋得不得了,文化馆一位官员的母亲和儿子免费给自己当翻译,引发了当地人学捏面人的风潮。2015年面塑《重庆火锅》被重庆市文化委收藏。
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
作为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谭先华已经多次到土耳其、德国、墨西哥、哈沙克斯坦、英国等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
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
如今每周要给上10多节课
被评为非遗传承人,谭先华的任务不止是把这门技术保留下来,还需要通过他来发扬光大。
本周二下午,谭先华前往渝中区金马小学教孩子们捏面人,星期三妻子到恒大雅苑小学,按照这个顺序排下来,几乎一个星期要给10多所学校的孩子们上课。
给孩子们上课是谭先华最喜欢的事情。
“最开始教孩子们捏小鸟,鸟儿要挂在绳子上就要打结,结果我发现,不少三年级的孩子都不会打结,问他们为啥不会?结果发现,孩子们为了不打结,都穿搭扣鞋。”生活技能的退化让谭师傅感到焦虑,“动手能力强,才能学习强,才能是全方位的多能人才啊。”
于是,从打结开始到和面,从塑形开始到造型,这些以前连鞋带都系不来的孩子,越来越喜欢捏面人。一些不愿意思考数学的孩子,逐步通过对面人形状的思索转移到数学题的思索上去,“有的人也许认为玩会影响学习,但这样动手能力很强的玩,是和学习相互促进的。”这也是这些年面人能够进入小学成为兴趣课的主要原因。
谭师傅也逐渐把自己的面人从木棍支撑的小人儿变成了艺术品:关公、五虎将、刘备、西游记、hello Kitty、青蛙、龙猫……面人捏好以后,刷上桐油,这样保存起来,就算是20年也不会坏。
生动形象的作品
希望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
不上课的时候,谭先华要到位于南山的壹华里市集摆摊,这个以“谭氏面塑”为主的小摊,集合了不少面塑作品。
反映八仙得道的一尊面塑作品,算是谭先华的镇店之宝,如果不用手捏,一定不知道这是面团捏的。在一座仙气四溢的仙山上,八仙姿态各异,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在吹笛子,有的打着盘腿,有的扇着扇子,看上去真是得道成仙,好不惬意。
喜欢古代文化故事的谭先华还曾经捏过一个“姜太公钓鱼”的面人,作为民间艺人到博鳌展示中国文化时,被一位与会的外国友人买走,“因为她也很喜欢中国文化,对姜太公钓鱼更是迷得不得了。”
在谭师傅壹华里市集的店里有一尊同样的“姜太公钓鱼”面塑,面塑面色红润、五官清晰、神形兼备,许多认识谭师傅的邻居都说,这个人哪里是姜太公,分明就是谭先华自己,“他爱好捏面人,把自己都捏到人物中去了。”邻居小刘说。
随着面人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喜爱,谭先华也有自己的想法,今后会多渠道推广重庆面人,让这样具有重庆特色的面人,能够走出国门,以文化的方式,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
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
对话:
多面手最终选择做面塑
写不行,做东西还行。
这是谭先华对自己的定义,要去参加工匠杯选拔,给自己写一点见解,谭师傅都觉得困难,毕竟从小读书不是自己的强项,但要说做东西,他底气很足。
石匠、木匠、泥水匠、服装裁剪师、理发匠……谭师傅做过的工作,每一件都对手上功夫有极高的考验。
在从事面塑之前,谭师傅是工作室裁缝,那会儿,电视台主持人的衣服会送到解放碑来做,而自己就在做衣服的地方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打衣服,不能打回头针,那是大忌。”说起多年前的行当,谭师傅依然烂熟于心。
谭师傅也有许多遗憾,这些年,时代在发展,面塑作为养家糊口的行当已经不可能,所以,才有了后来把面塑做成工艺品的想法,但他更希望的是,在时代进步的同时,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能被时代接纳和保留。
“如今,我女儿已经传承了我的手艺,我相信到她的手上推广出去的面塑,又将是另外一个不同的场景。”谭师傅若有所思地说。
我们也相信,面塑这些非遗传承,终将被时代赋予更新的意义,被保留、被发扬。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毕克勤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