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国际物流大通道营运加速,其运营水平和辐射能力大幅提升。12月4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采访时了解到,11月30日,兴隆场编组站办理车达到15712车,创历史新高;12月4日,兴隆场车站当日到站卸货的车列数量(简称:卸空车)达到1705车,连续三天刷新该站单日最高纪录。
货物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
数据连创新高的背后,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快速发展。
2007年9月,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开启建设,此后陆上开放资源不断积聚,不仅有中国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全市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坐落于此,更成为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渝满俄”、“渝甬”等跨境联运大动脉的起点,开创了重庆乃至全国陆上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近年来,园区迎来了多重政策利好,不仅全域纳入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源发地,7.84平方公里更被提升为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范围(西永片区),承担探索陆上贸易规则的核心任务。其辐射能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货物涌向这里,加速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
“连日来,重庆铁路枢纽车流集中到达,编组站到发线紧张、货运站仓库货区货位不足,我们优化车流结构,提升编组计划水平,精细组织夜间卸车,夜卸率持续增加,为近期车站办理车、卸空车创新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兴隆场编组站值班站长赵维介绍了车站运输组织的重要举措。
整车进口数量快速增加
重庆整车进口口岸,就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刚好有一批进口奥迪车完成掏箱作业,准备上线检测。
民生物流工作人员翟宇一边忙着检查车辆,一边介绍:“由于年底是销售旺季,不少经销商加大了整车的进口量,前天和昨天各有一批进口奥迪到达,每批82辆,这些车检测完了后,就可以开出去上市销售了。”
翟宇说,这些车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乘坐中欧班列(重庆),经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全程只需15天左右就到了重庆,比过去走海运至少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忙碌的身影不止翟宇等人,不远处的车辆检测线, 也同样忙个不停,刚抵达这里的进口车排着队等待检测,仅用10来分钟,一辆车所有检测项目就完成。工作人员余晓毓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该公司从2015年就入驻这里,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忙碌过,就在去年全年,他们只检测了几百辆进口车,而今年以来,已经达到了6000多台,进口的车型主要有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路虎等。
“以前客户只有重庆的车商,现在一些贵州、四川的车商也将进口整车发到这里,然后再分销到各地。”余晓毓认为,这说明重庆的开放水平在不断提高,辐射能力逐步增强。
陆海新通道班列同比增长107%
据了解,目前中欧班列(重庆)已成为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西部陆海新通道也上升到国家战略,其“朋友圈”扩大至“13+1”个省区市,大家合作共建,实现共赢。
截至10月16日,2019年中欧班列(重庆)已开行1219班,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重庆)已累计开行超4500班。到今年10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开行757班,运输箱量3.7万标箱,班列数同比增长107%,年度运输货值50亿元。班列累计开行1414班,运输箱量7.1万标箱,累计运输货值89亿元,辐射84个国家和地区201个港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通讯员 周时帆 刘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