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学习类教育APP进校园“凡进必审” 家长叫好:“五花八门”的APP作业终于少了
01-03 21:49:30 来源:上游新闻

今(3)日,重庆市教委下发通知,对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此项通知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了家长的一致叫好,家长们纷纷认为,纸质作业不仅能锻炼书写能力,更能让孩子喜欢并接受知识本身。那么,我市的中小学生们都在使用哪些校园APP?家长和老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上游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校园APP五花八门 以学科作业为主

上游新闻记者随机走访调查了主城区10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发现,部分学校老师推荐了一些作业APP给学生使用,各类APP五花八门。

“学习APP有好几个,作业盒子,考拉阅读,一起作业……”在大渡口区某小学上三年级的男生小李告诉称,他除了每天的书面作业以外,还要做APP上的作业,“里面没有单独的游戏,但是可以闯关挣积分换奖品,很好玩。”

“我们有APP作业,主要是英语的‘一起作业’,当天有课的话需要完成。”岳女士的女儿在九龙坡区一所小学上四年级,从学习英语开始,老师就推荐了“一起作业”,做完后老师会在系统上“批改”,并公布孩子们的答题情况。

家住渝中区的向女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布置了手机APP上的作业,比如“英语趣配音”,“孩子比较喜欢,APP上除了英语,还有语文数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上面的学豆很吸引孩子,他喜欢看着玩。”

在APP上写作业伤身体,家长反对

对于这些备受学生欢迎的APP作业,家长们又怎么看待呢?  

“孩子倒是喜欢,因为可以玩平板或者手机了,而且是不可拒绝的理由!但更多的还是对身体的伤害,视力,坐姿,精神……”家长李女士非常反对让孩子在APP上完成作业。她认为,在APP平台上完成作业就是变相的游戏,反而给孩子增加了负担,“对于游戏迷孩子来说,弊大于利,不愿做书面的作业了,不想写字。”

对于学习类教育APP进校园“凡进必审”,家长黄女士极力赞成。她说,因为常常在APP上做题,儿子除了玩游戏,就找不到其它玩耍方式了。“孩子不会选择不会控制,不仅伤眼睛,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学习,单纯的为了闯关、挣学豆,没太大意思。儿子还专门调好闹铃,点击哪里好像要送学豆,其实他没有时间做题了。”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现在已经进入智慧教育时代,如果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电脑,孩子将来会跟时代脱节。“在APP上完成作业孩子比较积极,尤其是英语,能够让她多说多练,而且能纠正他们的英语发音。”家长伍先生表示。

长期使用APP可能导致教学环节脱离

根据市教委下发的通知,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于2019年1月20日之前将《学习类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及专项清理整治中小学校学习类APP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报送至市教委。

对于给家长推荐安装一些学习类APP,我市某小学校长认为,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但学校现在的智慧校园平台已足以支撑老师们的教学,因此,学校层面不会指定老师们用学习APP,但有些老师自己在用,学校也将根据教委的要求着手清理。

“在APP上完成作业,老师在平台上倒是便于管理,全班作业系统后台分析了一目了然,但我不建议用这样的一些平台。”这名校长表示,类似游戏的电子教学互动环节对学生的刺激是即时的,短时间的强刺激可以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但是也可能只是喜欢上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一旦刺激过程消失,比如在考试过程中不能马上知道对错,学生就会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还会抵消课堂教学的影响,“长期使用APP,导致记忆和书写两个教学环节脱离。”

“我们不提倡在APP上完成作业,更不会在APP上布置作业,”巴蜀蓝湖郡小学刘俐宏老师对此认为,在APP上做作业,不便于老师们批改,同时,长期在APP上完成作业,对孩子们视力不太好。她说,如果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有用的,愿意去尝试,老师尊重家长的教育方法,但希望家长控制好孩子上网的时间和范围就好。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