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重庆3条轨道交通线路集中开工,分别是轨道交通5A线、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
从2000年2号线开工建设至今,我市轨道交通事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截止2018年底,我市第一、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850亿元,日均客运量248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298万乘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8条(段)、运营里程313公里,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不含有轨电车,前四位为上海、北京、广州、南京),轨道交通通达主城九区,覆盖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对外交通枢纽和主城区各大商业中心及大型聚居区,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日益凸显。
2018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8〕1748号),同意我市新建5A线、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等三条线路,总长度70公里,总投资515亿元,3条线路于当天正式开工。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2年,我市第三期建设规划3条、70公里线路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运营轨道线网将达到521公里,彻底解决市民“出行难”、“坐车难”等问题,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交系统,所有重要功能中心及对外交通枢纽之间实现45分钟轨道通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将节节攀升。轨道交通不仅充分发挥了主城缓堵保畅的骨干作用,更将进一步强化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巨大引领作用,实现轨道站点与城市功能相支撑,轨道线路与城市形态相契合,轨道线网成为城市发展格局的主骨架。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实施“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纳入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重大专项,把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放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按照“中心加密、两槽加速、两翼联通、外围辐射”的总体思路和2022年运营及在建线路“850+”的总体目标,提速推进五号线一期南段等138公里续建线路及4号线二期、5A线、5号线北延伸段第三期70公里线路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将重庆建设成为“轨道上”的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来看看轨道是否经过你家门口
5A线(富华路—跳磴南):
全长29公里,共设车站19座(地下站12座,高架站7座),投资226亿元,5A线是南北向骨干线路,强化渝中、九龙坡、巴南、大渡口之间快速联系,两次跨越长江,串联渝中半岛、杨家坪商圈、奥体中心、九龙半岛、李家沱和大渡口组团等重要节点和区域,对带动主城南部发展、缓解核心区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
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
全长32公里,共设车站14座(地下站10座,高架站4座),投资200亿元。轨道交通4号线(盘桂路—石船)为我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走向的放射线,线路全长60公里,本次开工的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与运营的4号线一期(民安大道—唐家沱)和规划4号线西延段(盘桂路—民安大道)相接,强化了东部槽谷与主城核心区的快速联系,串联唐家沱、鱼嘴、龙兴组团以及果园港、铁山坪、复盛交通枢纽等重要节点和区域,对于带动东部槽谷快速发展、缓解主城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
5号线北延伸段(园博中心—悦港北路):
全长9公里,共设车站7座(均为地下车站),投资89亿元,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悦港北路)为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南北向骨干线路,线路全长49公里。本次开工的5号线北延段(园博中心—悦港北路)与运营5号线相接,途径两江新区、渝北区,进一步完善中央公园片区和主城北部轨道线网结构,引领外围区域发展,合理引导人口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上游新闻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